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ki1234 wrote:說到馬卡龍幾年前再台...(恕刪) yaki1234 wrote:說到馬卡龍幾年前再台灣吃過一次,真的有夠難吃的,又貴又甜又沒口感也不特別,什麼少女的酥胸;應該是阿罵的乾奶吧!! 這...形容詞超好笑的
是我天生太多心機嗎?還是這個世界真的都這麼單純呢?因為開版這個主題一看就覺得「有陷阱」啊~~~首先,這世上有所謂相對價值,也有絕對價值。若要說某一樣食物是全世界皆愛,那這樣的絕對美食應該是沒有的。若改談相對多數的人們所喜愛的美食,那說來倒有那麼一些。諸如鮑魚、魚翅、松露、魚子醬……問題是:這些傳說中的美食,我們或許自以為吃過,但我們吃的是「真的」嗎?這世上就連蘋果都有許許多多不同的品種、等級,即使我們吃過這些所謂的「美食」,但我們吃的會是這樣食物當中,真正算得上是美味層級的嗎?就說起司吧。難道吃過麥當勞漢堡裡的夾起士片,就可以評斷起士這東西好不好吃了嗎?所以如果有人這麼問我敢不敢這樣就下評斷,我一定會說:我不敢。也因此,當我看到開版這個主題之後,很難不想到,這好像是一個讓人自願公開自己美食品味到哪個層級的……陷阱問題。總之,這種有關於「經驗值」的話題,我想許多時候還是沉默為上。另,分享一個親身的小故事(真人真事)。~~~~~~~~~~~~~~~~~~~~~~~~~~~~~~~~~~~~~~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年紀還是個位數的時候),我父母常帶著我去一家小麵館吃晚餐。那是我有記憶以來,平生首次吃到「陽春麵」這東西。我覺得:有夠難吃!後來我就以為「陽春麵就是這種難吃的東西」,從此再也不吃陽春麵。我不是諷刺、不是說笑。我是真的從大約三五歲左右就拒吃陽春麵的、挑嘴的怪小孩。因為我真的不知道原來所謂料理這東西是不同人來煮、味道就會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所以我就真的從那麼小的時候起,就養成了「絕不吃陽春麵」這個習慣。直到大約十歲左右,有一天因為某些陰錯陽差的情況,我在外地的某個麵攤、逼不得已的再次吃了陽春麵--「原來不是全世界的陽春麵都一樣啊!!!!!」這是我當時的感想。從此我就變成了一個正常的小孩子了(就吃陽春麵這檔事而言…)。也從此隱隱然對於這世上所謂的價值標準之定義,有了更深一層的思索(在當時仍是模模糊糊的體悟就是了)。後來有許多年,我也一度覺得「義大利麵很難吃!!」。但當然我學聰明了。我只是心裡這樣想(應該說是這樣地「懷疑」),從來不曾說出口。果然,有一天我在台北吃了一盤五六佰塊的義大利麵--「嗯……果然義大利麵也有很多種啊……」以上故事,與大家共勉。對了,附帶一提。並不見得貴的東西就一定是「真品」。這世上做黑心生意的人可從來沒少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