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樂觀 wrote:pp當年是台鐵第一款流線型列車,剛引進時北高5小時是大突破,但現在看來是大烏龜了 PP性能其實很好,不至於跑這麼慢.查了一下,EMU3000北高4小時內一樣跑完,中間還停了5站,和傾斜式列車相比也只差20分鐘.EMU3000最高車速甚至還低於PP,只是營運車速一樣..........
我業餘的回答會遇到的問題1.錢,這個將決定一切,就算分段進行,後來的報價也一定會超過預期導致後續一連串的問題2.台鐵施工品質,是否能「安全」的完成施工會是我最擔心的問題,單線運行時一個什麼東西飛過來砸到車子絕對是大新聞,沒人能負責的(比起停線一定是單線通行或另外在旁邊開一條但有些地方不夠寬)3.寬窄軌的硬體差異,看要學還是搬國外的,一定是陣痛期4.高架及地下化的月台都要往外拓(有的夠不用),我想不到什麼好方法5.建設後回收未必可以可能導致破產
r5kiohtt wrote:建設後回收未必可以可能導致破產 倒是不用擔心這個,台鐵連購車費用都是交通部預算.高架及地下化的月台都要往外拓(有的夠不用),我想不到什麼好方法 只要錢砸得夠多,自然就會有人想出辦法.......
larry-han wrote:窄軌改寬軌我想想要換那些東西鐵軌轉轍器電力線電力桿沿線土地徵收沿線平交道重作沿線山洞重挖沿線橋梁重蓋車站月台打掉或重蓋車廂換掉動力車頭換掉控制系統換掉高架路段打掉或拓寬地下路段擴建,... 還是直接建設 城際捷運 好像比較省事
想像當中,比較像 ...北北基宜桃竹苗。比較像 ... 近畿鐵道模式 然後 ...近畿一出,整個關西的 JR 全都快要失色了這樣 ( 誤 ) 沒有啦,關西 JR 新快速還是很有魅力 ... 啊不就是 ...競爭對手過於強大 ...只好用 區間快 跑 自強號等級的站點 附註:一定有人會說 ...那是日本才這樣 ...到了台灣的話 ... 大概就 ...新的不要加入比爛的行列,就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 誤 )
水云 wrote:想像當中,比較像 ...北北基宜桃竹苗。比較像 ... 近畿鐵道模式然後 ...近畿一出,整個關西的 JR 全都快要失色了這樣 ( 誤 )沒有啦,關西 JR 新快速還是很有魅力 ...啊不就是 ...競爭對手過於強大 ...只好用 區間快 跑 自強號等級的站點 我還滿喜歡關西的私鐵們的不過我看不懂您的比喻...然後...近鐵是1910年成立... JR是1984年才轉公司而且近鐵有跨區去中部,而不是只在關西
身為圈內專業編列預算的奴隸路過說個兩句…就是「太貴啦!」🤭光土地徵收、隧道橋樑拓寬就不知道要花多少… 運工機電務預算加一加可能不止千億… 差不多算打掉重練了賛不贊成? 當然賛成啊~ 東西都新的多好,誰不喜歡住新房開新車 🙂 講到錢的時候都會沒聲音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