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8

<101/08/16>昨晚的恐怖汽水~ 維大力(廠商提告消費者且敗訴定讞 )

jerry3410 wrote:
我是jerry
謝謝大家這段日子以來的關心
前陣子因為還在開偵查庭
基於偵查不公開的原則
而我本身也因為工作的關係
這陣子異常的忙碌
所以在板上沈寂一段時間


因為還在司法程序中
不便在此針對某些 「有意顛倒是非」與「抹黑我品格」的言詞
一一澄清
但我相信真理越辯越明
對於整個事件我無愧於心
只是基於司法規定
必須於網路上保持沈默
許多證據也暫時不便公開


昨天(8/5)開完第四次偵查庭
檢察官示意偵查庭告一段落
說大概要3~4個星期才會有結果


謝謝你們
謝謝01挺住 為我保存事件過程
(我在01的發言完全屬實 禁得起檢驗)...(恕刪)


加油
辛苦了
支持您~~~~~


桃園縣政府回覆

行政院電子信箱小組於99年4月27日轉來 台端電子信箱知悉。
經移交本府法制處辦理回覆如下:

  有關 民眾與南亞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即維大利公司)間因購買飲料所衍生之消費爭議乙案,
本府已於99年4月8日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進行第一次申訴。該申訴案件,本府消費者服務中心將依
消費者保護法及消費爭議申訴案件處理要點於權責範圍內辦理,戮力維護民眾權益。

倘若有任何疑問,亦可直撥消費者服務專線「1950」,上班時間會有專人為您服務。

桃園縣政府消費者服務中心

-----------------------------------------------------------------------------------------------------------------------
收到院衛生署的回覆

回覆內容 : 敬啟者

4月20日所傳郵件,業已收悉。

有關維大力飲料股份有限公司製售之產品「維大力」疑有品質不良乙事,

本署業已函請桃園縣政府衛生局進行調查,合先敘明,

而按消費者保護法第7條規定,從事設計、生產、製造商品或提供服務之企業經營者,

於提供商品流通進入市場,或提供服務時,應確保該商品或服務,符合當時科技或專業水準可合理期待之安全性。

企業經營者違反前項規定,致生損害於消費者或第三人時,應負連帶賠償責任,並可由所轄消保官協調處理。

另,依據司法院釋字第 509 號解釋,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憲法第11條有明文保障,

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維護。惟為兼顧對個人名譽、隱私及公共利益之保護,

法律尚非不得對言論自由依其傳播方式為合理之限制。

刑法第310條第1項及第2項誹謗罪即係保護個人法益而設,為防止妨礙他人之自由權利所必要,

符合憲法第23條規定之意旨。故案內公司如認為公司名譽受損,亦得依法要求維護自身權益。

感謝您的來信,祝您

健康快樂!

行政院衛生署 敬復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回信

您好:

有關 台端以電子郵件轉寄陳情之「維大力汽水」飲料發現有螞

蟻及不明黏稠物一案,經查該案已依消費者保護法向消保官提出申

請,另本局業已派員至該公司稽查作業環境衛生,並將該公司列入加

強稽查對象,以不定時查核及抽驗之方式,維護消費者食的衛生安全。

如尚有其他疑問,請來電至本局食品衛生科,電話:(03)3366313

或3370930,感謝您的來信,敬祝安康!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
Woody58 wrote:
馬克蘇大可能對產業產品特性不瞭解才會這樣說...(恕刪)


說的也是, 流程多出錯機率也高是沒錯, 但是...
那是指在正常流程下, 每一個步驟的誤差累積出來的結果, 對於非控制流程內的事情, 是無法套用此理論的, 6-sigma管理對於這個並不適用, 因為加螞蟻並不是流程之一.
假設生產流程沒問題, 每秒可產生10個罐子, 某個機械在運轉時突然停電0.1秒, 還是會出問題, 而且剛好就是那一罐有問題, 除非維大力把螞蟻檢測放在流程的最後一道手續中, 不然都無法保證100%, 況且檢測本身也會出錯.
是啊,重點是誠意,這個案子看到現在,時再看不出甚麼誠意,
感覺廠商就是沒有誠意想解決~

幫受害者加油啦,希望這篇還是別沉了...
消費者這種時候通常都是很弱勢的...新聞也早就不follow了...
vfelix wrote:
是啊,重點是誠意,這...(恕刪)


不不不,廠商是很有誠意的
他很有質疑別人的誠意,但是沒有反省的誠意
MD-dennis wrote:
沒有一家公司可以保證他家的產品是良率是100%;就統計學常態分配來看,不良率再怎麼樣也只是趨近零,而不可能等於零。

canceryct wrote:
飲料廠, 充填不良率就在萬分之一到二了<-----這是某一大廠的數據, 有ISO,GMP,也有HACCP喔, 當然品項製程不同, 會有變動, 新品剛開始時, 也會比較高

說得好, 絕對贊成
來這邊只要理性討論, 還可以學到食品製造等知識, 真的不錯
還可以順便幫忙頂一下文

不過我心中一直有疑惑的是大家一直避而不談的失效模式
罐裝飲料製造線可能產生的不良品(失效模式)可能會有充填不良, 標籤印刷錯誤, 裝箱不善, 甚至整批飲料品質出錯等等等可能幾百種(我假設的)
但我看不出有什麼可能在單一罐飲料可以藏那麼多螞蟻和那麼大的蟻窩

它們不會是經由充填口注入的, 因為整個飲料槽如果被污染,
在高速運作下(每秒5百罐以上)不可能單罐有那麼大那麼多的污染物, 而其他乾乾淨淨
比較可能的是整批都有螞蟻

他們不會是在生產線被加入的
因為充填完馬上封蓋, 這個動作在0.1秒內完成
而且為了安全, 生產線人員根本無法接近高速運轉的機器
而停下生產線是很嚴重的事情不會有人敢嘗試

所以較有可能是原來就在空罐裡的,
而空罐無菌水清洗過程無法清洗掉(不過那麼多螞蟻還留著, 機會真的很低)

它們不太可能是自然生成的
因為要產生那麼大的蟻窩那麼多螞蟻要一段時間
而飲料廠不會庫存那麼多空罐那麼久
而且鋁罐模組裡面沒有食物, 也沒有做蟻窩的材料
螞蟻習性沒有理由故意到那邊做窩
就算這些螞蟻比較特別真的喜歡在沒有食物的鋁罐做窩
那他們在搬運製作蟻窩材料時, 很難不在其他空罐留下痕跡
應該是螞蟻到處爬了吧
它們被放進去的時候螞蟻應該是死的
否則無法控制它們不到處亂跑到其他空罐

鋁罐從鋁錠開始到成罐並封裝成一貫作業生產所需的不易受污染的排列模組
速度很快也無法做手腳
所以比較有可能的是封裝之鋁罐模組出廠到飲料廠生產線間
運輸過程中短暫空檔被人故意破壞放入死螞蟻和蟻窩
但還是有相當難度
因為要破壞封裝之鋁罐模組放入那麼多螞蟻和那麼大的蟻窩
然後恢復原狀不被人發現不被剔退
這是我想到唯一有可能的方式
本人思慮不算細密, 如果有疏漏地方請指教

或者有什麼我不知道的地方, 也請不吝教育我










Woody58 wrote:
我看不出有什麼可能在單一罐飲料可以藏那麼多螞蟻和那麼大的蟻窩

Woody58 wrote:
在高速運作下(每秒5百罐以上)不可能單罐有那麼大那麼多的污染物, 而其他乾乾淨淨

Woody58 wrote:
他們不會是在生產線被加入的

Woody58 wrote:
而且為了安全, 生產線人員根本無法接近高速運轉的機器
而停下生產線是很嚴重的事情不會有人敢嘗試

Woody58 wrote:
它們不太可能是自然生成的



你都這麼確定了


Woody58 wrote:
本人思慮不算細密, 如果有疏漏地方請指教



到底要指教你啥麼?
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Woody58 wrote:
<BLOCKQ...(恕刪)

1. 「螞蟻怎麼來」這個議題對製程來看的確是「匪夷所思」,相信誰也沒把握確定在那個製程出問題。
2. 個人客訴問題處理一段時間,遇過大大小小的異常,當然也遇到類似的(不可能中的可能),當下也是想破頭。

你現況在琢磨著「螞蟻怎麼來」,但我在意的是「維大力的客訴處理」不是不及格,而是「零分」~
嗯....兩個感想
1.本棟樓還是要感謝小鳥大, 小康大等幾位大大
沒有這幾位大大的努力不懈, 早就倒樓了
說實話, 提出反方的言論, 真的讓本棟樓更有可看性
2.我也很好奇螞蟻哪裡來的, 有待過工廠的
鋁罐內有螞蟻, 用「匪夷所思」四字形容真的不誇張
不過廣大鄉民有興趣的好像不是螞蟻, 是態度....

嗯....持續追蹤......
  • 8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