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做了都可以算德政
只是要量力而為不要老是蠻幹
老實說台灣國高中小都有很完善的
營養午餐的補助措施,沒錢吃,可以經由縣市政府社會局
認定後有低收入戶,即便沒有,只要年收入低於50萬屬中低收入戶
沒有擴大補助,甚至是有些是屬於急難救助之類的
學校老師也會繳交一些助學的基金,用他來幫助一些無法經由正常管道領取得到救濟學生
予以補助,甚至有外面的基金會,還有家長會定額比例的給予需要幫助的學生
所以不要說營養午餐
很多連校外教學,書籍費用,課後輔導,獎助學金都有的呢!!!
尤其是台北市申請補助的人多到不計其數,且怪現象一堆
學生(清寒)都將得到補助的錢拿去買MP3 MP4 衣服鞋子
然後要吃營養午餐時就說沒錢,甚至還拿得出里長證明清寒
還有的還有低收入戶 中低收入戶
更可恨的是校外教學就寫補助申請:此家庭實屬清寒,請惠予補助
學校更不能不蓋章,很多校外活動都必須跟學生說你們只要乖就給你們參加
(實際上一定會讓他們參加因為沒人參加怎麼辦,跟廠商說好的數目一定要達到)
然後參加就給你們補助
如果參加玩學校是前說好補助的前沒快點下來,到時候家長就鬧到學校來了
還有更扯的是
很多清寒家庭,低收入戶
都是假離婚,以便取得資格申請許多補助
早已經本原來補助的美意給曲解了
我想台灣教育真的太失敗了
最失敗的是三隻小豬的一些教育決策
我想台灣教育更需要的是培養更多具思考力具批判力具創意性思考的學生
這就是台灣教育需要去營造的教育環境,而補助這個其實很多家長繳的起
只是如果自己可以少繳一點錢更好反而不申請好像怕這個社會資源浪費掉
NIKON D80, 16-85mmVR, SB900, IBM X60s A59,ThinkPad W700 服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