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補個直接撥影片畫面~
關鍵字全上給牠快樂~
東森 螞蟻 汽水 維大力 南亞
可惜英文不優~不然請上傳影片的作者再放個英文版....
嘖嘖嘖~壓新聞?!這邊沒有什麼網路長城,YOUTUBE有了,誰要翻譯英文~上個CNN~NBC喊"阿母哇底加",
上國外媒體更快樂耶

噢~對了,好期待南亞食品的勢力可以大到去壓下Google,從傳產成為新一代網路巨擎喔!
網友們~讓我們幫南亞食品盡一份心力吧!!!!
iamdarlong0315 wrote:
那您倒是說說看阿...該"異物"入侵會是一大群螞蟻?^++^
若照這種邏輯..每個人買回飲料打開瓶蓋後..都有可能再加工製造異物而誣陷廠商不是嗎?
那以後買密閉式飲料回來喝..在打開之前不就都要全程錄影錄音..以證明絕非假造?!
樓主就是不明白為何會出現這種情形..."理論上"螞蟻不應該會出現在封閉鋁罐裡...所以才來陳述事實希望廠商查明阿!.....(恕刪)
假設是異物入侵充填管線,把這堆東西只打進一瓶中的機率有多高?
假設是有人開罐後,不小心讓這些東西進去繁殖了一段時間的機率有多高?
公堂之上假設一下不犯法吧,你怎麼知道常威到底那晚有沒有X~

我想講的是樓主已經錯失了採証的黃金時間,加上這個案例是碳酸飲料,所以基本上液體中有無氣體殘留變成最大的依據
(若是樓主是無氣體的飲料還有機會一博,或是瓶身透明的飲料也還有可供驗證的效果)
話說戚秦氏被常威給處理了之後,就是沒有做好採証工作才會被上夾棍啊

innovaig wrote:
我比較不明的就是這點
為何打開一定要有氣...
說不定原本在包裝時
就因為有異物在所以氣體跑掉了
使得原本就不是真空
若你硬要說什麼打開時應該會有氣體跑出來的感受
我也不能反駁你...
但是每個人在不同環境下所受到的感受都不同
更何況樓主當時正在看體能極限王
分了心也說不定
而且...正常人也不會無聊到自己放東西進去吧
更何況樓主還敢請記者來訪問
別忘了...像這種東西可是很容易惹事非吧
若不是錢多到沒地方花不怕自己惡搞...
誰會這麼無聊去弄這種東西...(恕刪)
有異物的情況下二氧化碳也不會跑掉或憑空消失,因為密閉狀態下液體中的二氧化碳變多或是變少,都會讓瓶身產生變化
如果是酸敗產生更多氣體,此時就會瓶身變形或是爆開,基本上肉眼就可以辨識了
所以樓主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提供完整原始瓶身的證據,若是對方反咬樓主是人為加工,那可真是跳到黃河洗不清
至於是不是正常人的問題我就不知道了,我只知道這種食品客訴案件是層出不窮,大部分媒體都會進行篩選報導
當年腳尾飯事件可是讓很多人吃到苦頭,所以大家都學乖了吧
(公車貼廣告超貴的哩

現在除非你有公證單位帶人突擊之類的麥噹噹報導,基本上缺乏科學驗證的客訴消息,媒體大概對這類新聞是興致缺缺
所以我才說東森記者很有可能是想搶頭條,可是到後來又縮掉了

不過跟據這裡的傳統,我猜這棟樓有可能短期內會被封鎖,而有人收到存證信函

肛曆元年建國日,暨停權紀念日,同西元2009年11月20日。
所謂和平,就是我的菊花比你的還大朵。 停權數;3
月工金失人二 wrote:
假設是異物入侵充填管...(恕刪)
依照這種邏輯,那以後是不是每個人買東西回來都要錄影存證再開箱呢?
消費者就是花錢買來的東西,東西出問題,製造廠商必須要負責,中間運輸過程和經銷商的配送,製造商都要負起責任
為何???
因為消費者購買的物品上面印有生產公司全名,也表示信任該公司生產的產品,既然產品出了問題,生產公司必須要負責處理...
另外,您文章所說的
月工金失人二 wrote:若是對方反咬樓主是人為加工
如果該公司要提這種告訴,必須舉證來證明這件事是樓主加工偽造,沒有充分證據情況下,否則很難成立
看了兄台的回文,基本上都是幸災樂禍...

弱勢的消費者遇到消費糾紛,各縣市政府都有消保單位可以尋求協助和諮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