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台灣人窮是因為我們民族性天生如此,怨不得人


hca17 wrote:
第九樓的人反駁我說北...(恕刪)


9樓不是對岸同胞嗎?

adison35 wrote:
打了這麼多字
真的我看都沒看
人家9樓打得句句根本
把你推翻得一乾二淨
這才是真正的知識~OK!


只能說,你真得很適合住在台灣!!
E見鍾情,獨E無二,The Best or Nothing, Only Mercedes-Benz!
樓主文章太長,我來總結:

樓主覺得他是東亞病夫


hca17 wrote:
環境誰創造的??台灣...(恕刪)


不然你希望怎麼改變環境?

我說的句句屬實,而你只是為了反駁而反對,完全沒有意義。

老是在同一個區塊打轉有什麼用?

我77年次,沒有富老爸富老媽,我19歲就在學貼壁紙、室內修繕

我現在都25~26了,我能夠3小時賺2700

該給我員工的薪水我不會少,你做不好我也不會扣你工錢,只是叫你收尾收好而已

跟我同年齡的收入幾乎都沒我多,還在替未來感到茫然

我們起步都一樣,他們還讀過大學,我才只有二專學歷

會想的自然就會想,不會想的自然繼續沉淪。

你說台灣人都會變奴隸主,你有沒有想過要成為你所謂的奴隸主要付出多少努力

有些人根本不想動腦筋,只想做簡單的工作,不想帶責任,又想領高薪

想太多了吧。

你不要一竿子打翻一堆人。

hca17 wrote:
中國人5000年來就...(恕刪)


5000年來?莫非樓主你的世界歷史是由體育老師教的?

除去近兩百年及少數戰亂年代,你是願意生活在百姓相對可以安居樂業的中國,還是茹毛飲血的北歐?

你的祖先2000多年前就修築了長城,公元七世紀就開鑿完了世界最長的運河,維京海盜們得再過一兩百年才開始在不列顛登陸殺人放火呢。你難道不知道古代中國的經濟文化有多發達,GDP與人均糧食佔有量在90%的歷史時期世界領先?

近代中國的各方面確實落後不如人家,包括人民素養在內。知道不足迎頭追趕就好了,需要上綱上線到什麼民族天性,否定整個5000年來?我只知道,單勤奮進取一項,無論是現代的台灣人還是大陸人就甩北歐人好幾條街~

看看歐美人做的統計圖表,前三分之一是0-1800年,后三分之二才是近200年:

講得一半是一半,但就只有一半,不全面。
歐洲的社會型資本主義國家,能說起來讓你羨慕,當然有他的歷史傳統。
但絕對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即便在那個圈圈裡,都有個破了產的國家─冰島,更遑論這幾國(包含另一個台灣人會三不五時拿來讓自己酸個半死的瑞士)都有著偏高的自殺率。
但原PO講的也沒錯,台灣人太小氣。很多人的基因裡,就是甚麼都要殺價,事事最好的0成本。但遇到反過來時,能拿一定拿,該貪絕不手軟。幫幫忙,你不願意吃虧,為什麼就認定別人得吃虧?結果是甚麼?就是這個社會成了個相互壓榨且不信任的社會。
但,這跟甚麼奴隸不奴隸沒啥關係,不需要用這麼共產主義或極左的詞彙來標定現象。窮未必就會成為奴隸,羅馬時代的自由人也有窮的,相反的,你也找得到有錢的奴隸。台灣的問題就是不管甚麼社經階級,都有一大部分的人,愛當肥貓可卻都反對別人用能力獲得高薪或報酬;也不管財富多寡,都有一大票的人,愛貪小便宜(或方便)但卻不願意給人便宜與方便。
這,才是問題。
今天,沒有找到問題,台灣就算使用丹麥的制度,我們也不會快樂,而國家也只會瞬間破產。
愛,要有自私的成分;所謂無私的愛,其實是絕對自私的佔有。
------------------

hca17 wrote:
第九樓的人反駁我說北...(恕刪)

在台灣就是這樣了
偏偏說不得
只能說…天佑台灣
台灣人,貪財怕死要面子;凡事都要爭面子,說到會死人,面子可以不要,聽到有錢賺,命都可以不要...
那我是第九樓,既然你點名了不說兩句不好意思。

經濟歸經濟,民族性歸民族性,歷史不能比。每一個國家在每一個歷史階段會富裕或者衰落都是正常事情,如果你是一個唐朝人,生活在哪個年代你又怎麼去看待北歐人呢?

你所說的北歐優越性這個話語早在90年代在大陸非常的盛行,當時的大陸不但流行吹捧北歐,還吹捧日本,吹捧美國,吹捧歐洲,而今天我們可以以平視的眼光看他們,原因並非別的,因為大陸人去過北歐日本和美國,也有北歐日本和美國人來大陸,大家增進了了解,也知道過去盲目的吹捧根本就是妄想。

經濟歸經濟,經濟和民族性沒有一毛錢的關係。2000年的時候大陸也有吹捧郭台銘,說富士康爲什麽那麼強大,因為他們專注代工,不做品牌,不做品牌似乎成了一個可以炫耀的事情,現在看起來就覺得特別可笑,但是在當時大家真心誠意都這麼想的,並非是郭台銘做得不對,而是環境變了。而臺灣沒有順應時代進行產業升級,臺灣沒有利用大陸黃金八年進行產業升級確實是臺灣的錯誤,那段時間臺灣一直在鬧別的。

關於收入不均的問題,首先問收入不均是問題?如果你看到臺灣收入不均,那麼美國的收入不均比臺灣還厲害,爲什麽不說美國人的民族性很差?收入不均是資本主義必然帶來的,北歐是社會主義國家,當然大家收入拉不開距離,可是如果一個人才,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才願意待在這裡嗎?我上了那麼多年的学,奮鬥那麼多年,吃了那麼多年的苦,耗盡了腦細胞,我的智力無比的優秀,收入居然和那幫靠吃國家補貼的移民差不多?憑什麽?爲什麽不切美國發財?還留在北歐這個破地方?

經濟的落後往往是由於歷史造成的,而不是所謂的“民族性”,北歐人在100年前,甚至200年前就已經很富裕,瑞典人諾貝爾開創了赫赫有名的諾貝爾獎,那是在1901年,而在1901年臺灣有什麽?連外省人都很少,本土只有一些原住民,且不說工業了,農業都是問題,臺灣大發展也是60年代以後的事了,而北歐已經發展那麼多年,也未曾遭到戰火的紛擾,整個年代有差,這不是某某人的錯,也不是民族性問題。

如果臺灣人每次都和大陸比國力,和北歐比平等,和日本人比環境,和德國人比秩序,哪有不輸的?當年臺灣並非沒有錢淹腳時代,勝之則驕,敗之則餒,並非是一個好心態。

最後說一些實際的數字,按照真正的購買力平價來衡量

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衡量,2012年臺灣18位,低於德國和冰島,但是高於丹麥英國日本芬蘭

按照美國中央情報局2011年統計,臺灣在21位,依然高於丹麥英國日本和芬蘭

數據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0%84%E5%9B%BD%E4%BA%BA%E5%9D%87%E5%9B%BD%E5%86%85%E7%94%9F%E4%BA%A7%E6%80%BB%E5%80%BC%E5%88%97%E8%A1%A8_(%E8%B4%AD%E4%B9%B0%E5%8A%9B%E5%B9%B3%E4%BB%B7)

這數字不是我統計的,而是權威機構統計的,如果不相信我說的話,也不相信數字,那能相信什麽?臺灣沒你想的那麼差,只是你太長時間居住於島內罷了。





沉默的企鹅 wrote:
那我是第九樓,既然你...(恕刪)


臺灣人的平均購買力
就是臺灣人壓榨他人創造出的低物價高爆肝環境

一個名義GDP 遠低於ppp的國家是可恥的
還有我人生一半的時間都不在島內

就是因為眼界開了
才對臺灣人視為真理的價值觀感到噁心

不過我小時候被這種劣等的價值觀影響,
導致我在國外不能樂天知命,所以我才回臺灣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