• 1170

談談佛教

北極熊寫入的不知道是什麼經,
目前為止,在四阿含是沒見到過。
應該是非佛說。
不過有人要相信的話,
個人也是尊重。
念佛成佛。
有空還是念阿彌陀佛。
不要想北極熊了。
min9821 wrote:
北極熊寫入的不知道是...(恕刪)


北傳呀,說不定路過北極,北極熊聽法,然後改吃素食,整天吃挫冰就可過活。
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對東亞佛教經典的貢獻巨大。羅什於西明閣和逍遙園開始譯經, 依據南朝粱代僧祐於《
出三藏記集》為鳩摩羅什所作傳記,他一生譯經三十二部,
加上二部闕失和一部非主譯實際收錄三十五部[14],至唐朝智昇《開元釋教錄》,
依據隋朝費長房《歷代三寶紀》等的記載,增加為總共譯經七十四部,
智昇見到了其中的五十二部三百〇二卷,有《金剛經》、《阿彌陀經》1卷、
《坐禪三昧經》3卷、《法華經》7卷、《摩訶般若波羅蜜經》27卷、
《維摩經》3卷、《大智度論》100卷、《中論》4卷等。此外還有,
與廬山慧遠的書信問答集《大乘大義章》3卷,弟子僧肇編撰的《注維摩詰經》10卷遺世。

弘始十五年(413年),鳩摩羅什在長安大寺圓寂,臨終前他說:
「今於眾前,發誠實誓: 若所傳無謬者,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焦爛」。
果然火化之後「薪滅形碎,唯舌不灰」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8%A0%E6%91%A9%E7%BD%97%E4%BB%80

原來金剛經跟阿彌陀經的譯者,
是鳩摩羅什,
翻譯的經典都是真的。
阿彌陀佛。


胡適跟鳩摩羅什,
我還是相信鳩摩羅什多一些。
當然有人會相信胡適,個人也是尊重啦。
千江有水千江月
參悟此詩 便可成佛!
2016/12/06 來源:禪者居
南宋•雷庵正受:在佛教禪宗燈錄里寫過一首禪詩:
千山同一月,萬戶凈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而詩中這句「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偈語充盈凝縮了萬物的自悟自省,顫動了浩瀚的寧靜,展示出一種蒼溟之氣,在靜斂內藏中流淌著的是「天地與共」的深情大願。
一次偶然的閱讀,意外見到這句偈語,分外欣喜,反覆誦吟,反覆參悟,但總是參不透。不得精髓,卻愛其皮毛。愛上這禪語裡的意境,愛上意境裡的月,愛上千江月的虛幻,萬里天的澄澈。貪愛之心,溢於言表。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反覆吟誦,不解其意。
佛家解釋說:前一句,月有光華,月如佛性,千江則指的是萬千眾生。
◎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高低,有人便有佛性。月照江水,無所不映;佛性在人心,亦無所不在;任何一條江河,只要有了水,它便能映入明月;
後一句,天空有雲,雲上是天。只要萬里天空都無雲,那麼,萬里天上便都是晴空。天可看做是佛心,雲則是物慾、是煩惱。如果煩惱、物慾盡去,佛心本性自然顯現。
◎「清心水見月,意定天無雲」,這佛偈其實描寫的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心靈境界。佛以手指月,我們卻只見手指,而不知月在何方。佛說自性即佛,而我們只見佛,不見自性。
◎佛乃手指,見月忘指!佛乃渡船,登岸棄船!無異於當頭棒喝,喝醒夢中人。江有千萬條,每條都不同,明月只一輪,千古都不變。雲,變幻莫測,千姿百態,天空卻不來不去,不增不減,不垢不凈,不生不滅,永遠在那裡。真空不空,妙有非有,普天之下,同一佛性!
◎月在水中,水在月里;雲在天中,天在雲里。月非月,水非水,水中月只是幻;天非天,雲非雲,雲中天終是迷。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亦真亦幻,非幻非真。千萬條江中,千萬輪月;千萬人心中,千萬尊佛。萬月本一月,萬佛本一佛。以心覓佛,如水中撈月,鏡中摘花。只有心無所求,安如止水,心佛相印,此心即佛。
禪不說,佛不語。
只有這千江月,萬里天,在真與幻、是與非里,美麗著它的美麗,風流著它的風流。大自然的奇妙景觀,不僅給人們以美的陶冶,也給予人們以智慧的啟迪。水中望月,你看見了什麼?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eR3Ry0.html
https://read01.com/zh-tw/eR3Ry0.html#.XTAU4ugzbyQ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釋迦如來) -wufa-

min9821 wrote:
鳩摩羅什鳩摩羅什對...(恕刪)


印度現在也有大量的婆羅門教的梵文經典, 也是真的呀!!

鳩摩羅什翻譯的多是西元一世紀的大乘經典, 當然就是長那樣子!! 中國佛教剛興盛時, 印度早已來到了大乘佛教, 也就是佛滅後已超過600年了, 寫600年前的事蹟, 參雜太多不實元素了, 想想看現代人寫600年前的東西, 大約是元末明初, 那內容真實性會有多少??
有人認為600年前的不可信,
一千年前的會比較可信,
他高興就好。
阿含經也說了,
種什麼因,
將來必得什麼果。
念天生天,
念佛成佛,
念淨土生淨土。
末法時代,
就是羅什的阿彌陀佛,
最能利益眾生。
min9821 wrote:
有人認為600年前...(恕刪)


雜阿含是佛滅後幾年集結後的成果, 當然啦, 有文字記錄是到阿育王時期(近期也有人出論文, 指出阿育王為了便於統治, 成書時有竄內容), 也就是佛滅後200-300年, 大乘經典不少是西元一世紀的作品, 兩者差了300年, 你說誰比較可信?? 看內容就知道了呀!!
爾時舍利弗踊躍歡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今從世尊聞此法音。
心懷踊躍。得未曾有。所以者何。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受記作佛。
而我等不預斯事。甚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世尊。我常獨處山林樹下。
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是我等咎。
非世尊也。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說所因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必以大乘而得度脫。然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初聞佛法。遇便信受。
思惟取證。世尊。我從昔來。終日竟夜每自剋責。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
斷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隱。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
得佛法分。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聞是法音 得所未曾有 心懷大歡喜 疑網皆已除

昔來蒙佛教 不失於大乘 佛音甚希有 能除眾生惱

我已得漏盡 聞亦除憂惱 我處於山谷 或在林樹下

若坐若經行 常思惟是事 嗚呼深自責 云何而自欺

我等亦佛子 同入無漏法 不能於未來 演說無上道

金色三十二 十力諸解脫 同共一法中 而不得此事

八十種妙好 十八不共法 如是等功德 而我皆已失

我獨經行時 見佛在大眾 名聞滿十方 廣饒益眾生

自惟失此利 我為自欺誑 我常於日夜 每思惟是事

欲以問世尊 為失為不失 我常見世尊 稱讚諸菩薩

以是於日夜 籌量如是事 今聞佛音聲 隨宜而說法

無漏難思議 令眾至道場 我本著邪見 為諸梵志師

世尊知我心 拔邪說涅槃 我悉除邪見 於空法得證

爾時心自謂 得至於滅度 而今乃自覺 非是實滅度

若得作佛時 具三十二相 天人夜叉眾 龍神等恭敬

是時乃可謂 永盡滅無餘 佛於大眾中 說我當作佛

聞如是法音 疑悔悉已除 初聞佛所說 心中大驚疑

將非魔作佛 惱亂我心耶 佛以種種緣 譬喻巧言說

其心安如海 我聞疑網斷 佛說過去世 無量滅度佛

安住方便中 亦皆說是法 現在未來佛 其數無有量

亦以諸方便 演說如是法 如今者世尊 從生及出家

得道轉法輪 亦以方便說 世尊說實道 波旬無此事

以是我定知 非是魔作佛 我墮疑網故 謂是魔所為

聞佛柔軟音 深遠甚微妙 演暢清淨法 我心大歡喜

疑悔永已盡 安住實智中 我定當作佛 為天人所敬

轉無上法輪 教化諸菩薩

https://www.blisswisdom.org/publications/sutras/a/002/235-002/1082-003

min9821 wrote:
爾時舍利弗踊躍歡喜...(恕刪)


打個比喻吧!! 左邊是我們認識的蔣先生, 右邊是別人認識的蔣先生, 現在大家應該覺得左邊的比較對, 但五百年後, 說不定右邊的才是未來人所認識的蔣先生!!



有人說誰是就誰是。
要是有人說兩個都不是,
或是有人要說兩的都是,
我也沒有意見。
他自己可以接受就好。


諸佛於法 得最自在

知諸眾生 種種欲樂 及其志力 隨所堪任

以無量喻 而為說法 隨諸眾生 宿世善根

又知成熟 未成熟者 種種籌量 分別知已

於一乘道 隨宜說三

破有法王 出現世間 隨眾生欲 種種說法

如來尊重 智慧深遠 久默斯要 不務速說

有智若聞 則能信解 無智疑悔 則為永失

是故迦葉 隨力為說 以種種緣 令得正見

迦葉當知 以諸因緣 種種譬喻 開示佛道

是我方便 諸佛亦然 今為汝等 說最實事

諸聲聞眾 皆非滅度 汝等所行 是菩薩道

漸漸修學 悉當成佛

https://www.blisswisdom.org/publications/sutras/a/002/236-003/1084-005

請常念: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 117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7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