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aichisheng wrote:
其實幫助就不應該分國籍,
如果要分國籍那就失去你想幫助人的意義,
...(恕刪)
以常人可以做到的境界,愛心還是該分『親疏遠近』。這是孔子儒家以前就傳下來的道理。當然這不一定是對的,但是個人覺得這是比較恰當的作法。唯有這麼做,『倫常』才能夠維持。
人若親疏不分,媽媽跟外人比較好,爸爸跟朋友比較好,沒有人跟家人比較好,這社會恐怕很難維持下去。
好比世界末日的諾亞方舟,大洪水已經快來了。但船上只剩一個位子,船下有兩個人,一個美國人,一個台灣人。如果你是船長,你該讓誰上船?
人應該先幫自己人,行有餘力再去幫外人。因為人的慈悲,緣分深淺是有分別的。就如同四川地震,跟美國風災,我們對四川地震感受較深,那是因為我們是同文同種的黃種人。
外國人曾經救助過我們,的確值得感佩。但這不代表他們對自己國內的災難,貧窮不關心。我相信他們國內的貧苦人士,也一定有類似的機構,給他們照料。分『親疏遠近』也不是不管外人死活,行有餘力,我們還是可以盡已所能,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外人。這兩者並無衝突。
慈悲的最高境界,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就是樓主所形容的狀況,立意很好,但境界太高。畢竟我們是人,不是佛。人的能力有限,智慧有限,慈悲有限。在有限的資源可利用,有限的智慧可判斷下,就必須有一定的抉擇。只希望人有一天能把自己的能力提高,加深自己的慈悲,真能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那這社會必然是一片祥和。也不會有現在在討論的這個問題了。
你的仇人真多,30天真的不夠你進行處理。
marcjacobs wrote:那真的需要被幫助的人不就只能等他們自己國的人幫助了..........(恕刪)
話不是這樣說 . 並非是不要援助外國人 .
你有沒有聽過 " 天助自助者 " ?
自己家人都不幫助自己家人啦 , 怎一心奢望外人援手 ? 這說得過去嗎 .
如有不足 , 再向外求援 , 這樣很好 !

還是想請大家先回答以下的問題 :
如果你自己家裡的人 , 與鄰居或者外人 , 同時都需要援助 , 但你的資源(財富)有限 , 你要先幫誰 ?
你有聽過" 飲水思源 " 這句話嗎 ?
我自己的答案如下(而且我也是如此做的) :
如果很有錢 , 那就通通都救 . 如果資源有限, 那就先救自家人 .
說明:您已被停權至2009-03-27 22:06 。 累計停權次數 : 7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