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

有學佛的大大可以解感一下嗎?

3C產品的確干擾多,停了最好!
有些人越念越捨,FB停了,Line不用了,電視也不看了...
工作、家庭不礙事,以下是明朝初年黃鐵匠的故事,出自《虛雲和尚年譜》。


於動用中磨練考驗自己。漸至此心不隨物轉。則工夫就有把握了。
做工夫不一定在靜中。能在動中不動。纔是真實工夫。

明朝初年。湖南潭州有一黃鐵匠。以打鐵為生。人皆呼為黃打鐵。
那時正是朱洪武興兵作戰的時候。需要很多兵器。黃打鐵奉命趕製兵器。
日夜不休息。有一天。某僧經過他家。從之乞食。黃施飯。僧吃畢。
謂曰。「今承布施。無以為報。有一言相贈。」黃請說之。
僧曰。「你何不修行呢。」黃曰。「修行雖是好事。無奈我終日忙忙碌碌。怎能修呢。」
僧曰。「有一念佛法門。雖在忙碌中還是一樣修。
你能打一鎚鐵。念一聲佛。抽一下風箱。也念一聲佛。
長期如此。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他日命終。必生西方極樂世界。」

黃打鐵遂依僧教。一面打鐵。一面念佛。終日打鐵。終日念佛。不覺疲勞。反覺輕安自在。
日久功深。不念自念。漸有悟入。後將命終。預知時至。遍向親友辭別。自言往生西方去也。
到時把家務交代了。沐浴更衣。在鐵爐邊打鐵數下。
即說偈曰。「叮叮噹噹。久鍊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
泊然化去。當時異香滿室。天樂鳴空。遠近聞見。無不感化。

我們現在也是整天忙個不休息。若能學黃打鐵一樣。在動用中努力。又何生死之不了呢。
http://book.bfnn.org/books2/1184.htm
我經常的重返這樣的歷史舞台裡面去
我想要弄清楚,這位王子。是的,面前這位王子喬達摩
我知道你面對皇宮内,種種的無缺
我也知道你離開了你的舒適圈,只為尋找你心中的成功
你想得 ... 說到底,是不是自己的解脫就好了?

從結果來看,我們都會說,不是的
於是我經常想一種最根基的、最核心的︰
這位王子啊,王子 你不要騙我了吧,你是為了你王國的子民
找尋任何可能的道路,遠離所有的 ( 當時是戰爭 ) 的苦痛吧
如果不是為了你的子民,你大可不必在兩國交戰時

一己之身,螳臂當車,三度擋下那踏踏而來的戰馬輿象

你若成為這一國的君王,必是仁王仁君
你的國家會是如何的令人稱羨,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打字到這裡
眼淚卻是一直橫流

王子啊,雖是相信你的為人吧,必是相信你的為人吧
如果有一絲一刻不把你當人看,把你看成那神那仙
那也僅只是要表達崇敬的心吧?

最後是誰學得了你的行事風格為人處事與其中的智慧呢
真正學到的,我就叫(他+她)是佛。你一定也同意的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VU大,看來您是淨空法師的粉絲。

之前我如果開電視想看佛教台,一定轉到華藏衛視。能夠跟定一位善知識是非常幸福的,從此也無需再聽其他人說法,淨空法師早年修行時我記得也是一次依止一位善知識。(好像前後有兩位吧!?)

選擇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等於是把修行之路交給善知識來引導;父母給予我生命,善知識決定了我法身慧命。(或者誤我法身慧命,所以這是個人的抉擇,加上機緣)

big man大,我一直覺得佛法、修行方式是與時俱進。古時用皮、卷、葉、紙記載佛經,現有電子媒體,可善用來傳播佛法。(也有引誘人犯戒的許多訊息沒錯……) 您說要從持戒入門很有見地。如果手機上貼個佛號,或是螢幕桌面放個「阿彌陀佛」,每用一次手機就念個幾聲,這樣好像也滿好的^_^

再貢獻一個大乘法門,「懺悔」。幾尊佛菩薩都有懺悔經典,金剛寶懺,觀音寶懺,地藏寶懺;民間流傳的也有梁皇寶懺,水懺等。有些是依善知識指導,處理特殊因果時要讀懺。

大乘法裡,佛弟子每天要向佛菩薩懺悔的基本兩件事:
1)懺悔至今尚在娑婆人間,不知出離三界的重要,有違佛恩。
2)懺悔無始劫以來,因貪、嗔、痴造作身、口、意業,向所有曾傷害過的有情眾生懺悔,祈求原諒。

大意如上,每個人可以自己擬文字。用自己的話懺悔更有力量。我在走上修行的道路之前,也是不懂懺悔的道理,慢慢才懂的。


水云 wrote:
你自己不查經還要幫...(恕刪)
請問在cleanse加S可以嗎!?


cman4434 wrote:
先求自度再求度人!! 自度是很困難的, 更何況要度人? 佛教的基本教義-四聖諦, 有幾個人能體悟?
...(恕刪)


我記得看過

自度,就是要度
自己的
XX心

真的自度了
XX是?

延伸, wrote:
請問在cleanse加S可以嗎!?

它是動詞 ...
加了 s 反而變成 ...
第三人稱「單數」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Devin1927 wrote:
我記得看過

自度,就是要度
自己的
眾生心

真的自度了
眾生是?

眾生第一義者
眾緣所生

度第一義者
度過(渡)

在「因、緣、果」裡面 ...
斷苦大概有兩條路,一是斷因、一是斷緣
不管是哪一個,最終就是沒有眾生
沒有眾苦之所生
沒有眾可生之因
沒有眾可生之緣
在樣的立足點上『才』說沒有眾生

- - -

《實無眾生可度》的完整白話文 ...
因為種種的、眾多的煩惱 --- 所以才有所謂眾生
又因煩惱無明 --- 將它用智慧的光明一照,煩惱立即消散
其實本來沒有煩惱的

- - -

世界依舊在.夕陽依舊紅

是煩惱的我,才在說 ... 啊,那片夕陽好美;這片夕陽多麼淒涼

夕陽本身是中性的,沒有淒涼,也沒有美

【十六觀經第一觀︰觀夕陽】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Devin1927 wrote:
我記得看過

自度,就是要度
自己的
眾生心

真的自度了
眾生是?...(恕刪)

佛法的本質是應機說法,應以何身得度,即為說何種法。
所以發佛心、菩薩心、羅漢心、天人心、善心都是值得讚嘆的。
也都可成解脫因緣、西方資糧;只是要實際,不能口說為真。

度盡一切眾生,實無眾生可度。
是菩薩般若,二句話要一起看。

菩薩自度度他是一樣的平等的,因為了知無差別相。
看似度眾、其實也是自度。
如何是真自度?若有真自度可得,即有法我執。不能只單看空一邊有一邊。
了知無我即無自度可得,無我則知眾生亦無我。
那麼就是度盡一切眾生,實無眾生可度。而非是無眾生,但不取相。

地藏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那地獄眾生不空豈不能成佛?
地獄有實眾生否?地藏菩薩度眾否?
釋迦佛說法否?阿彌陀佛化西方淨土否?
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

菩薩自度度他這裏已破見思煩惱,兼除塵沙無明惑,所以自度度他一樣。
凡夫雖可同樣發心,心真見不真;所以還是得從破見思我執為主,
因為破實無可破,所以說是悟無生。
雖暫名自度,實為度他;往生西方實為迴入娑婆,發心不同。
水云 wrote:
有一本書我有買 作者...(恕刪)


水云大

今天看完了您提到的這一本書《我是這樣說的》(東年著),對原始佛法的入門確實很不錯。書中也和印順法師的《印度之佛教》同樣提到,佛陀親說,他所提的很多教法,和同時代的修行者是一樣的,最大的差別,在於[緣起法]的創見,逆緣起法,也就能解脫離苦。
wuman555 wrote:
VU大,看來您是淨...(恕刪)

台灣有好幾位致力於實修實證的大師,廣欽老和尚、南懷瑾大師、淨空法師...等,都是不簡單的人物,他們的言行都很值得效法學習。

方東美先生把佛法介紹淨空法師,章嘉大師教他發心出家弘法講經,之後跟李炳南老師學經教,再出來講經...

有人問淨空法師:「您的道場在哪裡?」
淨空法師就告訴他:「我的道場在天上。」
(意思是指網路、衛星電視,不受時空限制。)


未來彌勒菩薩成佛時,那時的科技更是進步,教導眾生的其中一個方式亦是透過科技。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云:「其中人眾若坐若立若近若遠。各各自見佛在其前獨為說法。」
  • 10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