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歐洲國家一年有30天的全薪休假, 台灣只有7天

德國應該活的挺不錯的吧?

依據德國法律規定,員工每周之工作時間通常不能超過四十八個小時,正常工作日的工作時間不得超過八個小時,但法律就工作時間之調整亦提供相關規定,例如,倘六個月內平均每個工作日的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個小時,則一天的工作時間最多可以延長到十小時。此外,勞資協定對於工作時間亦多有許多特別規定,其中亦有將每周工作時間減少至四十個小時以下者。

除上述外,德國之工作時間保護法亦規定員工享應有一定的休息時間(且禁止周日工作),以及對上夜班的員工提供特別的保護等。其他關於工作時間的規定尚有青少年勞動保護法,在職孕婦、產婦保護法,停止營業法以及歐盟法律中對司機之特殊規定等。
查一下新聞

有薪假排行 我比美國多3天
台1年28天 巴西41天最爽

台灣很好了
整個亞洲民族性
正好給了資本主義最好的剝削渠道
我們用低廉的工資讓歐美國家用較高的薪資水平卻可以用低廉的價格換取先進的科技產品
卻還能讓資本家享有豐厚的利潤
而一方面 我們仍努力催眠自己 不夠努力 不夠勤勞 會沒有飯吃
因此又製造更大量的商品又用更低廉的價格換取歐美消費者的一點點財富
等到市場飽和了 歐美消費力也開始下降了
我們開始擔心他們不夠揮霍怕他們沒錢花 沒有錢買我們努力生產製造的東西
因此我們又更努力更勤勞的一直做出更便宜 更低廉的產品
而且還希望國際哪些金主能支援這些國家讓他們繼續揮霍享樂
好讓我們的努力跟勤奮還能有一點回報

但歐美也對我們氾濫的製品難免有受不了的時候
這時就可以搬出反托拉斯之類的法案
逞罰我們大量製造一同壓低價格 .....

我們到底在幹嘛?

很簡單..
如果你願意把你的薪水繳1半以上當稅金..
而且很誠實繳納..

就算你開公司開店當老闆也一樣..

你要年休100天也可以...

guest0985 wrote:
最可悲的就是: 當你批評政府的時候,還有人幫政府講話,說什麼 "歐美也沒好到哪裡去"
這種人大概是奴性太重吧, 他們還以為台灣是全世界最好的地方... 真可笑...(恕刪)

說的很好。
抱怨了這麼多,有想到什麼實際的解決方案嗎?

三四十歲的人,若還跟毛頭小孩子一樣,無窮迴圈的清談,憤世嫉俗的抱怨現狀。
抱怨完也只能乖乖回到座位,繼續悶頭做事,不覺得空虛嗎?
辛苦的打字,只是為了充實資源回收桶的容量~~

香酥雞 巴比Q wrote:
說的很好。
抱怨了這麼多,有想到什麼實際的解決方案嗎?


+1
都是抱怨財團怎樣,政府怎樣
但是你自己是否有要跳脫這樣的生活?
如果你沒實際用行動抗議過,那就不要抱怨
比較不是單看某一部分
而是整體環境制度的比較...

不光是 工時 休假天數 最低薪資...
是否還要比較 所得稅賦 退休年紀 消費物價指數...
當法國 英國...越來越多歐洲國家都陸續提高退休上限到65 甚至68歲...
似乎對我們又漠不關己

小弟去過歐洲紐澳等10國以上 整體環境是比我們好
但是住起來的舒適程度 我們其實過的並不差(算不錯了)

10多年前英國留學時
看到的中產階級家庭 其實過的都還蠻省吃儉用
暖氣開到晚上10點就關
客廳看電視 除了電視外 通常只開少少的一盞燈(甚至不開)
到大賣場買一個禮拜以上的食物 其中不少低價的自有品牌
拿HARRODS百貨的購物提袋 路上還有人會對你側目..

現在住的大樓 也住了一堆外派的外籍人士(近20戶的日本家庭 還有法國 土耳其...)
認識一些另一半歐洲的異國戀 另一半也多選擇在此定居
guest0985 wrote:
真好笑, 我10年都...(恕刪)

原來你就是那個申請新帳號,專門建醮海洋大學王教授那個人啊....
怎麼這麼久沒發文罵老師了,難怪對你都沒印象了....

早說不就好了,還跟你的文章認真....

海大電機W教授, 把學生操到心臟病發

海洋大學王教授: 過年放假三天, 這是規定

王教授: 碩士以下都是Loser, Junk!!

海大教授: 打工是一種白痴行為, 高中生才會做這種事

海大教授: 不開車的學生都很自卑
辛苦的打字,只是為了充實資源回收桶的容量~~

felixbb wrote:
好奇,前面講歐盟有三十天帶薪假是否包含,節日休假??(例如過年)


應該是說“年假”,只要工作滿一年就有帶薪年假可放。其他節日或是過年(聖誕節)之類的都不包含在“年假”裡面。

我幾年前在英國倫敦的設計公司工作過一年,那時後就有聽瑞士同事說英國基本年假四個星期實在太少,
在瑞士或是其他一些歐洲國家甚至都長達六個星期的基本年假。

後來到北美來工作發現基本年假實在短少很多,多數的公司都是基本兩到三個星期(當然也會因年資長短有所差異)。不過我待過的兩個公司都規定年假最多只能拆開成兩個假期來休假,公司的目的與用意就是要讓員工真的能有個至少一個星期以上的連續假期去好好休息。這樣的休假制度才有意義,同時公司內也會需要員工有相當程度的職務重疊與相互支援的人員規劃。種種相對的制度與規劃造就公司能夠穩定且有效率的執行業務,但是卻又可以讓員工能夠獲得應有的假期與放鬆。

在國外工作幾年來,我個人發現其實台灣的工時太長,但是效率卻不好,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公司與專案都沒有長遠的時間規劃,每天根本都是在“應付臨時更改的事情”,那種應付的做法通常就是“趕快把這件事情趕完就好”,而且對於插隊的專案,根本沒有時間用腦筋去消化與構想,這樣做事的品質就不會太好。

台灣的勞工就是因為沒有“罷工權利”或是任何與資方對抗的權利,再加上長期執政政府也站在企業財團那邊,對勞工的保護與支持太低,所以造就勞工法與勞工保險根本都只是“擺個樣子”而已。
講到這些就要再講講台灣的“勞保費”到底對於在遇到這種整個景氣低迷或是公司財團任意放“無薪假”,勞工保險局到底做了什麼?

我在北美這裡公司也曾經遇到裁員,也曾經減薪,但是老闆與勞工局談成了補助辦法,就是減少工時同時也減薪來保障工作與收入,減少的部份就是由勞工保險費用來補助。台灣的勞保基金呢?除了只是被政府拿來“護盤”的免費提款機呢,到底還對沒有因公受傷的勞工有任何作用呢?

企業管理在台灣的工作職場上還真的需要時間,同時我們一般勞工更需要“團結”並且要組成組織去監督我們所繳的稅金或是保險費用,到底政府或是公司是如何運用,讓這些法規與制度更透明。這樣才對大家都有利。



香酥雞 巴比Q wrote:
說的很好。
抱怨了這麼多,有想到什麼實際的解決方案嗎?

三四十歲的人,若還跟毛頭小孩子一樣,無窮迴圈的清談,憤世嫉俗的抱怨現狀。
抱怨完也只能乖乖回到座位,繼續悶頭做事,不覺得空虛嗎?

按照你的邏輯,那你在網路上發言吐槽他抱怨現狀,也無法改變他抱怨現狀的狀態,
所以你也不該發剛剛那篇文。是這樣嗎?

按照你的邏輯,你也不應該出現在網路上去批評任何一位網友批評時政了,因為你也無法改變網友不再批評時政。

我不認識你,也無意攻擊你,只是想幫一個陌生人維護他能發言的自由與尊嚴,僅此而已。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