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突然發現現在大陸劇怎麼都不捲舌了

朋友在廈門旁有個叫同安的地方工作,每個禮拜都會往島內跑,他說那邊講福佬話(閩南話)跟台灣這邊非常像。
還有,雖然在台灣講福佬話的人占多數,但閩南語絕對不是台語,台灣的族群多元,先來後到很多。
還有,社會中存在著閩南沙文主義才是令人。。。。。。。。。
福建很多地方,同个县里,村与村之间说话都不一样

你猜猜福建有多少种方言

往事越百年 wrote:
中國從古至今保存有完整典籍,
語法規則和用詞發展一脈相承有跡可循。
而粵語的語法規則和大量用詞和漢語有很大不同,
甚至有些粵語根本無法用漢字寫出來,只能用形音字代替。
古漢語到底怎麼發音本來就有很多爭論,
即便個別粵語發音保留古漢語特征也是幾千年征服同化的結果,
就好像韓國人認為他用的繁體漢字更接近古漢語寫法,所以他才是孔子的後裔?
去過越南的人說粵語發音有七成和越語近似,
你相不相信越南人說的話才是古代漢語?


客家話 是 太平天國的官方語言, 當時所有的官方文件都是用客家話去寫,

這表示很多方言是可以找到對應的漢字, 只因為不是主流語言, 很多字就慢慢失落了.

可以去看看忠王 李秀成的自白書, 用客家話寫出的太平天國血淚史.

你知道中國人有時候會「嘲笑」(非惡意)台灣腔娘嗎?我們覺得台灣口音嗲過頭了。
捲舌只是北方人而已,中國南方經濟比北方發達太多,民間會覺得捲舌稍稍有點土。
廣州那些最南的,口音就和香港人說普通話有點像。福建那邊就和台灣有點像
江南一代的話我覺得剛剛好。
以前媒體以官方(北京)為主,所以電視上常常聽到的主播以北方口音為多。
不知道你聽的是哪些歌手,也許他是南方人吧。 像汪峰這種,唱歌就是明顯的北京腔。
抱歉 半夜迴文,不止怎麼把電視劇看成了唱歌。
看你的迴文,您應該是大陸人?
以前台劇盛行的時候,是有很多人模仿台灣腔,但大多數都是十幾歲的孩子,現在算起來是90后,我覺的年輕人模仿潮流也是很正常的。
但說不捲舌的中文是台灣和大陸話的合體那就有些誇張了。你看1994年的老版三國演義電視,裡面也沒捲舌啊。。 某些劇是捲舌的,比如北京愛情故事、鄉村愛情之類的,那是因為故事背景就在北方吧。
其實南方人本來就不捲舌的,所以「大陸=捲舌」這個前提本來就是錯的。
其實想問問po主所說捲舌的大陸劇是哪一部呢

enzolin168 wrote:
因為捲舌音過重
代表老土

這是受到台灣的中文影響
我們的中文是經過
台語與中文的混和
所發展出來的新一種中文

中國人對台灣中文的發音
很有好感,有文明的象徵
因而加以學習


有人提到河洛
我記得不是直接指現在的河南洛陽
好像是一塊黃河流域的區域
從唐詩來看
唐朝的官方語言有可能.就是現在閩南話
因為戰亂所以四處遷移
相同命運的還有客家人
也是躲避戰亂逃到南方
甚至跑到海外
然後.福州話=/=閩南話(台灣話)
有機會可以去馬祖聽
類似台語卻又不太像
大陸那邊把福州話叫做閩北話

至於簡繁體...
大陸看得懂繁體字
因為比較好猜

台灣看簡體字
還真的需要想一下
像是中華的華
用尾音相同的字改的簡體字
唐朝的官方語言並不是現在的福佬話,記得不久前有個某顏色的鄉土語研究者,說著古詩與閩南語的關聯,並說著幾個閩南語詞彙跟古詩的關聯,意指閩南語中還在使用的幾個古詞彙在其他地方語言並不常見,所以唐朝河洛話說的可能是接近現今的閩南語。

看完後我真的相信了,而且還相信閩南語也是遠古外星語。

其實文字才是語言的源頭,先有古詩才有讀音,也才有古詩閩南語讀音,當然這跟後來的私塾興起有很大的關係,要記住以前並沒有明定官方統一語言,所以每個地方語言都可以依據古文發展出自己的地方讀音。所以就會形成念福佬話和粵語來念古詩都押韻的情況,那後人念了讀了之後就會出現遐想的空間,誤以為自己的地方語言就是古讀音。

前一陣子看過一些新港文書和荷據時期清領時期的文獻,發現雖然當時正式官話是北京話(捲舌那種),但在台灣的地方官話是福佬話,講客家語族群的人或平埔族常受福佬人欺負,這跟後來的閩粵械鬥爭地當然也有很大關係。

不過300多年前的泉、漳、三邑,講的福佬話跟現在溯源回大陸幾乎是一模一樣的,不過台灣的算是變成綜合體了。
workman555 wrote:
相不相信我講台語,福建或是閩南人還聽不懂~~~
叫對岸的來說台語看看!!
聽都聽不懂還在說閩南語!!!

不要把無知當作是正常~~~


誰無知??


奶茶一杯不要33杜西 wrote:
其實有部分我相信
我遇過很多在他國念書的中國人
聽過他們好幾次提到
覺得台灣比較有水準,比較正統
因為當初撤退來台時帶走很多知識分子
我...(恕刪)


作为中國大陸人,我個人的認識是國民黨撤臺時帶走知識分子很優秀,那是過去的事了,說台灣文化上有水準那是因為當年那批大陸過去的知識分子發揮餘熱,給台灣帶來光環。比如柏楊,傅雷,瓊瑤!
但是大陸過去的知識分子凋謝后,本土新生的台灣人文化水準不見得會超過當年那批有中華文化視野的中國大陸來臺文化人!現在台灣到處推行都本土化,中華文化是人家的,文化視野不免狹隘化,談再談正統就不正確了!台灣終究在華人文化影響力要歸於平淡不不能再平淡位置!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