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萌说 wrote:
发现一个问题,
我这边穆斯林的饭店真有点多,
反倒是佛教的素食餐厅很少,我知道的只有两家
但是,我们这边有个习俗,农历新年要去佛教寺庙里面烧香…清真寺基本上没人去,我路过清真寺很多次了,从来没有进去过(好像不是穆斯林不让进去)
天主教堂人也少,而且全部是老年人
如你所說,
大陸的素食餐廳比較少,
是不是跟宗教有關?
我不清楚,所以不敢妄言。
不過以台灣來說,
以本世紀跟上世紀(2000年以前)相比,
本世紀(2000年以後)的素食餐廳以及素食小吃店等等,
確實比上世紀多出不少。
而主要原因
我是認為跟宗教沒太大的關係。
因為如果以宗教來說,
台灣本就有不少人是佛道不分,
正統的佛教徒原本就吃素,
而信奉道教的人雖然不必吃素,
但是也有不少道教的信徒,
平常時候雖然會吃肉,
但是在農曆的初一跟十五這兩天,他們也會全天吃素,
甚至有些人是每天的早餐都吃素(俗稱的早齋),
但午餐以及晚餐可以吃肉沒關係。
這種現象從上世紀就有了,
所以宗教方面的素食人口其實一直都存在著。
因此我認為這世紀素食餐廳以及小吃店等等會增加的原因,
應該是社會發展到一個程度之後,
注重養生以及健康的人口會越來越多,
這些人不是為了宗教的原因,
而是為了自己的養生以及健康,
而選擇一週吃幾天素食或是從此不吃肉。
也因為這些注重養生以及健康的人口增加,
所以不少販賣素食的餐廳或小吃店以及早餐店紛紛崛起,
而有些原本販賣葷食的店家也會推出一些蔬食的料理,
所以你會看到很多店家以"蔬食"來取代"素食"這兩個字,
因為"素食"可能比較容易跟宗教做連結,
但如果改成"蔬食",可能就跟宗教沒有太大的關係,
而是會導向至養生以及健康方面。
我認為或許大陸未來應該也會慢慢往這方面發展,
當所得增加之後,
除了一些需要耗費大量體力勞動的藍領朋友需要肉類魚類之外,
某些不太需要勞動的朋友,或是年紀越來越大的朋友,
可能也會為了養生以及健康的因素,
而逐漸增加蔬食的飲食比例。
如你所說,
如果目前大陸的素食餐廳很少的話,
未來等大陸發展到某個程度之後,
當越來越多人注重養生以及健康的時候,
蔬食或許也是一個商機,
不管是開蔬食餐廳或小吃店以及早餐店,
甚至做成網購的蔬食冷凍調理包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