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時間空間無礙的智者,可以看透人因時間空間而看不透的事情。佛的世界觀就兩大重點 : 因果、永續的生生死死(除非證道解脫)。因果就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佛說排除時間空間的差異後,每個人都是種瓜得瓜,沒有一個例外...殺人者人殺之、助人者人助之,而且互相不互抵。所以花錢消業是不可能的,衝其量抵你過去欠的財債罷了。
永續的生生死死是說人不因生死而消失或出現,只是時間空間的轉移罷了,就算死,債也不會消,福也不會滅。指是讓你拿到下一生繼續。
人可以做兩件事改善因果帶來的負面影響。一是不再造新惡業(守戒),二是藉由跟以前所欠之人懺悔,禮佛拜佛念佛的因緣來償還對方。所以如果你念佛是為自己,你是在修自己的未來,今生幫助很少...如果你念是為了你欠的人,那幫助就得看你到底多誠心,對方收到多少而論。
如果念了都無效,代表你念的跟本不夠償還,功不夠抵過...而真正消夠業障一定會有瑞相告知你此事。(如夢到蓮花或親屬道謝等)
水云 wrote:
我覺得這一句是重點
因為 ...
悉達多先生怎樣想著的,都是活著成喔
學 悉達多先生,學到想著死後成
這不是學到 ... 「頭腳烏」去了嗎?
( 學到腳膝蓋去了.意指.學反了 )
悉達多先生大概會說...這邊我來來去去這麼多回了,大家還一直轉不出去...
一佛出世,千佛擁衛,一大群人一起上演「請你跟我這樣做」,
八萬四千法門,找看看哪一門是適合自己的...
大家太容易被環境誘惑了,因此悉達多先生推薦大家一個地方,
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老師認真教學,同學勇猛精進...
vu84vu wrote:
悉達多先生大概會說...這邊我來來去去這麼多回了,大家還一直轉不出去...
一佛出世,千佛擁衛,一大群人一起上演「請你跟我這樣做」,
八萬四千法門,找看看哪一門是適合自己的...
大家太容易被環境誘惑了,因此悉達多先生推薦大家一個地方,
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老師認真教學,同學勇猛精進...
其實我很討厭那種 ...
明明上課有很認真教


但 ...
下課了還帶大家到,所開的補習班 ...

要學的,在正常上課學就好了、要考時,也會發揮平時實力
我確實反對〔補習班似的行為〕

─ ─ ─
悉達多先生 也是的
悉達多先生 的實力,是平時、平常時所發揮的平常力
不是像 ... 我說《神鬼奇航》似的、神話又神化般的
那種很奇怪的力量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anthisan wrote:
我因為生意不順境開始研究佛法
但深入學習後發現要成佛很難
在地球上.
傳說中.成佛的就只有釋迦摩尼而已...
別說成佛.就連菩薩都不容易...
anthisan wrote:
貪嗔痴放不下
貪?
何為貪?
若是貪求世間和平.為了眾人事業而打拼.
真的是貪嗎?
受到中華文化影響後的大乘佛教.
很多辛香料不能吃.蒜頭.甚至韭菜...
只因為其中有壯陽的功效.害怕修行人會因此亂性...
有必要嗎?
我猜本意也只是害怕初修行的人控制不住自己.所以禁止...
高僧.以身作則.所以就變成全面禁止了...
anthisan wrote:
我知道的行業不太好但是我也有慈悲心
不偷不搶不騙不強買強賣
不該死的人不會要他送死
而且我的心也不是要賣命的人送死
要賣命的人送死?
既然你也不忍.
一定要做這個工作嗎?
anthisan wrote:
不知道我的福德和業報如何分配
福德與業報?
我覺得修行...
最初階的.才會去在意福德與業報.
擔心於受到業報而不敢行惡.
追求得到來生的福報.而行善積德...
修行佛學的目的.
我覺得是發揚人的善性.再因自身的善行去影響到社會.令人仿效.
從而使的社會祥和.澤披蒼生...
即便達不到這崇高的目標.
但起碼做好自己.影響周遭的人...
修行佛教.帶著成就自己的功利心.
是入不了門的...
vu84vu wrote:
南懷瑾大師說:「只有兩種人可能學佛成功,一種是大智慧的人,另一種是下愚而誠敬的人。
有智慧的人能瞭解掌握佛法的最高意境,以及在宇宙人生中的關鍵點。而下愚誠敬的人不會三心二意,且能信解受持,堅定不移,而終至成功。
至於一般的人們,說他們沒大智慧吧,也聰明伶俐,得失利益計算得很精,三天沒有進步沒有所獲,就覺上當,又要改弦易轍,就這樣搖擺不定的浮沉著,度過了一生。」
大智慧之人如六祖惠能,不識字,聽到五祖講《金剛經》, 一聽到這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馬上就開悟,這就是上上根之人。
下愚而誠敬的人就是老實、聽話之人,師父怎麼教就如實照做,不會有爭辯懷疑之心,就像諦閒老和尚的徒弟--鍋漏匠,還有虛雲老和尚的徒弟--具行禪人,以及近代的海賢老和尚...等。
那段話...
是他的業阿...
大智慧...
所以有高成就.
下愚而誠敬.也只是低成就...
所以其他人呢?
要不要修?
會不會使得很多人覺得反正不具大智慧.得不到大成就.幹嘛修?
下愚而誠敬的人.若是沒有得到大智慧的導師引領.
會不會南轅北轍?
晶晶oo7 wrote:
一位武士向禪師問道:天堂和地獄有何區別?
禪師問:「你乃何人?
答:我是武士。
禪師笑道:你這粗魯之人也配向我問道;
武士勃然大怒,拔劍朝禪師砍去;
禪師喊道:此乃地獄;武士猛然一驚,若有所悟,連忙棄劍雙手合十,低頭跪拜:多謝師傅指點,請原諒我剛才的魯莽,
禪師微笑道:「此乃天堂!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我覺得...
你可能被禪宗給誤了...
這個故事中.這個武士的悟性高.所以是這樣的結果.
要是悟性不高?
又或是悟錯了?
比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而把禪師給殺了?
那禪師豈不是害武士犯了殺戒?
佛教法門很多.也不只有禪宗.
悟性高的人.可以打禪機點化.
但是其他人就不引領了嗎?
可以循其他的法門吧.不一定要直指禪宗...
畢竟佛教號稱有八萬四千法門...
硬是要走禪宗.不也是痴?
戆男 wrote:
大智慧...
所以有高成就.
下愚而誠敬.也只是低成就...
所以其他人呢?
要不要修?
會不會使得很多人覺得反正不具大智慧.得不到大成就.幹嘛修?
下愚而誠敬的人.若是沒有得到大智慧的導師引領.
會不會南轅北轍?
南懷瑾大師表示,唐宋時代,一流人才都去學佛學禪宗了,現在這個時代呢,第一流的人才做生意。第二流的人才研究科學。第三流的人才搞政治。第四流的人才從事文化。第五流的人才去學中華文化。學中華文化也不成,才學佛。當然,這是很痛心的話。
https://read01.com/g2mxBN.html
下愚而誠敬之人如周利槃陀伽,
佛陀教的東西通通記不住,佛只教他好好掃地,最後也成就了,
不是低成就喔,一樣是很高的成就。
日常生活好好吃飯、睡覺、工作、打掃...等,妄想越少越好,
如下圖所示,當執著、分別、妄想都放下了,就是佛。

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有人覺得自己又不是大智慧之人,
也不是下愚誠敬之人,接觸佛法有何用?
我的想法是...「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
多儲存一些種子在第八意識(阿陀那識、阿賴耶識)裏,
這一世不成功,未來世遇緣終有成功的一天...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vu84vu wrote:
南懷瑾大師表示,唐宋時代,一流人才都去學佛學禪宗了,現在這個時代呢,第一流的人才做生意。第二流的人才研究科學。第三流的人才搞政治。第四流的人才從事文化。第五流的人才去學中華文化。學中華文化也不成,才學佛。當然,這是很痛心的話。
我也覺得很好玩啊...
那麼假如來個菩薩渡化幾個一流的生意人才.依靠那個影響力.
不是更好嗎?
是渡不了?
還是難渡?
vu84vu wrote:
下愚而誠敬之人如周利槃陀伽,
佛陀教的東西通通記不住,佛只教他好好掃地,最後也成就了,
不是低成就喔,一樣是很高的成就。
日常生活好好吃飯、睡覺、工作、打掃...等,妄想越少越好,
如下圖所示,當執著、分別、妄想都放下了,就是佛。
笑了...
不是說他只是阿羅漢而已...
連菩薩都不是.
哪有成就高阿...
更別說樓主一開始就把成佛放在嘴上



你這一段更是印證了我說的.要有一個大智慧的上師引領.
你引了那麼多例子.有誰成就阿羅漢果位?
所以引領的導師更為重要...
執著.分別.妄想都放下了?
一些智力有問題的人也可能導致如此狀態阿...
幫幫忙.這個世界.在地球上.目前唯一傳說中成佛者.也就只有那麼一位而已...
vu84vu wrote:
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有人覺得自己又不是大智慧之人,
也不是下愚誠敬之人,接觸佛法有何用?
我的想法是...「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
多儲存一些種子在第八意識(阿陀那識、阿賴耶識)裡,
這一世不成功,未來世遇緣終有成功的一天...
「憶佛唸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
很好玩的說法.
假如有來世.
當投胎之後.失去所有的記憶後.
你能肯定還會學佛嗎?
你今世的基礎何在?
會不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何況.我說佛教就那麼多法門.沒有必要一定要選擇禪宗.一定要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密宗.都可以選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