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笨蛋,少子化問題不在補助,在勞基法

einstood wrote:
在 01 不少人討厭責任制

責任制有什麼不好?

工作做完了可以早一點回家.

工作做完了也不用每天到公司報到.

相同的工作量, 有些人做的完, 有些人做不完.

工作不熟練的人多花一點時間充實本職學能有什麼不好?

等你變成老手時, 就可以享受責任制的好處了.


閣下應該沒有經歷過正港台灣型責任制的洗禮唷~


最後一句話應該改成:

『等你懂得什麼叫作 "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 &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時, 就可以享受責任制的好處了.』


責任制 -- 台灣型的責任制真要像你說的,咋會有一堆人抱怨?!~
天照大神三大神器:八尺鏡、八尺勾玉和天叢雲劍
無良資方三大神器:責任制、派遣制和契約工制度
要能適當約束此三大神器, 才有明天
~No Pain; No Gain~ ~No Cross; No Crown~ ~No Change; No Chance~

einstood wrote:
在 01 不少人討厭...(恕刪)

請問你現在是不是還在讀書?早點做完早點走,好天真的想法
笨蛋~~不在勞基法~~
在於物價和房價~~
養自己都不夠了~~還養小孩~~
為何關鍵在勞基法,如果政府當局嚴正加重勞基法罰則,並嚴格取締企業濫用責任制。那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能較輕易的取得工作與家庭間的平衡,也能兼顧到小孩的教育,而非全然拋給學校,嚴重讓教育體制扭曲。畢竟小孩的教養是家庭與學校雙管齊下才能使小孩能正常成長。

===========

企業都先倒光了..
尤其是小企業...
FHK82133 wrote:
企業都先倒光了..
尤其是小企業...
...(恕刪)

這是片面的解釋。首先產業政策就被扭曲了。企業不思改進本身的競爭力,卻因為政府法令與執法的縱容,而採取持續剝削員工的方式維持資方利潤,這不是正確的發展方式,這種邏輯也埋下台灣十多年薪資停滯不前,連帶導致內需不振與少子化。

舉一個例子,大陸勞動意識抬頭,台企的應對邏輯是什麼呢?不是我要提昇競爭力,而是我要趕快搬到便宜的地方繼續削價競爭。

導正扭曲的勞資關係,是政府對勞工的義務。完善前瞻的產業政策,是政府對企業的責任。

而非今日短視的發展策略,挖東牆補西牆,勞工持續無感復甦。企業有恃無恐,大型企業甚至挾「大到不能倒」言論,勒索政府予取予求。

這樣怎麼解決少子化問題。

房價等等的問題,的確也影響著少子化。但卻不是根本原因。而是過時產業思考邏輯,例如「房地產是產業火車頭,所以不能打不能壓」。當政策失靈,無法讓資金無法投入實質生產,而政府又放縱資金短近短出「房市」或「股市」,形成數字滾數字的泡沫經濟。日本就是這樣倒下的。台灣也一樣想學日本嗎?
台灣一定會走向日本那一條路
君不見
台灣所有的路途幾乎都跟日本一樣嗎?

sony5250 wrote:
如果你生的每一個都是...(恕刪)

在台灣這樣的環境下是生不出JOBS的...

其實政府只要把孩子養到15歲(學費)就可以提升生育率了。

藏地旅人 wrote:
為何關鍵在勞基法,如果政府當局嚴正加重勞基法罰則,並嚴格取締企業濫用責任制。那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能較輕易的取得工作與家庭間的平衡,也能兼顧到小孩的教育,而非全然拋給學校,嚴重讓教育體制扭曲。畢竟小孩的教養是家庭與學校雙管齊下才能使小孩能正常成長。

大推你這段話.....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