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鸚鵡 wrote:
按樓上觀點,台鐵根本不用引進傾斜式列車了。
不知道鸚鵡兄從哪裡得來這個結論.
若是以台灣的地形以及鋪設軌道的環境來考量,也許購買傾斜式列車有其必要性.
(不過就我所知,連台鐵內部其實是有不應購買傾斜式列車的聲音的,一直都是兩派在競爭)
但如果買這種車是為了解決北迴線跟花東線的運能不足問題,那根本是本末倒置,因為明明就有可以載更多人的車種可以使用.就算要買新車,是否該買運能更大的車種才比較符合台鐵的訴求.(例如那種可以依乘客數目再加長的車種,印像中台鐵以前有一種自強號好像可以6節9節還是10節這樣加長的.)但是目前所購買的新車,很明顯的是沒辦法達成這項台鐵一再宣傳買新車的目的的.
Curtis_l wrote:
你沒搞清楚問題,為何購置傾斜式電聯車?
1. 北迴鐵路路線多山區、灣道,一般電聯車行經灣道必需減速才能安全通過,間接造成行車時間增長。傾斜式電聯車,可以全段全速運行、不需減速,所以間接縮短行車時間。另外,增加了這麼多組列車,即便不賣站票,運量還是有增加。
至於 PP 就別提了,實際上為八國聯軍組裝品,設計上有很大問題,當初韓國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曾讓 E1000 無法維修,後來找法國協助,才解決問題、氣得台鐵日後招標,都不準韓商參與!
http://zh.wikipedia.org/wiki/E1000%E5%9E%8B%E6%8E%A8%E6%8B%89%E5%BC%8F%E9%9B%BB%E8%BB%8A
2. 太魯閣 TEMU-1000,最高速度可達 130Km/H (跟 PP 一樣),其實也沒有不適合西部幹線的問題,只是車組不多,共進 6列,之前再撞壞一組 (新聞很大的那次),據說沒得修只能報癈,目前只剩 5組運行、很吃緊,應付不了西部眾多的人口。
台鐵誤點問題,要等到車種單純化後,才比較可能,目前車種其實很複雜,運務管理再加強,硬體部份,北部第三軌工程已進行,待完成後至少大台北地區運量可以更提昇。
再來是Curtis_l的說法,正如同前面回覆鸚鵡兄的說法,我並不是質疑台鐵為何買傾斜式列車,而是質疑它的使用方式.
1.縮短行車時間對於運能的提升,根本沒有實質的幫助,一個車次韓製車可以達到的最大運量要幾個車次的傾斜式列車才載得完.而且,誰要坐下一班車??若就成本考量,一個車次可以載得完的旅客,現在必須再多花幾個車次來載,這樣會比較划算嗎??
2.台鐵買到什麼爛車,是台鐵的責任,不應該把責任轉嫁給乘客.台鐵的責任就是應該要確保它所有買到的車,在使用年限內,都可以正常的執行工作,公務員哪有那麼爽幹的.
3.我並沒有要求台鐵西部幹線只能用傾斜式列車來跑呀.只是那些乘客很少的車次,若真的不能取消,是否可以考慮用車廂數比較少的車種來跑.我記得之前台鐵要徵約聘雇的火車司機時,不是有台鐵的司機跳出來說台鐵有些車次其實是可以不用開的嗎,這樣就可以節省一個車次的司機以及運用成本了.
台鐵每年都虧損那麼多,台鐵那些高層是不是也該想辦法節省一些可以節省的支出,不要整天就想把台鐵賣掉.萬一到時候為了要把台鐵民營化又搞一個目前的虧損由國家吸收,那到最後吃虧的還是人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