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三國後面怎麼這麼悲情啊


taualues wrote:

阿斗會如此,趙雲該負道義責任


趙雲 喵的 阿斗又不是我摔壞的 不罵大耳賊怪我
去年我們就已經證明了啦,男人啊!不用過40啦,基本上滿18就已經剩張嘴了
阿斗不錯了
安樂侯還做的挺稱職
司馬家西晉的末代皇帝連投降都做不好
kantinger wrote :阿斗不錯了
安樂侯還做的挺稱職
司馬家西晉的末代皇帝連投降都做不好...(恕刪)


阿斗,,,是三國
最爽!

gg1978 wrote:
曹操亂世奸雄 無誤劉...(恕刪)

你這樣說會讓我想起某區的總統
自三代既亡,風化之美,未有若東漢之盛者也。及孝和以降,貴戚擅權,嬖倖用事
賞罰無章,賄賂公行,賢愚渾殽,是非顛倒,可謂亂矣。然猶綿綿不至于亡者
上則有公卿、大夫袁安、楊震、李固、杜喬、陳蕃、李膺之徒面引廷爭
用公義以扶其危,下則有布衣之士符融、郭泰、范滂、許邵之流,立私論以救其敗
是以政治雖濁而風俗不衰,至有觸冒斧鉞,僵仆于前
而忠義奮發,繼起於後,隨踵就戮,視死如歸。夫豈特數子之賢哉
亦光武、明、章之遺化也!當是之時,苟有明君作而振之
則漢氏之祚猶未可量也。不幸承陵夷頽敝之餘,重以桓、靈之昏虐:保養奸回
過于骨肉;殄滅忠良,甚于寇讎;積多士之憤,蓄四海之怒。於是何進召戎
董卓乘釁,袁紹之徒從而構難,遂使乘輿播越,宗廟丘墟,王室蕩覆,烝民塗炭,大命隕絶,不可復救
然州郡擁兵專地者,雖互相吞噬,猶未嘗不以尊漢為辭
以魏武之暴戾強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蓄無君之心久矣
乃至沒身不敢廢漢而自立,豈其志之不欲哉?猶畏名義而自抑也
由是觀之,教化安可慢,風俗安可忽哉

曹魏到唐之間
那樣多政權胡搞的時候
還有像東漢末年那樣大規模的讀書人出來嗎?

kantinger wrote:
自三代既亡,風化之美...(恕刪)


戰亂難以順利發展文化

經濟倒退回莊園經濟 人們依附地主 塢堡
世族門閥掌權 日益腐敗浮濫
寒門子弟難以出身

朝代政權更迭不斷

大規模的讀書人的生態自然而然就破壞掉了


不過相反的 社會階級的流動
因為戰亂 所以上層的世族也不會多安定
也給了底層人民翻身的機會

社會長年的不穩定 生死無常 顛沛流離
也使得人們對文學和哲學有更深刻得感悟

混亂 也孕育了思想自由
而不是盛世後期逐漸被主流學風把持 僵化



魏晉南北後期已經累積不少文化的能量
在隋唐盛世大放異彩

------------------------------




劉備死了

沒錯 他假仁假義 為人虛偽 收買人心
但他還算知人善任 懂得洞察先機 掌握機會

在講求出身的東漢末年
一個賣草鞋的平民 竟然能號召不少追隨者跟著他
一路追隨各路諸侯 後來終有一番成就

兵不厭詐

既然都是狡猾之輩
劉備倒是很高明... 不亞於曹操

我很不欣賞他 但佩服他!

難得入川 取漢中 佔荊州 聲勢如日中天
竟敗於夷陵 病死於白帝城

不勝唏噓 比曹操那一敗敗得讓人扼腕阿!

youcoku wrote:
戰亂難以順利發展文化...(恕刪)


應該說魏晉把文化搞倒了
又無力振興
弄得外勞暴動
還當家作主
比較貼切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