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美國人不懂為什麼台灣人英文不好?

hb8031 wrote:
回歸正題英文強調讀...(恕刪)


中文是死背強記考試用,考完即忘,出社會溝通困難。現在是白話文時代,古詩,真的有興趣再研究古詩吧。

英文簡單很多,比較好記,多聽多讀多寫多溝通,常用一定記很快。

es4241 wrote:
居然有人說中文的邏輯性最差,
事實是中文的邏輯性是世界語言中最好的,...(恕刪)

那請問 A 隊大敗 B 隊,到底贏的是那一隊?

es4241 wrote:
中文光部首就能把單字完成歸納與分類,...(恕刪)

英文不只能以字首來分類還能排序。
以選擇國籍的下拉選單為例,中文的你要找多久?英文是有排列順序的。

es4241 wrote:
中文還用造辭來取代新字,所以只要學兩千個左右單字,就能應付無窮的新字,拼音文字也沒辦法....(恕刪)

那請問為什麼中文要分哥哥跟弟弟? 英文是造詞 older 跟 younger brother。

es4241 wrote:
中文單字本身沒有陽性/陰性,單數複數,時態,敬語...,的差異,所以不用背一堆文法,學習最簡單....(恕刪)

英文 a piece of paper、a piece of cake。
中文還分一張紙、一塊蛋糕。
叔伯舅阿姨嬸嬸堂表兄弟姊妹這些稱謂不是背一堆?

es4241 wrote:
中文地點與習慣是大/中/小,符合歸納分類原則,而英文小/中/大習慣,違背一般原則....(恕刪)

請問是誰的一般原則? 我就覺得中文地點的大/中/小習慣違背一般原則。

es4241 wrote:
中文也是很精簡的文字,同樣的內容,寫成中文篇幅硬是比較短...(恕刪)

以邏輯來說,請問為什麼我的媽媽可以精簡成我媽媽但是我的錯不能精簡成我錯?

es4241 wrote:
真正懂中文的外國人,其實是很羨慕中文的,...(恕刪)

看來我不懂中文,因為我一點都不羨慕。
我只覺得很煩,一種語言到底是需要幾種輸入法?

es4241 wrote:
例如"糖尿病""早衰症",不用學也知道是什麼,
相對英文"Diabetes""Progeria",
如何看出是種尿裏有糖,以及提早老化的病?...(恕刪)

拿這幾種病來說,嗯,那請教阿茲海默症你也是不用學也知道是什麼嗎?
還有,英文不是沒有這種字。
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
拆成 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
pneumonia -> 肺炎、ultra -> 超級、microscopic -> 細小、silico -> 矽片、volcano -> 火山、coniosis -> 吸入塵造成的疾病。

Loompster wrote:
中文是死背強記考試...(恕刪)


美國教育讀不讀莎士比亞的詩呢?
我是滿確定邏輯這個字很多人不太真的理解是什麼意思~
沒辦法畢竟是外來字~
用英語的角度來看中文然後再說中文沒有邏輯性


也是醉了....
其實我認為大家搞錯一個方向了
與其去責怪老外的刻板印象跟不求上進
例如為什麼教材那麼多英文還學不好
或是來台好幾年中文吐不出幾句
不如先委屈一下試著了解他的想法從何而來

關鍵是到底為何書店裡有那麼多英文學習方面的書?
在書店中也有其他語言學習的著作
西文、法文、德文、日文及韓文
甚至還有東南亞國家如越語,泰文
就現況來看可知英文學習叢書絕對是占大宗
其次就是日文部分了

我不是學市場行銷或相關學科的
但是從邏輯判斷很明顯可以知道
英語學習是市場上的主流
這也是為什麼相關出版品如此眾多的原因
反映出一個事實:有學英文需求的人很多
至於是什麼樣的需求呢??

我本身從事補教行業,
以下針對我所接觸到的經驗做個統整
台灣學生學習英文的動機大致分兩類


需求一:通過英文檢定包含多益,雅思,托福,全民英檢等等
為了 1.各大專院校畢業門檻
2.職場加薪
3.符合公司徵才錄取的條件之一
4.國外進修的必要成績

需求二:滿足自身學習英文的興趣
為了 1.出國旅行
2.希望有朝一日能跟老外溝通
3.透過學習語言接觸新文化,增廣見聞

訪間英文學習的出版品主題及內容
基本上都是針對這兩大需求去開發
那學習的成果呢??
客觀上來說就是沒有被動的學習環境
學習者又不知道如何建立主動環境
買書就成了最好的學習開端

成效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事實上每個人對這篇主題的思維就決定了你對英文學習的看法
是要接受這股主流並且試著改變?
還是以消極的想法否定一切?
倘若能做到讓老外了解為什麼台灣人學習英文的成效偏低
未嘗不是一種正面看待事情的角度
撇開任何一方的刻板印象,學習才是改善生活的根本之道。

es4241 wrote:
居然有人說中文的邏輯性最差,
事實是中文的邏輯性是世界語言中最好的,
中文光部首就能把單字完成歸納與分類,沒見過的字能猜出部份原意,拼音文字就沒辦法.(例如光看鷸,鴴,不用學也能知道是鳥名,英文Snipe,Plover則不行)
中文還用造辭來取代新字,所以只要學兩千個左右單字,就能應付無窮的新字,拼音文字也沒辦法.
中文單字本身沒有陽性/陰性,單數複數,時態,敬語...,的差異,所以不用背一堆文法,學習最簡單.
中文語言結構,主詞+動詞+受詞,比起有些動詞,否定放在語尾的文字,錯誤機會小.
中文圖樣化文字辨識率最高,最遠的距離,最短的時間能完成,拼音文字相對差很多.
中文地點與習慣是大/中/小,符合歸納分類原則,而英文小/中/大習慣,違背一般原則.
中文也是很精簡的文字,同樣的內容,寫成中文篇幅硬是比較短.(過去同學論文內容太少,對策就是寫英文論文)
真正懂中文的外國人,其實是很羨慕中文的,
例如"糖尿病""早衰症",不用學也知道是什麼,
相對英文"Diabetes""Progeria",
如何看出是種尿裏有糖,以及提早老化的病?...(恕刪)


es4241 所言太精采了!

特此標記。
請看這張照片~~~
學英文做啥?? 以後是中文的天下了!!
老美看到錢~還不是一個一個乖乖貼上去了...

(google)


下次老美問你~~
你就問他~
中國菜吃那麼多~~
他怎麼還不會煮???

Adoker wrote:
我只覺得很煩,一種語言到底是需要幾種輸入法?
拿這幾種病來說,嗯,那請教阿茲海默症你也是不用學也知道是什麼嗎?
還有,英文不是沒有這種字。
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
拆成 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
pneumonia -> 肺炎、ultra -> 超級、microscopic -> 細小、silico -> 矽片、volcano -> 火山、coniosis -> 吸入塵造成的疾病。


這只是少數例子

中文的字彙絕大多數是有關連的

例如

大麥、小麥、燕麥。我們可以從文字和前後文推斷,且很清楚知道大概跟穀物有關係,即使讀者可能不知道那是什麼

而Barley、Wheat、Oat,與中文相比就缺少的字根可提供線索。

當然這不是絕對,但這是比例問題,中文的詞彙有無脈絡的比例大概7:3,而英文則相反(所以不用爭英文也有字根字首)


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英文很難學的原因

其實是一開始難學,因為要背很多不同的單字

但後期很簡單,因為英文的文法很固定,變動性也小


相反的,中文要背詞彙很簡單,但使用上缺乏固定的文法,所以只能靠習慣與常使用。



中文是感性的,詞彙不同的組合可以成為詩歌,適合創作

英文是理性的,一板一眼的文法適合論述事物,學術所需
chiang:香腸說不定我比你還多
回到樓主的問題

很多人充其一生都在台灣度過

我們沒有一個地方是非英文不可的

所以認知上就是為什麼要學英文?

就如同商科的人,會想學解頗學嗎?一般人當然不會

只有兩種狀況會有,第一是有興趣,第二是接觸到了(如生病,想了解)


再者,台灣的英語教育著重考試

著重背單字和背課文,文法也講解不清

短時間高強度的硬塞

當然效果就差


要如何改善,就要先思考──學生學英文幹嘛

然後思考,我們的課本到底怎麼了


我花整整一年把英文弄回正軌(不敢說英文很好,但至少生活不是問題且不用比手畫腳的表達)

但我完全沒印象高中三年到底課本教了什麼

只記得訂一堆雜誌,背一堆單字,但我完全沒印象課本的內容。
chiang:香腸說不定我比你還多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