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

一個中年大叔第一次遊香港的感想

1. Disney原本欲設在台中月眉,是被台灣政府趕走的,反來圖利條件差但卻是自己的人來做,還特地弄個交流道給他,多年後看香港日本因Disney帶動當地的繁榮而後悔,但Disney也不願意來了。這段政府幹的好事可GOOGLE以前的新聞。

2. 餐點部分的確隨便都要39、49港幣起跳,物價較台灣高,好不好吃因人而異,有人說好有人不喜歡

3. 交通- 台灣不會比較守秩序,至少他們的路很平

4. 台灣輸很大是所謂國際化,人民也沒什麼國際觀,不論眼光視野都很狹隘,英文也差。但贏在有人情味,不過這與國家競爭力與收入無關。我覺得整個國家英文能力對於國際化挺重要的,例如香港新加坡都是以英文為母語的國家,國際企業欲在亞洲設公司,想當然就會優先考慮。

5. 在香港的確儘量不要講中文(普通話),被當作大陸人態度差很多。儘量講英文吧。

小阿真 wrote:
判斷好玩不好玩的標準究竟是啥?...(恕刪)

城市、風景、美食、文化,大概就這幾樣,去個新地方總要找到新奇的東西吧。
台灣大概除了青天白日旗,沒什麼可讓大陸人新奇的東西。
香港大概是城市時尚感和低價購物,能讓大陸人感興趣。

大陸人出國喜歡購買奢侈品,不是因為大陸人有錢。
而是因為實在沒什麼好買的,其他東西大陸都有。
也就只有奢侈品便宜,貪點便宜罷了。

RICE 1502 wrote:
你們什麼時候人民會直選總統換國旗...(恕刪)

大陸經濟、國力、人民收入都在上升期,貿然改變會有什麼後果很難說。

台灣這麼多年的政治、經濟表現,讓人對直選很不放心。
至少也要等台灣恢復成小龍頭再說,加油哦!
同意5. 在香港的確儘量不要講中文(普通話),被當作大陸人態度差很多。儘量講英文吧

香港適合西餐妹去玩
蘭桂坊的老外比台灣多好幾倍

另外香港的米其林餐廳也比台灣多
總之屬於上流社會的消遣比如五星級飯店
夠水準的西餐
洋派的遊艇趴
有錢人會覺得香港很好玩
市井小民比較無法感受
香港我還滿喜歡去的。喜歡香港的方便到郊外晃,雖沒啥大山大水,但整體品質卻不錯。香港的建設,都有規畫相對的後續維護也有實踐,異於台灣的建完放著爛等下次重練,水準的差異很快就看出來。
“You create the world that you know” - Seth Speaks
香港實在不是一個好地方 以前看港劇 會想去香港看看
去了之後 大失所望 所有人冷冰冰的 好像欠他錢 服務態度實在不佳
旅館小小間 心情不太好 購物我在台灣不能買嗎? 還要花機票錢 會更便宜嗎?
更何況只買一點點能便宜到哪裡? 我又不是大盤
衣服包包有沒有比較便宜我不知道 不會等百貨公司下三折 五折再去買
電子產品 全世界定價都差不多 拿回來還算是水貨 不如在台灣買水貨

以前香港還蠻多詐騙 ( 中藥材之類的 ) 現在不知道如何?
總之看港劇就知道了 已經沒人看了 港片也一樣 落伍了!
台灣人越來越不買香港的帳 都不曉得香港有哪裡好!

浪人情哥 wrote:
總之看港劇就知道了 已經沒人看了 港片也一樣 落伍了!
台灣人越來越不買香港的帳 都不曉得香港有哪裡好!...(恕刪)

如果是 1970 年代

香港比台灣進步很多

但受限於土地、人口密度

現在當然不行了

連空氣汙染都很嚴重
各位大大 如果對圖示有興趣,請參考『1977 她的眼睛像月亮』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CiXDLIj6Q
其實只要你說著標準的普通話 也就是我們的國語

他們就猜的出你是台灣人

起碼我從來沒有被認為是大陸人過

他們都會說 你是台灣人吧 因為我聽你說普通話很標準

(我也不知道標準是什麼意思...可能就口音的感覺吧)




台灣國語不算哦 我不知道他們認不認的出來



服務普遍沒有台灣好 人也比較冷漠倒是真的~

去香港吃很多高級餐廳 沒有遇過比西堤服務好的
我覺得好笑的是,香港人似乎看不起「內地人」,不會講「普通話」的人佔很大的比例(身為英人

殖民地,似乎理所當然?),結果同樣身為華人,台灣人去香港,聽不懂廣東話,香港人聽不懂

「普通話」,居然得用「第三方語言-英語」下去溝通... 真是匪夷所思...



去香港這種彈丸之地要用英語溝通,去大陸這種擁有約129個方言的土地,竟然可以輕鬆地使用華人

共通的語言,真可謂世界奇蹟了!
小弟從2009年到2013每年都會到香港遊玩,覺得香港真是個好地方,台灣飛過去不過一個小時多就到了,好買、好吃又好逛,交通超方便的。
看來樓主在行前做的功課沒有做好才會有這樣的感覺吧.......
  • 4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