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2000a wrote:
如果100年前 有人說 所有人的祖先在 4萬年前是 中亞一個人(恕刪)
如果沒記錯,該研究是採用Y染色體上的DNA 標記
也就是說研究結果只能代表我們父系祖先的源(或言脈絡)
至於母系祖先的源
由粒線體DNA 就可以看出,因為我們的粒線體直接遺傳自母親
四萬年前是有一批現代人的父系祖先
從中亞開始稱霸(征服)全世界
但是到了中國只侷限在長江以北(阿爾泰語系祖先)
長江以南還是南島與南亞語族的祖先的天下
所謂的南島語族和南亞語族
學界看法有一派是不認為來自中亞的
而是十萬年前離開東非經中東、印度來到中南半島與華南一帶
長江與黃河間的廣大區域便是兩大人種(北方與南方)融合的地方
也就是漢藏語族的發源地
漢藏語族強盛之後慢慢延伸至周遭區域
但阿爾泰、漢藏、南亞三大語族的"交流"(或言征戰)
是從未停止的
探討這個問題個人看法是
把文化上的關係
和
血緣上的關係
扯在一起談
會沒完沒了
閩南語是漢藏語族中較原始的一支
發源於黃淮一帶(請看詩經)
也就是說
最早使用閩南語的人
應該就是生活在中原
文化與血緣上最純正的漢人(我知道有爭議)
可是現在的閩南人呢?
學界公認是一支唐朝的軍隊(陳元光)
來平亂(畬族)後,定居在閩南的。
從周朝到唐朝,使用閩南語的人在中原。
唐朝以後,慢慢的局限在福建閩南了
陳元光的軍隊跟唐山公一樣
只有男的,沒有女的
所以現今閩南人的母系祖先
在移民台灣之前
很可能都是畬族或廣義的越族
在來台灣之後
也就融合了平埔或廣義的南島語族
俗話說 有唐山公、沒唐山媽
在唐朝,福建漳泉一帶的說法可能是
有中原公、沒中原媽
神主牌或族譜代表父系祖先
那母系祖先呢?
P.S 濟南堂也姓林
我丟了一個族譜的問題有那麼多人都有興趣
其實我知道一定有人有族譜~也有人有完整的神主牌
但以整體而言那還是少數
當然拉要尋根的話可以尋到無限遠~甚至也不可考
不過可以思考的是~我們尋根之後瞭解自己之後
會給自己怎樣的衝擊
這樣子的衝擊會讓自己有哪些新的體認
回歸樓主的本題
平埔族是原住民
原住民有住高山也有住平地
早期歷史和政治關係下
平地的原住民並沒有消失
只是慢慢的轉移
我們的根是有著台灣原住民的血緣(大部分的人)
也相信沒人敢斷定自己是純種的哪個族群的人
所以以我自己而言,早期認為自己是漢人
二十幾歲後受到族群認同的衝擊
我開始認知自己是平埔人
不一定要重血緣上來認定自己
文化和價值觀上也是可以作為自己的準則
所以我的尋根是找尋自己遺忘過的沒有接觸過的平埔文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