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戰國無雙~武田信玄,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織田信長這四位在日本人眼中,誰有比較高評價?

球德洛 wrote:
最近在玩戰國B...(恕刪)


俺喜歡伊達政宗

啊~伊達伊達伊達~啊啊啊啊...

就統一全日本了
夏夕夏景好風景;阿薩峬麓好郊陵;山林老木好森林;熙熙紅柑好豐淫。 (形容很美的國度...來源:俺)

瀟湘夜雨^^ wrote:
說的沒錯
不需要對日本戰國時代武將有太多幻想
看秀吉兩次征韓之役,動員多少戰國武將的明星隊
結果明朝派個李如崧之類的就擋住了


以當時倭寇的體格 和遼東人的體格相比

遼東不贏也難

遼東鐵騎

明末遼東總兵李成梁創建的一支私人武裝,人數大約為3000人左右。經李成梁、李如松父子兩代人的統領,為明朝在鎮守遼東、抵禦蒙古、朝鮮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直到李如松戰死,其弟李如柏統領征討後金失敗後自裁,遼東鐵騎逐漸瓦解,從此不再出現。

 標準配備為「三眼神銃「,柄長約四尺五寸,共有三個槍管,各長一尺五寸,槍頭突出,圍柄而排,有準星,以燧石擊錘點火的方式發射,槍管可旋轉,一個槍管擊發後下一個槍管自動轉到點火位置,輪流發射,平射距離可達40至50丈。全槍由純鐵打造,重約15斤。子彈也不是明軍如今已普遍採用的銅殼定裝彈,而是類似於佛朗機子母銃的子銃那種的開花彈,內裝火藥,摻有鐵砂鉛丸。子彈發射完畢後,亦可作為近戰武器。(很好使的鐵榔頭)

三眼火銃,明朝嘉靖年間出現的一種威力很大的火器,既可以遠距離射擊敵人,也可以近戰砸擊,是一種兩用兵器,明朝中後期,軍方開始大量裝備,屬於常用武器。分為兩種類型,一種銃身由三根管子合鑄,形成品字形,三個管相互之間各不相通,都有自己的火門,分別點火發射,三管共用一銎,安裝一個木柄。另一種銃管是一個整體,裡面有三個銃堂,火藥室相互連通,點火後三管連射,威力巨大。


球德洛 wrote:
武田信玄,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織田信長這四位在日本人眼中,誰有比較高評價?


大多數的日本人對於這些戰國歷史並不是很了解

所以你說要給最高評價應該不太可能

坊間的商業書都會把他們的觀念導入商場管理就是
作者:田中芳樹-中國武將列傳 ...截錄

好讀網站......中國武將列傳

日本戰國武將以騎馬做為短距離高速移動的方式,可是在到了戰場之後,自古以來就是在兩邊報上名號後就展開單挑作戰的。


突厥,並不能單純以騎馬民族——也就是中國北方作亂的騎馬遊牧民族——來看待,當時的突厥帝國幾乎支配了幾個歐亞大陸的中央部份,其領域甚至可說比唐帝國還要廣,連鹹海一帶都為其領土。因此,只要在北方有這個大敵國存在的一日,就很可能會侵入而來,唐的國境也難以安定。出兵雖然是發生在太宗即位三年之後,然而在此之間也不是說李靖就完全什麼事都沒有做,恐怕在這三年間,他都一直在研究對突厥作戰的戰略,以及養成騎兵什麼的才是。而在此時,正巧出現了一個機會,那就是突厥內部發生了分裂。

分裂就產生了抗爭,而對唐來說,這時也正值整軍隨時準備出發的狀態,於是太宗皇帝就命令李靖出擊。這時李靖所率的騎兵隊,我想應該可稱為中國歷中上最強的騎兵部隊之一才是。

大體上,光是帶領他們的人就很夠瞧了!他的副將是李績,其他則還有程知節與尉遲敬德等,全都是名將。首先,他們一舉襲向突厥的根據地,而突厥方面則認為,就算唐要攻過來,由於其是以步兵為主力,因此至少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沒想到十日左右便往其根據地急襲而來,而在一日之間便將其陷落。此時突厥的可汗,也就是他們的王慌忙地逃逸。不過,就算說是逃逸,他還是帶著數十萬的騎兵部隊,準備伺機反擊。

在冬季的蒙古高原,也就是敵地之中,李靖以騎馬民族為對手,深入其中與其以騎兵戰正面相接,卻一次次地獲得了勝利。甚至還派遣分支部隊趁著霧氣前進,突然對敵人的後背進行突擊,可見其對地理方面也做了一番研究。

就這樣,突厥的可汗遭到了逮捕,而突厥帝國就此滅亡。

隨便說某人是個騎兵戰的天才也許大過妄為,因為在世界歷史上,這樣的人算是很少見的。可是就李靖來講,光是從他以騎馬遊牧民族帝國為對手,深人敵地,正面以騎兵戰與之挑戰而將其滅亡,我想就可以說李靖真的是個騎兵戰的天才了!

話題有點說遠了,不過像在日本史中說源義經乃是個騎兵戰術的天才,我卻覺得那感覺大不相同。義經之所以被這樣認為,乃是因為他在一谷的戰役中反敗為勝的表現,可是那卻不應該說是騎兵戰術。確實義經會以騎馬做為短距離高速移動的方式,可是在到了戰場之後,自古以來就是在兩邊報上名號後就展開單挑作戰的。就如熊谷直實與平敦盛所言,是乘馬一對一對決,在落地之後還要互斬以分出勝負。這樣子根本不能說是騎兵的集團戰法,說義經是騎兵戰術的天才,其實是抬舉他了。義經所做的事,和成吉思汗等的騎兵戰術完全不同,這點在數十年前海音寺潮五郎先生便曾指出,只不過由於這說法已經一般化,因此義經為騎馬戰天才的錯誤認知才會繼續流行下來。

雖然很可惜,但基本上,在日本的歷史裡並沒有騎兵戰術的天才。因為並沒有這個必要的緣故。因此,當蒙古襲來、第一次接觸到騎兵的集團戰術之時,日本才會那麼慌亂,就是因為不曾見過的緣故。


艾吉斯 wrote:
俺喜歡伊達政宗啊~伊...(恕刪)


不是一爹一爹嗎......
不過話說伊達政宗他的姓氏伊達這兩個字也有美好還是風雅的意思
中古時期日本貴族,碰到風雅的事情就會說"伊達",這是真的不是我掰的
我不清楚是不是這兩個字本身涵義就是風雅,日本的姓氏包含層面太廣.....
瀟湘夜雨^^ wrote:
說的沒錯不需要對日本...(恕刪)


忘了體型有差,那關雲長之類的如果生在當時身高只有140左右的日本戰國,不就是巨人
中國軍神岳飛若生在日本戰國時代,應該也可隨便就秒殺日本軍神上杉謙信吧
昨日的浪子~柯林髮落, 今日的巨星~球德洛, 明日的傳奇~褲濕啦 , 永遠的女神~愛田由
kooko5319 wrote:
不是一爹一爹...(恕刪)


反正是閒聊嘛~
隨意話唬爛就好
夏夕夏景好風景;阿薩峬麓好郊陵;山林老木好森林;熙熙紅柑好豐淫。 (形容很美的國度...來源:俺)
不過我有個疑問
商人腦筋動那麼快
為什麼當初沒有引進中國北方的戰馬,進行繁殖或配種
反而有引進火槍

kooko5319 wrote:
不是一爹一爹嗎......
不過話說伊達政宗他的姓氏伊達這兩個字也有美好還是風雅的意思
中古時期日本貴族,碰到風雅的事情就會說"伊達",這是真的不是我掰的
我不清楚是不是這兩個字本身涵義就是風雅,日本的姓氏包含層面太廣.....

也不算是美好或風雅,基本上是豪華、高貴有品味的形容

其實也是因為伊達政宗的出現,後來才會把伊達這個姓氏當形容詞用,
衍生的還有"伊達男"(有美男子之意,豪華意味較重,並非真的美型)、"伊達者"(穿著華麗、高貴的人)

舉例:你這件香奈兒,好伊達啊

球德洛 wrote:


忘了體型有差,那...(恕刪)

我喜歡戰國蘭斯裡的上衫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