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巧克力 wrote:
台灣人都是很可愛的總...(恕刪)
記得的事情,要去找新聞資訊做輔証;張雨生的車禍,實是疲勞駕駛所發生的事故!
然而疲勞駕駛的反應力與酒駕一樣差,遺憾造成的悲劇,不需要講成這般吧!
假如對張雨生有反感,那請尊重已故的歌手的貢獻,別把自己套在枷鎖裡,再用以管窺天的評論音樂章節
---------------------------------------------------------------------------------------------------
既然要事出端倪,就看看疲勞駕駛的醫學報告
醫學報告指出
連續十八個小時保持清醒不睡覺,反應力跟體內血液酒精濃度零點零五的人一樣慢,如果二十二
個小時不睡覺,反應力也不比血液酒精濃度零點零八的人來的好,最容易發生車禍。
資料來源:新光醫院睡眠醫學中心
什麼人可能發生昏睡/疲勞駕駛?
●睡眠不足,或過渡疲勞
●長途駕駛,途中沒有休息
●在易睡時段開車(凌晨兩點,清晨六點及下午四點)
●使用酒精或容易導致嗜睡的藥物(例如:安眠藥;治療鼻塞流鼻水,過敏的抗組織胺;肌肉鬆弛
劑;麻醉類止痛藥;治療頭暈的藥物及其他藥品仿單上有注明會引起嗜睡的藥物)
●在筆直,景色單調的郊外公路上駕駛
●年青人:是昏睡/疲勞駕駛的高危險群,通常在狂歡過後或在夜間長途驅車旅遊.
●輪班工作人員:工廠員工或醫療人員.尤其在下大夜班以後回家.
●職業駕駛:除了每年的駕駛里程很高之外,另外也可能經常需要在夜間駕駛.另外是:美國有一
項研究指出,公車駕駛有高達一成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而未被診斷出來。
●未被診斷的睡眠疾病: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猝睡症等。尤其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其盛行率高
達4%,這群患者,若沒有接受治療,其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是正常人的3-11倍。
加拿大的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在未被診斷以前,其車禍發生率平均為每年每人0.18次,
是正常對照組的3倍。但是在被診斷及接受CPAP治療後的三年常中,其車禍發生率則降為與正常人
相同,同時政府也可減少因事故而造成龎大的支出。
美國國家高速交通安全管理局(The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NHTSA)
保守估計每年約100,000件車禍是直接因為駕駛疲勞引起,造成1,550人死亡,71,000人受傷,
美金$12.5 billion的財務損失。但是這些很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因為疲勞駕駛的歸因目前仍有
其困難。但是卻可以有些預防的方法。
如何預防昏睡/疲勞駕駛的發生?
●充足的睡眠,每晚7-9小時。
●開車時有人相伴,乘客可以觀察駕駛是否有疲憊的徵兆,必要時換人駕駛。乘客必須維持清醒
與駕駛交談。(但是勿使其分心)
●每160公里或兩小時,就必須休息。
●避免喝酒及使用會影響駕駛的藥物。
喝咖啡有用嗎?
咖啡可以維持短效的警覺度, 但是喝完三十分鐘才會發生效果,一般可以維持2-3個小時左右。
對於習慣喝咖啡的人來說,提醒的效果較差。若您打算使用咖啡來提神,則在當次開車前半天就不
應該先喝咖啡,以免效果會打折扣。但是若已覺得想睡,最好的方式是還是在安全的地方停車,小
睡一會(15-45分鐘)再上路。
●開窗,大聲放音樂或將冷氣開強都只有短的效果,並不可靠。
●另外,有的國家也會在路肩設立顛簸線(國內目前有使用在收費站前),以便在駕駛開出路肩時,喚醒駕駛。
●早期診斷及治療睡眠相關的疾病。(尤其是經常打鼾的駕駛,更應該及早接受睡眠檢查)
那些是疲憊的徵兆?
●無法記得過去幾公里的路自己是怎麼開過來的。
●漂出車道外,又緊急的開回來
●失神或思考不連貫。
●不停的打哈欠。
●不停眨眼或搓揉眼睛。
●眼皮很重
●錯過看板或交通號誌
●頭很重
若駕駛或身邊的人發現有以上情形,應換人開車或請駕駛休息小睡一會。
資料來源:奇美醫學中心 加護醫學部 陳志金醫師(胸腔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