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清 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为什么阻力比天大呢?

就挺好奇
清朝割地賠款搞租界跟日本把收稅與負債權力交出去
哪個比較像不平等條約?
日本天皇真正掌握實權的歷史幾乎是接近神話時代的事情了~~~
可以說日本的歷史~已經持續了將近數百年的虛君實相...
基本上實權都握在關白~攝政~幕府大將軍的手上
(相當於中國的宰相)
天皇就像東周的周天子~~只是名存實亡的名義共主

而中國約於唐宋時期就很積極的開始削弱分化相權
乃至於明清兩代皇權達到最巔峰
事實上中日兩國的維新運動也是因為這個差異導致了不同的結果

日本天皇在最落魄的時期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還得賣字畫維持皇室的日常開銷
當時的戰國各諸侯根本沒人拿天皇當一回事....
幕末所謂大政奉還其實也只是以虛君名義進行立憲為核心
而後日本就成為了內閣制的憲政國家
所以是不存在集中皇權這一說的~~

另外資本主義列強不管有沒有派駐清總督~~~
總歸一句話~~就是當年列強討論清政府存廢與否的問題時
根本沒有人管清政府的意見
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查查什麼是門戶開放政策
另外可以再查查當時有沒有人知會清政府~~
其實派不派總督根本不是重點~~~

當年德蘇入侵波蘭之前開會討論怎麼分贓...
照樣也沒先派總督
明治維新推倒掌權的幕府後
主要只交財政權出去
天皇有絕對人事權不用誰同意
要信神道教
還搞得軍部都一堆親王

宗教 人事 軍隊 都抓在手裡
權大的很

當年波蘭大部分都變德蘇的一部分
亡國
清朝對列強最主要失去了一些週圍領土跟藩屬國一些變租界
皇帝都還在
差得遠

天皇如果沒有實權
二戰後美國就不會做出一堆限制天皇的條款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