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日本電視台介紹台灣(1988年)


brain417 wrote:
呵~1988年我國中...(恕刪)


信義區,應該是現信義計畫一帶吧,那裡過去確實是眷村,讀書時碰到很多眷村小孩很正常,
眷村的話看情況,如果是比較高的官那過得優渥,小官小兵比較沒那麼好,但在國家政策照顧下,
至少也餓不死,日子過得去沒有問題,只要不是錢拿去亂搞吃喝嫖賭的話

如果是在大安,城中古亭(中正)一帶的話,遇到所謂外省權貴階層出身小孩的機率便會高很多

arlo1011 wrote:
信義區,應該是現信義...(恕刪)


四四東,四四西,四四南村

arlo1011 wrote:
https://ww...(恕刪)



佔個位置!
當年讀國小的我,標記一下。



回家慢慢仔細看看。
arlo1011 wrote:
以前小學的老師一些行...(恕刪)


你舉的是真的!
我六十幾年次的!
當年確實是這樣實施那張爛郵票!
沒買真的會被講汙辱的話,還會上台打!
老師那個年代就是另類威權!

幸好我幹過老師!
有兩種,第一種我被邀去當過家教老師!
另外一種你懂得~有板規,閃過就好!

沒辦法~我被老師汙辱過,發誓總有一天要討回來!
我有課堂訓斥過老師,畢業老師畢業搭我肩膀拍照,很多人都很吃味!
另外,我有反教育過不良老師,怕我像見到鬼!
我在校園走的時候,聽到的最多學弟妹的對話就是~他好勇敢喔!
另外,直接對話是,你好像學術人士,是學校助教嗎?
我班導很早在大一大二就鼓勵我考教育學程走教師這條路,我不理會!

我沒那摸理想化,要就是當助理教授起跳,寫論文,有尊嚴的教高素質的學生!
不然,學店那摸多,老師一堆也是活得很悶,為何我要活在那種單純的安全環境!

在我年輕的時候,我常常讀很多書,可是當我去問老師,很多老師原來根本不是那摸有本領!
因為它們多數人都是學術派,我問深入的未來產學問題都死得很慘,模糊回答!
所以我知道原來出社會工作的越專業,年紀到了,在回歸校園,能回答學生問題!
就不只它們課本內的問題了,還有兩性的戀愛問題,連過往社會產業和未來資訊
都可以因為經驗談和閱覽室進補資訊,給學生更多實用的建議!

畢竟,學校和外界合作的實習資源和講座有限!
可是要畢業的學生那摸多,當一個老師一學期要接觸200~300名學生!
高產值的老師可以兼差夜間部到500人,那是不是自身要多方準備,才能樹立起自己的專業形象!
而不是只是教教自己準備的教材和補充教材!

我當過爛學生和資優生,我認為老師確實會大小眼!
所以,自立自強真的很重要!學校是花錢的地方!
不搶有用的資料和知識帶出校園,何必進去校園,那張紙也沒那摸難拿!
影片裡面,台灣街景好少
真想看看我出生前,台灣的樣子

arlo1011 wrote:
https://ww...(恕刪)



arlo1011 wrot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itXfGfBgN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iLlKrY8o4o
...(恕刪)

慢慢看

chang578 wrote:
慢慢看...(恕刪)


如果要論台灣發展的話,1960年代末期-80年代末期可以說發展的最迅速,比如台北東區在60年代末期仍是一片稻田,人車稀少,80年代末期已經發展成高樓大廈與商場林立的黃金地段,人與車滿為患,所得增長更不用說,60年代末的台灣人均所得僅300多美元,80年代末已來到7100多美元,增加了20多倍

單算1979-1989,則所得增加更可觀,1979僅不到1800美元年所得,1989是7100多,增加率幾達三倍,
貧窮人口在80年代末更是創下新低,再對照最近20年的情況,你會覺得過往的巨變真的更令人不可思議

sn1020 wrote:
影片裡面,台灣街景好...(恕刪)


您可以去FB 搜尋 張哲生 有一堆回味夠您看了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