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大陸人好奇一問,關於一個字的讀音

台南溫仔 wrote:
『和』注音(讀音) ...ˋ2.意思同『與、跟』。如:「我和你」、「八千里路雲和月」。恕刪)


沒錯,確實會隨著用法不同,但我也發覺「八千里路雲和月」的和字竟然跟我所提出的台灣教育部網站不一樣,教育部是用「合」,你這邊卻是用「汗」?

該不會字典也有各種讀音的一綱多本?







台南溫仔 wrote:
該不會字典也有各種讀音的一綱多本?呵 依台灣越來越失敗的教育...(恕刪)

你馬幫幫忙

英文英國音跟美國音有一樣嗎?

美國音只能有一種音?

各位大大 如果對圖示有興趣,請參考『1977 她的眼睛像月亮』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CiXDLIj6Q

monfish wrote:
1. 法國(France)

漢語拼音 f   u 注音二式 f  gu
國名。位於歐洲西部的共和國。見「法蘭西共和國」條。

1. 頭髮
漢語拼音 t u f 注音二式 t u f
頭上的毛髮。紅樓夢˙第四十二回:「過來,我替你把頭髮攏一攏。」文明小史˙第三十九回:「他的頭髮,雖然已剪去十分中八分,卻有一條假辮子可以罩上,叫人家看不出來的。」或稱為「頭毛」。


法和髮讀音是一樣,台灣一向都隨意將法念重音。

法應該只有在『法國』的時候才有人唸重音吧?
可能是因為和France與French的讀音比較接近。
這並不是特例;面對同個字,有不同讀音者,有個專有名詞叫做「破音字」。
有許多字都有不同的讀音。
像是
「黑」可以唸成"潶"、亦可唸成"賀"。
「法」可以唸成"琺"、"髮"、"罰"等等。
「騎」可以唸成"期"、"季"等等。
「畜」可以唸成"序"、"觸"。

您所舉的"和",也相同是破音字。
她和(漢)男友剛剛和(何)好,兩人一邊和(或)麵一邊唱和(賀)著歌曲,
準備挑個暖和(活)天準備結婚了。
(以上例句摘自《薛意梅》"常用100個破音字")
桔次郎 wrote:
這並不是特例;面對同...(恕刪)

何必解釋那麼多

我們的讀音跟番邦差異越大,不是越好嗎?

最好是互相聽不懂。。。
各位大大 如果對圖示有興趣,請參考『1977 她的眼睛像月亮』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CiXDLIj6Q
01newbie wrote:
法應該只有在『法國』...(恕刪)


法國我也是念重音,但教育部的網站標明是跟「髮」同音。假如有疑問,其實可以去問教育部,怎會在「教育部重修國語辭典修訂本」網站上用「髮」這個音。

搞不好是我們一直錯念而不自知,變成約定成俗的讀音,也搞不好是教育部出烏龍。其實只要聽得懂,應該是都沒差吧?





monfish wrote:
法國我也是念重音,但...(恕刪)

當然不是你錯了

對岸專業的記者、播報員也是讀第四聲

我問過他們的高中老師,他們說第三聲算『俗語』,也不算錯誤

======================
大陸不少讀音在 1960 年代改變

例如『企業』『企鵝』的『企』,本來讀第四聲,但 60 年代後變成第三聲





各位大大 如果對圖示有興趣,請參考『1977 她的眼睛像月亮』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CiXDLIj6Q
tyyan2 wrote:
台灣人講“和”這個字...(恕刪)

大陸不少讀音在 1960 年代改變

例如『企業』『企鵝』的『企』,50 年代本來讀第四聲(與台灣相同)

但在 60 年代改變

70 年代變成第三聲
各位大大 如果對圖示有興趣,請參考『1977 她的眼睛像月亮』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CiXDLIj6Q
yukiko wrote:
你馬幫幫忙英文英國音...(恕刪)

我跟另一位大大疑惑的是「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樣都是在教育部網站查詢的,卻因為字典的不同本而所教的念法也不一樣,才會有這該不會字典也有各種讀音的一綱多本的疑惑出來。

他查的念法是「八千里路雲和()月」
我查的念法是「八千里路雲和()月」
當然我們一般都是念「八千里路雲和()月」的,不知yukiko大大你覺得呢?莫非是感覺兩種念法皆可嗎?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