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已解決]去醫院看病,等待的時間,(第4頁,有大部分的回覆)

ninja032 wrote:
針對抗藥性這問題~~...(恕刪)

抗藥性 = Antibiotic Resistance
ryan4825 wrote:
一個病人用五分鐘來算...(恕刪)

我算錯了,我用的數據,是我去看一般感冒診所的速度。
我以後要去醫院的話,一個號碼應該乘以5分鐘比較正確。

elite0907 wrote:
骨科門診醫生要做的事,這麼多事要再兩分鐘內完成?...(恕刪)

那一天確實真得大部分都是老人家,而且許多人都是「骨折」,
我想沒有體會到老人家反應比要慢吧,骨科似乎比感冒門診要來繁雜了。
我想我有一天也會老,也會有骨頭的疾病吧?要在兩分鐘內完成,
恩,我太牽強了。

Eric8888 wrote:
沒想到方法告知 幾號到幾號 大約幾點來就好...(恕刪)

因為之前去台南成大醫院,上面的預約單子,都會有寫建議時間,
而屏東國仁醫院卻沒有,而且他們的網站(網路預約)一直暫停使用,
而屏東基督教醫院,卻可線上網路掛號。

aben321 wrote:
樓主可以回想一下,醫生幫您看診時花了多久?...(恕刪)

我一進去,立刻把所有症狀,還有發生經過,全部立刻告知。1分鐘內說完病情,
包含家族病史、飲食習慣(每天喝咖啡)等等。醫生約花2分30秒問診,然後
我又到門外等拿X光照片的單子,到一樓,拍完照片後,再上二樓等了20分鐘。
再度看診加上開藥。

神戶齊 wrote:
看診時間縮短=降低醫...(恕刪)

想一想,還是我太早去看診了。

PPP1118 wrote:
我在台北等一個下午都...(恕刪)

什麼?一個下午?那不是等到發瘋了?

湯姆貓 wrote:
掛急診~~這樣最快..........(恕刪)

這樣不好吧?急診是要給重大傷患第一時間的處理,我只是小病而已。
而且急診的價格非常貴耶。


dearjohn wrote:
在英國排產檢, 有時...(恕刪)

真的好久歐,那等到你要做產檢時,小孩子不就是已經出生嗎?


dove wrote:
看到你的時候,你也希望醫生只花兩分鐘在你身上嗎?..(恕刪)

不知道耶,這一點又跟內心所想有點矛盾。

vata_911 wrote:
限定一分鐘太扯了。....小孩亂跑的..把醫院當遊樂園..(恕刪)

一分鐘也許過於倉促,尤其是中年婦女及老伯伯,可能反應沒有那麼快速?
至於小孩的問題,我可以忍耐你5分鐘,「暫時嬉鬧」一下,但是長達20分
鐘的在走廊上跑跳時,我真的無法忍受耶。你也稍微跟小孩說一下。
「這裡是醫院歐,要小聲一點歐!」。

jeffloveanita wrote:
但是醫療行為真的不能趕時間. 愈趕品質愈差...(恕刪)

醫療品質似乎與等待的時間成正比...
也許等待越久、檢查也越詳細吧?

dsyou wrote:
不像我們這裡, 不管什麼病, 就自己跑去大醫院, 難怪會擠一大堆人在醫院.....

沒有辦法,我想要照X光,屏東市裡面,小診所沒有這項設備

ninja032 wrote:
一去醫院就一定要醫生開藥,總覺得不吃藥不會好~

而且老人家,還會把上一次的感冒藥,「珍藏」下來,然後有類似的症狀
,就拿出來吃,因為我上一次我去外婆家,我說我有點發燒。他說要拿給我吃。
我說你怎麼知道你的藥物,符合我的症狀?仔細一看,有成大的感冒藥、
上一次留下來新樓醫院的,還有普通診所的。通通留下來。
我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genek
個人認為
醫院是一個需要改善體質, 導入企業經營的公司
君不見整各醫院充滿專業的醫生護士卻沒有一個像樣的企業領導人
攏長的掛號, 批價流程, 工讀生跑上跑下的送一疊一疊的病歷, 等死人的叫號系統
所以一進到大醫院, 就只有一個感覺.....亂
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10個人進醫院9個在抱怨 (剩下一個已經習慣了)

寫著寫著就想到我跟老婆去產檢
網路掛5號, 我們一大早8:50就到場...
醫師診療=>批價=>抽血驗尿=>等報告=>醫生診療=>批價=>超音波=>醫師診療
整套作完 13:10
90%時間就是等...等...等, 真正花再看診時間就那麼一二十分鐘
掛5號根本掛好看的, 批完價回來, 對不起...重新排隊
一個早上下來, 批價排兩次隊, 等醫生排三次隊, 抽血, 超音波各排一次
誰不會XXOO
從企業管理看以上的例子就明顯感覺到這流程是很有問題的
為什麼醫院就是不會改善這種流程


回應上面有醫生網友的回應
我想普羅大眾抱怨的不是醫生看診的時間
也或許醫生專心在診療工作上, 不了解診療室外的狀況
大家罵翻的...是醫院的行政流程跟管理方式
我老婆做企業管理的....
他說過一句話我到蠻認同的 "為什麼醫學院不開經濟, 企管方面的課"
不知當醫師升上主任或院長後, 對管理方面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訓練
不然從我們一般小市民的眼中, 看起來醫院對企業管理是完全一竅不通的
每次去醫院寫問卷, 寫再爛也只有道歉, 還是不見改善

反正重點就是, 醫院是可以對整個流程做大改造, 來增進效率
但是大家在罵還是沒人在做
或是我們在罵, 醫院還是聽不懂
所以永遠用醫院自以為是的那一套來經營
企業管理與醫務管理不不太相同的領域喔!
醫院不像是賣場、工廠...可以有很多制式化的動作!
Zachil wrote:
醫師診療=>批價=>抽血驗尿=>等報告=>醫生診療=>批價=>超音波=>醫師診療
整套作完 13:10
90%時間就是等...等...等, 真正花再看診時間就那麼一二十分鐘
掛5號根本掛好看的, 批完價回來, 對不起...重新排隊...(恕刪)

上述的流程或許除了批價可以檢討改成一次,其他項目應該無可取代的吧!



長庚常被說是拿企業管理來管理醫院,不過『醫師診療=>批價=>抽血驗尿=>等報告=>醫生診療=>批價=>超音波=>醫師診療』這些還是得等、等、等...

Zachil wrote:
我跟老婆去產檢


喵._./

如果去小診所產檢,掛號到出來大概不用半小時
而且現在小診所設備越來越好,前一陣子貓同學生了第三胎,
貓去探視的時候,
發現那家小診所的病房裡頭有42" LCD還有網路設備可以上網耶0.0a

喔,醫師也更新了設備,聽說多買了一台彩色4D超音波機器-.-b




停權計數:3次
Maddox1988 wrote:
聽說加拿大更恐怖 不...(恕刪)


聽說??
加拿大是有社會福利沒錯, 不過我可沒聽說他們是社會主義.
加拿大的社會福利涵括的是看醫生的費用, 不包含藥錢. 所以去看醫生不需要診療費 (可是還是要付幾塊, 不知道算不算掛號費), 然後醫生會開 prescription 給你, 自己在去 drug store 拿藥付藥錢.
這是我蠻七八年前的經驗, 現在不知道有沒有改變.

另外, 好壞可能看人吧. 我一個朋友從美國回來, 在台灣看醫生就覺得很不喜歡. 他的說法是, 在台灣醫生都不把病人當人, 看病三分鐘解決. 可是在美國, 醫生會仔細的問診, 連你祖宗八代的家族病史都一一問清楚, 平均在一個病人身上要花上 30 分鐘, 讓病人有被尊重的感覺.

不過個人說實話, 最討厭那些浪費醫勞資源的人. 還有那種明明就不住在台灣, 也沒繳健保費( 或是繳個一兩次), 可是就是會飛回台灣來享受台灣的醫療資源, 然後再說台灣醫療真便宜.

這張公告那天如果有拿去貼的話..

八點就可以看完了啦~
小貓 wrote:
喵._./如果去小診...(恕刪)


個人不太贊成去小診所產檢
當然 如果只是產檢
但生是在大醫院會比較ok

因為生產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
這是我個人的經驗
我在懷孕過程一切順利
連孕吐都沒有
要生那天

後來臨時胎盤提早剝離
其實前一天睡覺
有感覺到兒子比之前踢的更兇
隔天中午就去醫院待產了

待產過程中
不到一小時
胎兒心跳從130掉到90
護士馬上call主治醫生來
職班醫生也跟我說要有心理準備
如果心跳沒回去 可能要馬上剖

我的主治醫生20分鐘就來了
就開始觀察我的情況
眼睛一直看著monitor
後來小孩心跳有回去到120
但馬上又掉下來
他就開始call各科醫生到手術室
那天還是雙十五天連假的第二天
醫院職班醫生不多

我兒子被拉出來後
還急救了一下
雖然有哭聲但是有點弱
當然這都是我事後才知道

這是我要強調的
如果一般婦產科比較不會有小兒科
他可能可以幫產婦處理問題
但不一定能處理嬰兒

所以生小孩
真的還是去大醫院比較好
stone215pda wrote:
企業管理與醫務管理不不太相同的領域喔!
醫院不像是賣場、工廠...可以有很多制式化的動作!
上述的流程或許除了批價可以檢討改成一次,其他項目應該無可取代的吧!
長庚常被說是拿企業管理來管理醫院,不過『醫師診療=>批價=>抽血驗尿=>等報告=>醫生診療=>批價=>超音波=>醫師診療』這些還是得等、等、等...


這就是我的重點
到底有沒有醫院認真去改造流程問題
大多數的企業每幾年就做流程或組織改造以符合現實狀況
醫務管理或許不能用一般企業方式去經營
但連我提到最基本的行政流程改造幾乎是百年不變
一個批價程序就可以搞好幾次
這不得不讓我懷疑到底醫院有沒有正視這類問題
或是太專注於醫學方面的本業, 而根本沒有這方面的人才
當各行各業都在針對經營效率做改進時,
我認為不符合時宜的制度就更應該修正
而不是一昧的用醫學專業去度量客戶的想法
20年前醫院就這這樣經營, 現在還是這樣經營, 有變化的僅是大樓變新了, 儀器更好了
那不是走倒退路, 社會在變遷, 醫院卻是幾十年不變...自成一格的企業體系

說實話, 問問大部分去醫院的人
有哪個人會說... "哇...這醫院好有效率"
就我所知, 我並未聽過
當患者抱怨的聲音大到一個程度之後, 那企業(醫院)就必須檢討問題所在
但說難聽點, 現行醫院並不會處理這種事, 那是因為消費者被迫消費(醫院能選的就這幾家)
當醫療市場供過於求時, 消費者的態度才會被醫院所重視, 才會思考解決方案
很可惜的, 這一天不知何時到來

就像是眾所皆知的爛醫師, 掛號還是滿滿的

這問題, 我四五年前或許不會想到
但在經歷兩個小孩生產後
我和我老婆發現, 醫院是最沒效率的地方

有錯誤請指正
您去的那家醫院也真誇張
老婆在長庚看的
單子前一次開好
都先做好再去找醫生看看
一小時搞定

Zachil wrote:


這就是我的重點
...(恕刪)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