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商場,真是換起很多回憶的地方。小時候都會到光華地下室尋寶,舊書攤、漫畫店、運動用品、樂器店...樓上則有PC零組件、遊樂器店、作實驗需要的電子零件什麼麵包板的都有!偶爾買買空白光碟片,看看一旁兜售的大補帖目錄,還挺有趣的,老實承認,當時在光華花最多的錢的就是H漫那時有三四間有賣,一進去,小小一塊地方擠一堆人,掛羊頭賣狗肉,外面是正常版,裏面就夾帶黑色封皮的H系列,當時森山塔可是必收啊!(現在還有人知道這個作者嗎?)嗯...離題了...總之,從橋拆掉,搭臨時鐵皮屋,到光華新天地落成,以前光華商場的氛圍已經不見了,取代的是硬梆梆的大樓,雖然還是很多東西都有,包天包地的,但感覺不太對,許多的店員也讓人不舒服,經過好像就要被拉皮條的纏住的感覺,現在去那裏已經沒有尋寶的樂趣了...另一方面,我想應該也是時代進步的關係,以前組電腦很興盛,懂得自行買零件組裝,比直接買單機划算很多,這中間也有利可圖,光華商場自然成了很多人找材料的好地方,現在,一台電腦含OS都灌好了,便宜到爆,不用懂什麼CPU多快、RAM多少,不用會超頻,也不用會安裝OS,只要網路點一點,隔天整台好好的出現在家門口了,大費周章買零件比價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自然去那的人就少了,本質上的改變,我想,就算改名改回來也沒有用了,提出這個論點的人,會不會天真了些呢?
主要是價格不透明吧,還要一家一家問之前買過在外面跟新天地裡面價差到2.3百的,一整個瞎新聞好像是抱怨高樓層的很可憐,因為根本沒客人會想走到4.5樓去其實講這個也沒什麼用,其實有常去買的人就知道,生意好的就那幾家賣零件的,賣電腦週邊的,賣3C產品的,賣電子零件的,一條滿滿是店家,生意好的就那幾家我覺得老闆要想想為什麼自己生意總是比人家差吧會走到這裡來了,一定就是要比價的,還給人家開那種裊裊的價錢探虛實幾次後人家自然就列入黑名單,連問也不問了....至於高樓層,我覺得那些賣一樣商品的店家怎麼不想想一樣的東西,一樣的服務,一樣的價錢,我為什麼要多花那個時間跟體力跑去樓上要是老闆自己去買東西,不也是一樣的道理...我想如果高樓層的店家可以比人家便宜個幾十塊,把名氣建立起來,自然不會有這個問題...基本上我買還是會先在網路上比價,價差一看就明白,很方便然後去光華問個幾家,差不多就直接買了說真的,電腦用品我很少買網購,因為其實光華離我家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