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半澤直樹最後的調職問題 有了解後續劇情的拜託請進來討論一下


av8d2 wrote:
半澤根本不像銀行人

不覺得他應該去徵信業發展嗎?...日本叫[探偵]...(恕刪)


我倒覺得他沒有不像銀行人, 只是徵審的屬性較高.

銀行內部本來就有徵信審查部門.(另還有專門處理問題戶及問題資產的單位)
在台灣的各銀行中稱為徵信處/部,審查部/處,調研處/部,風險管理部/處等的就是! 幾乎全為總行單位, 在各分行或區域中心會有駐點人員.
第一集那個鋼鐵公司的案子, 半澤送到總行的調查員並強力說服的那位調查員就是徵信審查部門的. 在台灣的銀行業一般將之稱之為徵信員.
從該影集敘述的東京第一銀行應徵信,授信(業務單位, 及半澤所做的工作)分立的架構(是否審查有分立則看不出來), 且分行並未設有徵審駐點.
在台灣銀行業一般有三種主架構
1.徵信,授信,審查三者分立. 分屬三個不同單位.
2.徵信及授信兩者合一, 審查獨立, 分屬兩個單位.
3.徵信及審查兩者合一, 授信獨立, 分屬兩個單位.

授信VS審查兩邊的人基本上是對立的. 授信單位越趕的案子基本上反而到審查那邊會更小心緩辦.
該鋼鐵公司的財報若造假, 業務單位沒看出是該死(但很常見), 但徵信及審查沒看出那就真該死了.
基本上貸放半年內出包的案子, 徵審授所有經辦(授信業務的RM/AO, 徵信員, 審查員/審查主管)都會擔責任, 全部黑掉. 上層(分行主管)到不一定會直接有事是真的. 且通常是業界慣例.

銀行的徵信(指企金的部份), 從財會分析, 財務預估模型建置, 產業分析(從總經到產品面)等,到經營者(及聯保人)個人的狀況,歷史及信用調查, 上下游及同業照會, 擔保品鑑價等都是基本功. 有些銀行的企金徵信報告隨便一家公司就是厚厚的幾十頁, 上百頁者也不乏. 工業銀行因為專作中長期貸放及聯貸通常最厚.

台中上班族 wrote:
ps. 難道都沒有人覺得劇中的堺雅人超像李連杰的?

我覺得比較像王惠五

piefucker wrote:
出向,查了一下字典,意為商借、借調,應該比翻譯成外派要合適,小弟公司內的子母公司也常有類似的商調...(恕刪)


在台灣很多金控及銀行真的就叫外派!!
且同樣是經理或副理, 同集團/金控下的證券一般會低銀行一到兩階, 薪水與福利也是較低.
除非外派到證券是擔任協理以上等級(通常有特殊任務, 派到證券的職級會加回來甚至超過), 基本上稱之為流放也不過份..因為基本上回不來了..
不過台灣的銀行業通常沒那麼溫情(或稱企業有責任), 出包尤其是大包或混不下去(原因就多了)就是自己走人吧. 基本上任何位置都不會留的.

fisheriestw wrote:
我倒覺得他沒有不像銀...(恕刪)


那個總行長講的話...
大概就是看人比看錢重要...
是不是有點扯...
報表數據、錢還是第一吧...??
Mask W wrote:
那個總行長講的話...
大概就是看人比看錢重要...
是不是有點扯...
報表數據、錢還是第一吧...?? .....(恕刪)


NO! 他的話一語多關!!!
其一..
他講的正是銀行貸放的精髓!
"人"才是重點!
人(經營者)要是不可信, 任何報表數據都不可信, 多好的報酬也不能給額度..
所以有些銀行看到某些人經營(不管是不是負責人)的企業連碰都不會碰..
這些黑名單, 外面的人也不會知道的..
其二..
也是銀行貸放的精髓!
某些公司,
當RD核心或業務核心人物出走時
縱使這公司現在財表多好看都沒用...
通常都會很快就垮了...

因為"人"之重要性! 所以不少銀行的徵信報告會將"人"之部份放在企業財報分析的前面.

其三..
某些關係超好的銀行業務(RM,AO), 他去哪家銀行, 客戶就會跟他到哪去...
有些人(如過去花旗幫的陳聖德,Roman等這些人)就有本事一走就帶走以億為單位計算的額度及存款
......................
台灣企業很多都是從日系COPY (但大多是壞的)

辦公室員工位置規劃 老鳥定菜鳥 上司凹下屬 應酬 加班沒錢的員工責任制~就是

但是員工終生職的規劃大部分台灣企業就沒有COPY (就算是犯了過錯 也是流放到其他子企業不至於失業)

也可能台灣是彈丸之地 不像日本有四大州可以安排

但職場厚黑學 功高不震主

半澤讓高他好幾階的大和田下跪

行長不怕才有鬼....在高層思考的端

絕對不可能事事如人意...

所以小說才會把半澤流放 台灣大概就回家吃自己 美國可能還有一筆支遣費

討論什麼才不會被水桶 wrote:
為什麼後面他被調職了...(恕刪)



結局是被流放
但是半澤的眼神馬上不爽

肯定有下集的~
不用擔心

supersunday7776 wrote:
跟李衛辭官一樣先帝遺...(恕刪)


的確

是先流放到別的地方保護

等風頭過了,就回來了

台中上班族 wrote:
描寫上班族的故事, ...(恕刪)


我覺得像李連杰的時候應該是第5話他坐著叫分行長把他調去營業2部那個角度超級像!!!
半澤直樹應該去VC創投業界,
否則他的觀念在銀行界是無法生存的.

我不相信哪一個經營困難的企業,
無法做出很漂亮的轉型中期企劃書.
那些營業預估的假設,他都很懂嗎?
他真的就這麼厲害看人不會走眼嗎?
幾年前金融風暴時,
那些企業負責人.
誰會認為自己撐不過去.

你借錢給這些人,風險這麼高,
頂多利息收高一點,長期對公司收益又不會高多少.
但是倒了一筆,其他的收益都補不回來的.

但如果去創投就不一樣了,
倒了幾筆也沒關係,只要一筆成功,就是好幾十倍的收益.

所以建議編劇,他不應該去證券,應該去創投.
但是證券業比較多可以發揮的題材,創投呵呵.....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