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00543 wrote:
有錢.有權還不見能處理.
你位置有點遠了,這屬於管也沒用.
視其態度,於法方面.女兒應該穩的,
她不怕告阿,告了就徹底無溝無流了.
恩怨情仇,豈是一朝一夕,
還是法院好,了卻念頭.
花心,忍你很久了.
事出必有因....(恕刪)
我連話都說不上,怎能管呢?
我的位置只能安慰長輩,畢竟受人照顧,知恩圖報,
花心這個也只有母親能管,而且那是多久之前的故事,我也無從得知,不過想想二十多年來也未曾見聞,
女兒要為四十年前的花心(我猜),算父親的帳嗎?
在長輩對待女兒,我不曾見到有任何不好的地方,要說不好,也是發生這件事之後,才聽長輩說起對於當年女婿的不滿意,
而轉怪罪女婿是不是貪圖家產而來,不滿是不滿,生氣歸生氣,痛心是痛心,未去罵過女兒不孝
Irene1058 wrote:
這故事告訴我們
人老了要有錢在身上 財產絕對不能提前分給子女
本案是那個做母親的私心太重,怕前妻的小孩來搶財產
以五鬼搬運法將金錢分給這個女兒
卻沒考慮老公沒錢了 該怎麼辦
還有這個女兒 講難聽點 其實是忘恩負義 過河拆橋的的...
其實這對母女挺誇張的
媽媽一輩子沒工作過, 當然是當年花心拋棄元配, 這位媽媽切入了, 才能不工作一輩子吧?
要怨應該是元配更怨, 如果女兒是大老婆元配的女兒還容易理解一點, 偏偏還是二房的女兒....
自己媽媽一輩子沒工作, 那自己是怎麼長大的? 媽媽的奶水還要來自爸爸賺的錢啊!
再來, 用錢把自己堆大, 還把自己孩子堆大, 然後侵占爸爸的錢.... 挺狠心的
如果走法律途徑, 只要能證明媽媽一輩子沒工作, 金錢財產來源不明, 就確定女兒不該有那筆錢了
但就像網友說的, 鬧上法院, 很難再顧及日後情誼
只是, 就算沒鬧上法院, 現在已經不聞不問了, 好像是? 話說回來結果情誼早就不在了...
還不如先問問律師, 告得贏, 就告吧, 官司了了, 趕緊另外經營銀髮世界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錢, 不只是不能提前分給子女, 還不能交老婆管....
苦主不是自己分晚輩, 是交老婆管, 被老婆陰了.....
pdh wrote:
其實這對母女挺誇張的...(恕刪)
覺得要把錢討回來,那背後的心態是什麼呢?我(指長輩)對你(指女兒)那麼好,照顧了你家一輩子,你居然不知恩圖報,只對我不聞不問,是嗎?
長輩看起來也應該是行將就木了,他還有退休金可以過生活,少了這一千萬並非活不下去,多了這一千萬,也不見得能過的更好多少。但是討回這一千萬,可以想見女兒一家會變得很痛苦。這應該是符合一句古話,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吧?講簡單一點,這就是報復心態,沒錯吧?
樓主有說了,他知道的事就是近二十年所發生的,二十年前到底是什麼光景,沒有人知道。也許二十年前的長輩,對妻子與女兒並沒有如現在一般好,也有可能是算差的,也有可能對家人完全不聞不問,只放著由妻子管理大小家務,結果造成他與子女有著隔閡。對女兒來說,她現在對長輩的態度,也就只是一種報復,伸張心理那個小小的正義...
也許從普世價值來看,女兒現在的作法很不應該。但是長輩再去硬討回這筆錢,就真是全然的正義在實行了嗎?畢竟當事人年紀都不小了,觀念只怕很難改變,這樣作下去的一切,只是使仇恨更深而已。
更何況,上了法院,長輩要如何証明,妻子是未經夫妻兩人商議後,才把錢轉給女兒的呢?
Irene1058 wrote:bernie_w39 wrote:
二十年前到底是什麼光景,沒有人知道。也許二十年前的長輩,對妻子與女兒並沒有如現在一般好...
兩個外孫都是這個老父親帶大的
我不認為有大大推測的狀況
樓主也講得很清楚了 老父親很疼這個女兒的...
從樓主故事的資訊看, 我認同 Irene1058 的觀點
二十年來這麼疼這女兒, 爸爸對妻女不算差, 反而能讓很多人羨慕了
這麼長時間的照顧, 說女兒對父親心裡有恨.... 那為何厚著臉皮接受照顧和幫忙?
至於其他連樓主都不知道的故事, 我們也沒必要自行補腦
我理解伯尼的出發點是一家人以和為貴
其他鷹派觀點, 也是討論中的常態
所謂路見不平, 氣死閒人...
這些討論樓主看看就好, 別往心裏去了, 起碼別把負能量帶進樓主和長輩的相處了
Irene1058 wrote:
兩個外孫都是這個老父親帶大的
pdh wrote:
這麼長時間的照顧, 說女兒對父親心裡有恨.... 那為何厚著臉皮接受照顧和幫忙?
先說,我本來也就抱持討論可能性的心態,沒有要找麻煩的意思


前面有說了,一切的重點是在女兒的心態。外人看覺得是長輩把外孫帶大,但是女兒怎麼想的?有沒有可能女兒覺得是妻子把外孫帶大的?長輩就空會喳呼喳呼?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我自己身旁就有一種長輩(男性),年輕時開公司賺錢,意氣風發,覺得自己是家中的王,所有的家人就是處於一種 "被我養" 的心態下。其實家人會反彈,或敢怒不敢言,一點都不奇怪。
還有見過不少的的親戚,在外面待人處事是和譪可親,但是面對自己家中就頤指氣使。外人也許覺得長輩的確對妻子女兒甚至外孫都很好,但是當事人的感覺是什麼,誰知道呢?搞不好根本是啞巴吃黃蓮... 要說線索,也不是完全沒有蛛絲馬跡,那兩個外孫,如果是長輩一手養大的,現在都大學(或畢業了)了,為什麼他們自己也沒有常去探視呢?女兒不准嗎?那外孫責難女兒的聲音,才真會是令女兒感受差的吧?
所以我在前面說了,綜觀女兒對父母的態度差距甚大,可見女兒並不是不知報恩,只是她覺得自己所受之恩,單純來自於母親(我猜的)。
當然,我們外人可能會覺得就算長輩從頭到尾沒有親力照顧,至少他在經濟上的支援,也不能忽略吧。但是這一點,會不會是妻子給女兒的感覺,那些錢是妻子忍辱負重才在長輩身上 "賺" 來的?所以我前面有說,不知道她的敵意從何而來,也許就是母女間的悄悄話...
從故事中看,我不覺得女兒是不孝或是不感恩的人,只是她認為養大她照顧她的恩,全部來自母親,也許還包含養育兩個外孫也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