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小學生上靜思語


安基拉 wrote:
所以啊~我一開始就...(恕刪)


和尚不就是了嗎?

潛移默化

再拗就
孔子的"儒"講尊王,所以在古代中國才那麼被君王推崇。
換做今天的話說,我覺得可以叫做PLP。

孔子本身就算沒問題,他的弟子那些集結他平日精闢的好話編成"論語"的那些人,是PLP。
換做靜思語,是不是也一樣的狀況?

教論語大家好像都沒意見,但為什麼教靜思語就那麼多意見?
我想是因為"儒家"或者是先前那些"儒者",沒有像現在的"慈濟"或者這些"師兄師姊"那麼多爭議吧?

因為尊儒而忽略其他家的學説,是不是很可惜?
如果是,除了靜思語,而忽略了其他人平日精闢的好話,像"去死一死"、"謝謝指教"、"你不要那麼專業好不好",是不是很可惜?怎樣也至少要寫心得報告來正反兩面辯述一下。
* 簽名長度為英文字母100個(中文50個字)以內
arjigo wrote:
學校上課內容,中庸簡單就好,宗教與政治難免爭議,連扯上邊,都最好不要,...(恕刪)

我把內容貼出没有一條跟宗教有關,
倒是跟小朋友修身養性、做人處世、待人接物有關,
怎麼看都是對小朋友助益很大的內容,
你們又舉不出到底哪有提到與宗教相關的證據或例子,
只是一直跳針跟扯一些枝微末節的事,
而且全台多少國小老師,難道全部老師都佛教徒還慈濟信徒,
課程內容若真的有如你們所說的問題,
第一線老師早有人跳出來反對。

zola wrote:
和尚不就是了嗎?潛...(恕刪)

一個老師可能在課程中根本不會提到的"證嚴法師"四字就能潛移默化,
那如果老師能一天教一句那200條佳句,
那真是國之幸,台灣小朋友有福了。

安基拉 wrote:
只是一直跳針跟扯一些枝微末節的事,...(恕刪)


你沒聽過『魔鬼存在細節』裡這句話嗎?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教育小孩、小學生,最重要的是父母、老師言行一致的身教,
人的成長是看著身旁的長輩行為舉止學來的,
讀再多書、學問再好,都比不上身教的重要!

這些勵志的小語,一般小學生沒有人生經驗,是不會有太大的作用。
教導小孩想要有效果,除了小孩本身的思維外,
沒有良好的互動關係及言行一致的身教外,是很難改變他的未來。
所以身教跟這些內容是可以相輔相成的,

更何況有些父母身教不好,至少還可以透過學習補強。
等小學生叛逆期就知曉了...

在替小孩想之前,先想想自己小時候怎麼長大的?
每個家庭的環境都不同,若以為讓小孩讀讀這些所謂的勵志小語就可以改變未來,那真的是想太多...
要是可行,世界早就太平了...

安基拉 wrote:
一個老師可能在課程中根本不會提到的"證嚴法師"四字就能潛移默化,
那如果老師能一天教一句那200條佳句,
那真是國之幸,台灣小朋友有福了。...(恕刪)


是國之不幸吧

實在拗很大

把教材都夾雜聖經裏的詞句
你看久了會不會說話都那個樣子

出口福音
閉口福音

一樣沒提到上帝
靠人供養的人與團體從佛經類(法華經)延生再+些白話與對稱句的廢話所編寫的東西

社會這個大地圖有隨時代環境變化的遊戲規則

偏偏有人與團體要自己畫個圈自訂規則
也算是種逃避跟自我保護

給小孩吸收只是培養信徒前做暖身而已


就像平民勞工你卻要他聽軍公教喇經濟改革一樣荒繆
聽別人嘴砲(其他課外讀物)意見可能不一定有營養
但會比較實際了解這個社會的各個層面

不然活在象牙塔或偽藏經閣裡的差別......其實是差不多的


課本與現實社會會讓小孩自然且"健全"的成長
Iron_oxide wrote:
靠人供養的人與團體...(恕刪)


只能說洗腦教育和行銷無所不在

有人還是當做正常

===============================
如果今天有二個小孩,唸不同學校

一個回家一直說要傳福氣傳福音
一個一直說要你靜思學習放下

二個還吵來吵去

家長怎麼受的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