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普大科大和高中高職的迷思


Kake wrote:
間名不經傳的高工畢業後...(恕刪)


普大如果是讀名不經傳的公立大學,可能跟名不經傳高職生差不多.

螺絲釘早點睡吧

明天還要上班,當好螺絲釘是你的職責
bobbycomboy wrote:
普大如果是讀名不經傳的公立大學,可能跟名不經傳高職生差不多.

螺絲釘早點睡吧

明天還要上班,當好螺絲釘是你的職責

原來名不經傳的公立大學生跟名不見經傳的高職生差不多?
我一定要拿這個給不同區域的HR看看...特別是想看看美國HR的反應,
乾脆下午去找她好了!

Iron_oxide wrote:
我以前公司會計請產假找的工讀小妹要做會計與客服的工作
還要打掃環境
要出門收繳錢
要會OFFICE全套.燒錄與建資料庫
英日語聽說讀寫
18K一個月
它是所跟中華在比爛的私立科大在校生
高中生......怎麼用
爛學校科大生會那麼多沒教才18K
都不會的......付錢給我們當學費還差不多(日系制度)

所以你覺得有幾個高職生有以上這些能力? 然後確定沒有一個高中生會這些?
拿這個來數落高中生沒有用有道理嗎?
個人以為這是個人能力問題,跟他念甚麼扯不上關係
Kake wrote:
原來名不經傳的公立大...(恕刪)

那種貶低別人來突顯自己的價值,要跟我說他有成就我是不會信的,
只有沒那個能力的會怕無法被人肯定傢伙會有奇怪的理由來找藉口,
一個有成就有能力受肯定的領導人連網路打嘴砲都說服不了不也悲哀,
以上打完不再浪費,免得有人上班不上班,還來跟人討兩萬去認識他。
esthetica wrote:
課程設計本來就不一樣 沒教過的東西本來就要時間摸索
不然 為什麼才剛基測完 高職一年級的學生就要學普大一年級的簡易版
目的 就是要讓他們先有個工具能用
不像高中生還可以有時間摸索基礎理論 好讓他們對研究基礎打得穩固...(恕刪)

所以才說方向不同,技職體系很重實務、實作,
不過
"不然 為什麼才剛基測完 高職一年級的學生就要學普大一年級的簡易版"
這句話還蠻問號的,
舍妹不巧今年是北部某普通大學會計系新生,
會計課本我有稍微翻過,也問過學校會計課的進度,
而我是不折不扣的技職生,所以還蠻好奇的她學得如何。

一般來說...
丙檢大概都在高一下或高二上,印象中有2~3次,
新生為了檢定,所以課程會蠻趕,甚至要加課,
商職一年級大概前2個月就該有基本觀念,
且一定要把會計科目背到滾瓜爛熟,
印象中當初跟著課程走大概5~6週就背完也解釋完所有科目的屬性了,
一切都是為了檢定...
但...大學開學到現在已經3個月了,
基本觀念暫且不說,
連會計科目更是連背都沒背,
似乎只解釋到一半...
好吧,或許之後會趕進度,或是真的"非常"著重在理論。
至於是不是大學簡易版我不知道,
能確定的是絕對是一年就能考照的實作版。
其實商科還算好讀,
廣設、美髮美容聽說除了證照還要熬夜弄作品搞科展,
而且國立的志願還屈指可數,對他們真的除了敬佩還是敬佩。

Kake wrote:
因為我小舅的小兒子在一間名不經傳的高工畢業後,跑到書店當店員已經三年了,
說實在,搬搬貨,整理書加上結帳...這高中生做不來? 別開玩笑,國中畢業就可以勝任了!

這種不是拿專業能力賺錢的親戚就別拿來說嘴了,
賣雞排的政大博士比被你拿來說嘴的親戚更無辜。
名不見經傳的學校也不用拿來比,
PR70以上或拿過證照才好端出來比較。

Iron_oxide wrote:
要會OFFICE全套.燒錄與建資料庫
英日語聽說讀寫...(恕刪)

光office全套,高中生就輸一半了。
TQC雖然是共同必修,
但對資處"科"來說是畢業門檻,更甚者直接拿乙檢來抵學分XD
英日聽說讀寫,看程度到哪,
以前英檢初級是全校畢業門檻,應外則是中級,現在不知道有沒有提高一級~
或是有商業英文,至少3級...
日文的話不清楚,但以前應外"科"有日文老師就是了。
四葉幸運草 wrote:
那種貶低別人來突顯自己的價值,要跟我說他有成就我是不會信的,
只有沒那個能力的會怕無法被人肯定傢伙會有奇怪的理由來找藉口,
一個有成就有能力受肯定的領導人連網路打嘴砲都說服不了不也悲哀。

小聲點...搞不好你把人家公司的秘密公開了!

我第一份工作的主管們也不乏只有高職五專的學歷,
但你以為他們全部都是以能力才做到那個位置?
大錯特錯,也是有一些人靠的是"資歷"才有那個位置!
newtoeic wrote:
這種不是拿專業能力賺錢的表弟就別拿來說嘴了,
賣雞排的政大博士比被你拿來說嘴的表弟更無辜。
名不見經傳的學校也不用拿來比,
PR70以上或拿過證照才好端出來比較。

談RP70以上跟拿過證照我想是你定的規則,
這裡似乎是講普遍的現象,除非你有數據告訴我PR70 plus和有證照的高職生屬於多數...

再者,我只是提出一個看法就是高中生沒那麼不堪,高職生也沒那麼神勇,
基本上兩種學制的方向是截然不同,但還是呈現自然分布,也就是好壞都有...
會講我小舅兒子,僅是看到不少人都只講某一種的好,然後強調另一種的差!
Kake wrote:
談RP70以上跟拿過證照我想是你定的規則,
這裡似乎是講普遍的現象,除非你有數據告訴我PR70 plus和有證照的高職生屬於多數...

再者,我只是提出一個看法就是高中生沒那麼不堪,高職生也沒那麼神勇,
基本上兩種學制的方向是截然不同,但還是呈現自然分布,也就是好壞都有...
會講我小舅兒子,僅是看到不少人都只講某一種的好,然後強調另一種的差!...(恕刪)


你應該沒看完整串,
PR70跟證照都有根據,
國中時對讀書有沒有下功夫?
高職時對專業科目有沒有下功夫?
我高職聽過同校最低的是PR7X,靠珠心算"段"位證照加分進來的,
我高職練一年還是在"級"數打轉,他國中時就靠"段"位擠進來了;
至於證照,會計丙檢是我學校的畢業門檻,每個科都有自己的畢業門檻,
沒考過就是結業證書,
我的學校考取率是有統計過的,
每次大約在93%左右,最高有到97%過,剩下的會在下次考取,
我也聽過一些學校不到8成考取率,
甚至某些拿健保卡入學的學校用雙手就數得出來,端看學校程度。

而且我說得很清楚,
不靠專業賺錢的工作,與學歷無關,甚至發育好一點的國小生就能做了,
更與主題無關,高中/職好不好用,請拿專業的來比。

我前面也說過高中生的優點,
多了三年閱讀/研讀的訓練,
在較學術、或通識...
這種需要吸收大量文字的課程上,
高職生很難追。

最後一點我也同意,
先前我提過,
"專業與通識科目的比重不同,課程方向也不同。"
"高職沒甚麼好捧的,單純走向不同,
科大偏實務、實作、即戰,
普大偏學術、數據、研究,
業界則是希望新人有普大的研究經驗與名譽,也要科大的實作能力跟即戰性。"
單純拿18歲的高中/職來比較是非常偏頗的。
就算以上都是對的。這種看法似乎是把人當成機器人。問題是許多人到大學都還不清楚自己的興趣,一個國中畢業生,就要他進高職決定一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適用的。

Mainline Pocket wrote:
就算以上都是對的。這種看法似乎是把人當成機器人。問題是許多人到大學都還不清楚自己的興趣,一個國中畢業生,就要他進高職決定一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適用的。
...(恕刪)


有些人的發展跟所學無關,但所學專業變成他發展的助益


知名的魏導演是五專電機畢業後,因為俱備攝影專長,欣賞視角的獨特,成為知名導演.

一位專刊的評論員,身兼多家建設公司的行銷企劃,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熟悉日美語文,結果此人的竟然是二專機械科畢業.

李安一樣是技職體制,找到他自己的興趣

................這種案例不勝枚舉,

反觀高中體制,在背多分的壓力下,創意及專業,想像創造力被破壞得蕩然無存,多數只能是螺絲釘,能有不同方向的創作者,少之又少.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