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如果幾千年前就實施所謂的三民主義,有可能嗎?

voyeur wrote:
這個機構的權力來源為何
又如何制衡皇權...(恕刪)


這跟現在的總統一樣

皇帝可能有人事行政權 但是沒有立法權

皇帝可能有完整的軍權 也可能只有禁衛軍的軍權

每個朝代的構想都不同(明清之前 這個職位通常會是叫宰相 丞相 相國之類)

其實也不用舉多遠 清朝的百日維新就好 光緒帝最後還被罷黜

百官為何要聽皇帝的話
因為皇帝可能手掌軍權、財政權、懲戒權、人事命令權、法令設立權......等

權力來源是皇帝 但是當初的法令已經限制要修改需要經過誰同意

也就是說 開國皇帝有做好規劃 將這些權力下放只保留其中幾項
皇帝依舊具有威攝力但不置於作過火
但這不保證皇帝跟官員互通有無
就像台灣總統限制只有行政命令發布權跟軍權,但是立院政黨有可能投總統所好去修法

而且帝制的缺點就是依靠強人政權

這些下放的權力如果遇上無心政事的皇帝 制衡機制失效
這些原本要防止皇帝濫權的權力反而造成官比皇帝大的狀況
實際上 很多朝代都是官比皇帝大的狀況
所以孫中山才會把原本西方的三權給稀釋到五權

近代的帝制走入君主立憲的原因我想也在此
皇帝下放的權力不是給考試進來的官員而是給有任期限制議員

皇帝即使無心政事 議院依舊可以代替皇帝運作
而皇帝作為一個不會貪污也不會扯到特定利益團體的存在來相對抗衡
防止議院政黨為個人私利搞些有的沒的
皇帝有心從政依舊可以提出自己的見解跟規劃來參與政治

Neo5168 wrote:
定義的好。但我覺得「...(恕刪)


商鞅是個強人
究竟
那什麼王的
一看就知道是個愛看歷史書的小孩
沒出過社會

出了社會就知道
民主、專制、帝制都是笑話

你以為台灣真民主?
實際上台灣是財團治國

你以為皇帝獨裁?
實際得跟大臣世家共享權利,那這樣算民主?
實際上也不過就是財團治國的另一種版本

根本沒真正的民主,亦無真正的獨裁
不過就是些場面屁話

出了社會就知道,華人社會就是由堆屁話組成的
認真去研究書上撰寫的華人社會或歷史,那你就輸摟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