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儒家思想.不適合自由民主的國家

wer855 wrote:
請問樓上的各位,你們...(恕刪)


基本上我覺得弟子規無不妥
納入我也覺得OK
只是
所有思想不可能完全合時宜
時代背景一定有差

畢竟思想是學來放彈性的
不是學來當死規的

以上為我的淺見
不吝指教

那反過來
w大覺得如何?

wer855 wrote:
請問樓上的各位,你們...(恕刪)

題外話:
多年前學校教育「言必尊孔」的時代,
鮮少人知道弟子規是啥.
咖哩電鍋 wrote:
基本上我覺得弟子規無...(恕刪)


我嗎,若是以商業的觀點來看,我可以開個讀經班

若弟子規一列入教材,我想其他如三字經,孝經等應該也可能會陸續列入

而就像補習班一樣,學校都有教的東西,家長們還是會捧著大把鈔票讓孩子去外面的補習班再學一次

因為家長都覺得學校教的不好,所以學校將其列入教材會是有利可圖的



而以內容上來看,我會將其推薦給想讓小孩乖巧聽話的家長,

要這些家長帶著孩子一起讀,甚至告訴這些家長可以讓孩子一星期背一點

而我自己的孩子的話,若是他有興趣我會陪他讀,但我不會要求他背下來,而若是不想碰,我也不會逼他


弟子規 清朝才有的 儒學在清朝最不發達 那 需要嗎?
wer855 wrote:
我嗎,若是以商業的觀...(恕刪)


古書真的有其難能可貴的地方在

像我就很愛"六韜"這本書
上面講的雖然都是文武王跟姜太公的QA
但是真的解了我很多苦惱的事情
像是管理上
觀察人上

但也不是完全可取
有些真的是不合時宜
像是擺陣
機具等等的
現在應該倒是用不太到

說實在
我真的覺得古書比"xx歲前必做的xx件事"這種書好太多了
書能存在上千年
絕對有其不得了之處

題外話:
我覺得這些文化不是洪水猛獸
真的洪水猛獸是濫用他的人

看看六韜中提到的"文伐之法"
小弟我猜測趙高可能是使用他的最好例子
原本姜太公初衷是文伐之法來不血刃的攻取惡國 救人民
結果趙高卻拿來竄國 迷胡亥
真的是...

如果要反儒 反他的不合時宜地方我覺得可以
但是合時宜的地方我覺得必須續存
不然無父無母無兄無弟的時代
不就是某個黨的批鬥文化了嗎?

一樣個人淺見
咖哩電鍋 wrote:
古書真的有其難能可貴...(恕刪)


您可以購買呂世浩教授所著的「秦始皇 - 一場歷史的思辨」2集,以另一種方法看歷史

我想您應該會喜歡
孩提有識,三公、三少明孝仁禮義以道習之,逐去邪人,不使見惡行,於是皆選天下之端士
孝悌博聞有道術者以衛翼之,使與太子居處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
左右前後皆正人也
夫習與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猶生長於齊不能不齊言也
習與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猶生長於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

孔子曰 少成若天性,習貫如自然

習與智長,故切而不愧;化與心成,故中道若性
夫三代之所以長久者,以其輔翼太子有此具也

及秦而不然,使趙高傅胡亥而教之獄,所習者非斬、劓人,則夷人之三族也
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諫者謂之誹謗
深計者謂之妖言,其視殺人若艾草菅然
豈惟胡亥之性惡哉
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故也

秦朝的教育就最明顯的例子對嗎?
cchangg wrote:這棟樓倒底有多少人真的看過儒學才發言的?...(恕刪)

cckm wrote: 這和討論三國類似, 大多人看的不是三...(恕刪)

應該有不少人直接定義
反對儒學的人
都是沒看過 沒懂過儒學的人

不如問問
所謂儒學
是指什麼?
孔子丶孟子?
王陽明?
真的定義下來
相信不論正反方都沒人懂儒學
再問日本的儒學
是中國整套全搬嗎?
如不是 是搬了哪些東西?

所謂 "日本 是因儒學才強大的"
是否只是中國人自已單方面的講法
就如同
"中國有五千年歷史"
但西方普遍認知是四千年
就如果 屈原是韓國人
這樣的鄉野傳說
可信嗎
一生俯首拜陽明的
怎麼就能領導日本人打贏俄國人?

kantinger wrote:
一生俯首拜陽明的怎麼...(恕刪)


然後被完全不懂儒學的美國人打敗?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