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你已經清楚的說你不是念經濟的了,但還是建議去了解一下什麼是貨幣,就容易回答你的問題了:貨幣最基本的兩個特性為: 價值尺度 measure of values on the market和流通手段 can be exchanged for goods and services如果貨幣既不代表市場的實際價值(額外印造),又不可流通(不在境內流通),那他就不是貨幣,雖然印出來了,也看上去很象(100%相似度),但其意義卻和假幣沒什麼區別。你去跟美國買1兆臺幣的貨,卻被人發現你付的是假幣。。。(如何發現的?美國楞拿了你的錢難道壓在枕頭下面不用了麼?)
事實是,你要印多少錢,沒任何一個國家會理你市場經濟會決定一切,假設國內貨幣總發行量為10兆當政府突然多印了1兆的鈔票,正常的市場經濟下,對外的匯率就會貶值1/10,國內的物價也會上漲1/10除了快倒的國家之外,沒人會亂印鈔票,美國政府缺錢,也要發行國債向全世界借錢,而不敢增加通貨發行量,就是怕通貨膨脹及匯率下降
phy12345 wrote:美國政府缺錢,也要發行國債向全世界借錢 我現在不懂得是 舉債感覺跟印鈔票好像差不多舉債就是向未來借錢不就是印了多少鈔票嗎?只是這些鈔票沒有真正被印出來 沒有實質在市場上流通而已
實際的模型我不會倒,還沒那火侯但是可以確定不行因為國內的所得裡面有包含一個項目叫外匯,是要計算在國民所得如果你要說主計處也來跟著作弊但是瞬間低估國內的流動儲蓄、資產那外面看到的是拋售大量本國貨幣,會造成本國貨幣一瀉千里不改嗎?全世界都看的到主計處的資料明顯的冒出那麼多外匯,被換的美國會不知道嗎?往這類的方向想就好了,畢竟這樣做法換得的是別國貨幣這樣的動作全世界都會看到,再對照那國家的任何資料處處都會有漏洞只要這樣想,很多地方都可以聯想得出來但是有沒有人能出來導Model阿~XD..搞不好今年考題喔!
kimoshi wrote:我現在不懂得是 舉債感覺跟印鈔票好像差不多舉債就是向未來借錢 其實就是類似鈔票,鈔票要用經濟來擔保,舉債需要的是償債能力,像台灣經濟不景氣又發行消費券,累積下去就是悲觀的未來,這有些像是沒收入卻要借錢增加消費,雖然欠錢的人認為自己沒問題,但是外面的人不一定看好,國際信評機構就調降台灣的債信降評等,也表示台幣將有貶值的壓力,
我從好幾年前也是一直想過這個問題耶~~每個人回答都是會通貨膨脹...像印尼一件衣服好幾百萬才買到~~~可是我還是不懂~~那麼低收入戶的補助金...不是只在國內流通...為什麼不多印一點錢給每一戶都領到.....有人有比較淺懂的解釋嗎~~~還是有規定每個國家一年只能生產多少鈔票...生產太多就會對國際貶值之類的.....通貨膨脹~像這次消費券的問題,有新聞就說大賣場的東西偷偷漲價了.....那為什麼不可以印現金.但規範業著不能漲價....這樣就不會通膨了~~對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