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為啥台灣當年會想把技職體系摧毀


syntech wrote:
有聽過是這樣,前面提...(恕刪)


小弟就是,專四開始去上先修班,老師告訴我,專題隨便做一定過,考試升學比較重要
努力了兩年,也很幸運地考上插大商科(暗 四科正取分數要280多分,率取五個,來了四百多個陪考)
爽了三年後,因為家庭因素,只好放棄考研究所
當兵出來,去找工作,有一家上市公司人事說,我們的職缺是採購,可以是工程師,也可以是管理師,若拿你工專(國立五專電子科)學歷,可以當工程師,薪水32k,若要拿大學學歷(國立前三名),則只能掛管理師,薪水30k

這是二十年前的狀況
很多人都只會推責任
該負責的是李遠哲?是吳京?
他們不過是榜樣罷了
該負責的是百姓自已
怪誰啊
當年教改是普世價值
消滅技職教育是民意所歸
尤其是在當未婚的菁英份子
更是如此
如今將責任推給一兩個人
真是可笑
其實小李 才是真正掌控教改的人
吳京 他...有實權嗎

LIKE-SEIKO wrote:
其實小李 才是真正掌...(恕刪)

為什麼大家對教改那麼恨呀
不是國英數理化生物背一背考一考不就好了?

有那麼嚴重嗎?
前八年時期什麼都很簡單 什麼事都打成弊案 講成災難 把帽子都往跟扁有關的人頭上扣就好了
金改也是 教改也是 高鐵也是 根留台灣也是
這世界上有家長在捅為什麼考上聯考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難道沒有家長去捅為什麼我的小孩不能繼續升學嗎
失敗組只配去做工 大抵上就是現在在批鬥教改的人的想法
教改至少教育出許多可以上網 可以研發的專業人才
而且技職教育不是都還在高職 科大裡面活得好好的嗎
社會上的一定要念大學 一定要考上去的思維才是關鍵
配合大量外勞引進要做什麼工?
台灣以後還能有三級貧戶一路讀書考試當頭的故事嗎?

個人認為人本基金會與全國家長會聯盟應該負起不少的責任

上面那兩個團體在當時 410 大遊行時就宣示四大理念,其中之一就是廣設高中大學
原因當然是人本基金會人本主義的理念和家長聯盟固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相結合產生的訴求

而遊行之後,政府感受到壓力因此邀請李遠哲當當時的教育改革召集人
此時政府為了回應遊行的壓力,台灣的教育理念開始被人本主義 (遊行發起者) 給支配

無論是後來建構式數學、教師權力與學生權利的消長都是建立在史英這位歸國學人的建議之下
但這種人性本善、強調孩子要在快樂無壓力的環境下成長,理念雖好,但實行起來卻變成跟宣揚執行共產主義的結果一樣,忽略了現實社會的限制。

當然最理想的狀況是大家適性發展,政府廣設高中大學,只要你有念書的意願,社會一定會提供資源讓你唸書。
但執行的結果就是,不是所有人都會自動自發、樂於學習,社會提供教育資源,但是大部分學生根本不珍惜,只是拿來當躲避社會壓力的避風港。

當然全國的家長也是共犯之一,因為家長會聯盟的訴求就是台灣亙古以來,大部分父母希望小孩是走大學體系下的完全民粹展現。


自從中國、印度等國家的便宜人工堀起,產業升級、轉型,就是各國要面對的問題,"世界是平的"就是當年代表性的書,台灣當然也要面對這個轉變,在那個年代,為了轉型與大陸的便宜人工做出區隔,廣設大學是必然的方向,真正的問題應該是在,這十年來的大學生是不是真的和學歷一起升級了? 為什麼很多大學生從小就會喊產業升級、文創產業...,但出社會後只想和外勞搶工作,抱怨外勞太多?
u8616036 wrote:
個人認為人本基金會與...(恕刪)


請問這有什麼不對.
這是當時大家所希望的, 也都達成了.

如果當年沒有廣設高中, 大學.
現在你要出去當外勞都有問題.

最大的問題, 工廠外移之後, 台灣產業沒有昇級, 關當年十年教改什麼問題.
如果要不負責任推論, 還不說台灣產業無法昇級, 是因為更早前只有20%的人可以讀大學造成的.

現在的教育當然有很多問題.

但是, 技職體系摧毀, 這很好笑.
老闆們的想法只是這些人比較好用罷了.
工作到底有用到什麼學校教到的"技術".
沒有技術, 工廠都在大陸了, 要什麼技術.







其實正確答案只有一個
因為當官的..全都不是技職體系出來的!
一堆人書讀一讀就以為自己可以治國平天下了
結果搞一堆白癡政策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