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國 wrote:產品創意臺灣可是世界第1時常發明好多東西也時常出國比賽創意獎 維基裏面有一項 List of top international rankings by country可惜的臺灣只有列出一樣,請趕快去添增資料以壯大聲勢。
閩粵人好鬥, 好像有點道理.............身為閩粵人後代的台灣人, 確實繼承了這項傳統.從早期的 漳州人, 泉州人之間的械鬥,再來是, 漢人跟原住民之間的文鬥 ,武鬥,然後, 閩南人跟客家人之間的械鬥,之後 , 又是台灣人跟外省人之間的文鬥,武鬥,現在則是, 藍綠之間的惡鬥,唉.............. 台灣人到底要鬥到何時.............
確實是非常有價值的議題要進步突破更上層樓,必須先要了解自己的優點以及缺點(尤其是缺點)台灣人這些年來慣於過度的美化自己,不管藍綠政府也都投其所好,鄉民們也樂於拿對岸的亂象來自我安慰其實台灣人有太多需要改進以及進步的空間光是宗教的亂象,就讓人嘆為觀止把神明跟搖頭電音綁在一起,咬著奶嘴騎改裝車入場跳,居然各級政府還在推廣難道沒人知道,起源是那些跳八家將的去舞廳嗑完藥所衍生出的亂象?宗教神明跟電音,毒品,改裝車欉作伙,還自嗨成是台灣本土文化,傻頭傻腦的去推廣勤儉,厚道,重親重友這些好的傳統文化習性,要保留推廣但是一些亂象,真的要改掉
還有一些比較不為人知的反抗阿美族:大港口事件 (抗清)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加禮宛事件(抗清)幾乎導致滅族大肚王國:對抗荷、西、鄭早期漢人抗日三猛:柯鐵虎、簡大獅、林少貓漢人抗日:噍吧哖事件(規模較大)228鄒族也有參與...高一生 這就不談卑南族的大頭目....馬智禮 也是日治後不談(漢人血統的大頭目)鹿窟事件..... 228後不談(候孝賢的悲情城市有沾到)
howieshang wrote:台灣最早的移民,其實大多數都是在中國大陸生活不下去,也就是被中國大陸淘汰的人,一般人的文明水準真的不高、競爭力很低,所以在中國大陸活不下去,才會想移民到台灣,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地方可以活下去。 這位大大,個人覺得你這段話說的實在是很牽強...我認同當時"想"過來台灣的人,或許是因為在中國混不下去了,但是渡黑水溝的古諺應該很多人都聽過:六死三留一回頭。在惡劣的狀況下,他們還願意渡過黑水溝來到台灣,至少他們血液裡是充滿堅持和幹勁的。所以我反而認為,在福建土地貧瘠的地區,肯冒險到台灣的,都是生命力極強的先祖,他們就像野草一樣,可以在惡劣環境生長,他們找到了另一條生路。我自己在中國生活了五年多,中國人的奴性不輸台灣,執行力和毅力也和台灣沒的比。更別談什麼團結了,中國人到現在還是散沙。台灣之所以現在一直被虧說奴性太重,是因為付出跟報酬不等比,但是台灣人至少是肯付出的,且是認真的付出。台語有許多俚語,都到出台灣人的基因,如:只要肯做牛,不怕沒犁可以拖。打斷手骨顛倒勇...等howieshang wrote:因此,台灣人的血液就是充滿草根性、並且很土、容易屈服,寧願放棄權利,只要能活下去,就好。 台灣這種地理及國際環境,我認為就算把日本人放上來,都不見得能展現台灣的這種生存韌性,請別再貶低台灣人了,縱使我自己也覺得台灣人不是很優秀,但請給自己一點自信~
howieshang wrote:謝雪紅佔領基隆機場最為激烈 謝雪紅的目的性是有爭議的,他有共產主義的背景其動機為何很難說...有興趣可參考《幌馬車之歌》一書howieshang wrote:加上一開始來台灣的人,大多是海盜之類,也不怎麼優秀,如鄭成功這群海盜。 鄭成功變海盜了?你說的是鄭成功他爸鄭芝龍吧!優秀的定義很難說,尤其用是不是海盜來評斷海盜能做到日本和麻六甲海峽去也不簡單的耶~
我個人是認為1947和1949之後很多人選擇的是沉默或移出海外1947導致了1949的島內矛盾1949導致了兩岸的矛盾很多事情都只是消極的交給時間解決但說實在那個時代也沒辦法積極解決嗯....說好不談日治後我離題了
題外話,我也覺得台灣很不簡單了,台灣颱風、地震、豪雨不斷,又進不了聯合國,還一直被中國打壓土地小,境內可居住的平地更小,然後又是孤零零的一座小島好似狂濤駭浪中的一條小船也沒太多天然資源可以利用,諸多不利的條件下還能發展成這樣真的是靠先人的努力要不是有太多政客,台灣的現況絕對不是只有這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