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

有沒有種來"爆"各行各業的黑心/秘辛 !!!

以前聽說烏克蘭這個地方發生過奶比水還便宜
有這邊的粉嗎?
還是外商EA好~

個人中過外商EA的大獎~

發帖者~想畢是國內的公司吧~


chu119 wrote:
學生時代在某遊戲公司當客服+GM。(這間公司目前還在營業,而且越做越大)

玩家會寄雜誌回函以及攻略本回函到公司抽獎品。

抽出來的得獎名單,大多是公司同事,每個我都認識。

沒有一個玩家得獎。

也沒有一個同事拿到獎,都只是人頭而已,律師也是公司的顧問律師,都是掛鉤好的。

kantinger wrote:
奶用粉喔 請問蛋有粉...(恕刪)



雞蛋除了大家經常購買的"殼蛋"外,還有冷藏液蛋、冷凍蛋、乾燥的蛋粉,還有分成全蛋、蛋黃和蛋白

冷藏液蛋最簡單,打蛋去殼拿去冰,就是最簡單的液蛋,麵包店、不能自己打蛋的工廠常用
有些還會經過均質或殺菌,但會影響但的凝膠性和風味,衛生、保存性好,但消費者接受度不好

冷凍但大多從歐洲進口,主要是冷凍蛋白液,多用於魚漿煉製品,一塊好像是十或二十公斤,忘了
需冷凍保存,且一次用一塊,主要是工廠在用

蛋粉原本多來自歐洲,但因歐洲貨太貴,也有南美、印度等區域來的
量最多是蛋白粉,新鮮蛋白去除葡萄糖後噴霧乾燥成粉
主要用於素食加工、烘焙預拌粉、水產煉製品、肉品加工、麵條等
跟新鮮蛋白一樣,提供凝膠、打發起泡的功能
次多的應該是蛋黃粉,提供香氣和濃郁感
最多用在玉米棒的調味
全蛋粉量較少,一樣可提供蛋風味,多用於布丁、烘焙預拌粉等

歐美來的蛋粉品質要求很高,因為他們還會注重蛋雞的"人權"
有規定蛋雞的養殖密度,有健康快樂的雞,才有健康的蛋

只是在價格競爭的壓力下,會進口些廉價貨,如印度,品質就......
遇到過印度進口的食品原料中,發現竹子、麻繩、刀片等異物
這些都還是用眼睛就看的出來的,用肉眼看不出來的東西,我就不太清楚了

kantinger wrote:
以前聽說烏克蘭這個地...(恕刪)


烏克蘭是個好地方,擁有全世界40%的"黑土帶"
就像中國東北、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一樣,大豆、小麥、玉米、棉花等經濟作物的主要產地
所以農產品的價格應該很具競爭力,遇到烏克蘭奶粉很正常
台灣市場我遇過來自烏克蘭的小麥蛋白質、蛋白粉、奶粉(比三鹿的好,沒三聚氰胺)


不知道我這樣對不對主題

純粹分享之前的消費經驗而已

前陣子梅雨季摩托車的化油器壞掉了

牽去修理老闆開價六千塊錢(料+工錢)
(我說回家考慮一下才省了筆錢)

後來我回家上網查了一下 此款化油器價位才2千多塊而已

要說是不懂呢還是所謂的敢不敢開價呢 其實見仁見智

以前在簡餐打工免費的紅茶飲料就叫我們工讀生用機車去冰店載一大塊冰回來
但直接放腳踏墊,想起以前腳曾踩過狗屎那腳踏墊風吹雨曬有多髒阿 放入煮好了紅茶裡給客人喝
準備下鍋炸的雞排不小心掉到地下一樣下鍋炸給客人吃 凡舉除非有老鼠蟑螂那東是正常 連五星級國際飯店都不例外 讓你看到吃不下飯的是 有人把刷馬桶的菜瓜布拿來刷鍋碗,一般餐飲簡餐店火鍋店幾乎都會在除非門口寫非請勿入 聰明的你應該它們在裡面搞啥鬼了吧 再來是成本方面 吃一般約成本三賺七,一些裝潢高檔的店二八在賺的那都算正常 因他其他方面開銷較多
離開餐飲打工後來去沖印店打工學學 聽那邊老同事聊一下沖印店平均也是28在賺,因沖印店要購買的機器非常貴,一台雷彩超過50萬所以影印一張彩色a4要價30元 還有都是用軟片洗出照片 當時還無數位相機,那台日本進口沖洗照片機器要價500萬 所以洗3*5還是4*6收你雖然沒幾塊一元銅板但那肯定賺好多倍的
後來跑去親戚開的中古車行學習買賣經驗 經過那一年的淬煉深知紅茶一杯20賺你15那算小case
車行買賣賺的都是3萬起跳國產賣一台國產車賺你6萬以上,雙b賺20萬以上那都是涼涼的啦,甚至有遇過一些急用錢賣車的人 都狠狠薛他一粗飽 一台中古車賺50萬也曾 中古車價越高我們獲利越大 你可想一台法拉利 等超過500萬以上的車 買賣賺多少阿呵呵 沒辦法開店成本超大 有人來說要賣車我親戚就以他那多年的經驗開始嫌你的車說多爛多爛 沒價值啦 我親戚根本都沒不用試車 直接跟你說你車值多少 so我奉勸各位不懂車的真的不要去買中古車阿
後來因緣際會到18趴機關 發現也是有秘辛 有時採買物品 跟老闆熟之後 老闆直接拿估價單給你 要你們寫多少隨你高興 然後往上請款........ 以上是我夢到的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如影隨行 wrote:
想要開一個討論.蓋個...(恕刪)




這篇知識樓.簽到一下.以後好長知識

順便也爆個小料

以前做過材料行.有聽說換機油加油芯時

明明什麼都沒換.還是跟客人收錢

最後客人有發覺異常之處.在油芯偷偷做記號

客戶沒行使.應注意而未注意.被抓包


ps.因為只是閒聊.後續發展不得而知

rons wrote:
小弟我第一台機車PR...(恕刪)

之前我就說一台125的利潤大約在一萬左右
可惜沒啥人要相信
車店洗腦太成功了
不過我也不認為是暴利
只是沒必要在那哭說只賺沒兩千
好多鮮明的藍
不相信+1
之前我就說一台125的利潤大約在一萬左右
可惜沒啥人要相信
中古125我相信 但新車一台賺一萬那是不可能的
有認識一位骨科醫生
他們都要很多implants
要找哪家就是醫生自己決定....

黑幕自行想像
  • 7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