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8d2 wrote:
半澤根本不像銀行人
不覺得他應該去徵信業發展嗎?...日本叫[探偵]...(恕刪)
我倒覺得他沒有不像銀行人, 只是徵審的屬性較高.
銀行內部本來就有徵信審查部門.(另還有專門處理問題戶及問題資產的單位)
在台灣的各銀行中稱為徵信處/部,審查部/處,調研處/部,風險管理部/處等的就是! 幾乎全為總行單位, 在各分行或區域中心會有駐點人員.
第一集那個鋼鐵公司的案子, 半澤送到總行的調查員並強力說服的那位調查員就是徵信審查部門的. 在台灣的銀行業一般將之稱之為徵信員.
從該影集敘述的東京第一銀行應徵信,授信(業務單位, 及半澤所做的工作)分立的架構(是否審查有分立則看不出來), 且分行並未設有徵審駐點.
在台灣銀行業一般有三種主架構
1.徵信,授信,審查三者分立. 分屬三個不同單位.
2.徵信及授信兩者合一, 審查獨立, 分屬兩個單位.
3.徵信及審查兩者合一, 授信獨立, 分屬兩個單位.
授信VS審查兩邊的人基本上是對立的. 授信單位越趕的案子基本上反而到審查那邊會更小心緩辦.
該鋼鐵公司的財報若造假, 業務單位沒看出是該死(但很常見), 但徵信及審查沒看出那就真該死了.
基本上貸放半年內出包的案子, 徵審授所有經辦(授信業務的RM/AO, 徵信員, 審查員/審查主管)都會擔責任, 全部黑掉. 上層(分行主管)到不一定會直接有事是真的. 且通常是業界慣例.
銀行的徵信(指企金的部份), 從財會分析, 財務預估模型建置, 產業分析(從總經到產品面)等,到經營者(及聯保人)個人的狀況,歷史及信用調查, 上下游及同業照會, 擔保品鑑價等都是基本功. 有些銀行的企金徵信報告隨便一家公司就是厚厚的幾十頁, 上百頁者也不乏. 工業銀行因為專作中長期貸放及聯貸通常最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