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ymoon wrote:當然.透過協議.會變...(恕刪) 很簡單, 你只是代工, 一但你要漲價到一個程度, 利潤足夠的話, 就有大陸企業會接手代工.搞代工廠並不是台灣人的專利, 大陸企業也可以, 頂多是成本控制還不像台灣這麼熟練, 產品良率差一些,但是一旦代工價格提高, 獲利誘因足夠時, 大陸企業的代工廠報價較低, 產品品質也過得去(這不是不可能的事),委託代工的老闆們其實都很黑心的, 無奸不商啊. 這樣一來, 代工漲價的空間其實有限,就算漲到臨界點, 代工價也會因為大陸的企業管理素質成長, 可能加入競爭的趨勢增高的情況下, 而節節下降.利潤一次削價到見骨, 有一方面是這樣一來, 徹底排除新加入的競爭者, 建立長期的優勢.前面也有人說了, 真有本錢壟斷的是大陸, 工資一漲, 稅收一漲, 那樣產品不跟著漲.除非印度也來跟大陸拼世界工廠的頭銜.
舊傻男人 wrote:很簡單, 你只是代工...(恕刪) 除非印度也來跟大陸拼世界工廠的頭銜.有可能!一堆美國印度軟體工程師回流到印度...看發展的快不快..跟政府配合度多少...再加上各個企業的布局大陸短短十年被建設起來...看印度能不能復製此成功模式話說俄羅斯也是虎視耽耽重回霸權
補充一下....NB不給台灣代工...現在還有大陸和韓國 東南亞可以選...不只這些美洲還有墨西哥, 東歐的一些國家也想做只是MIT (or MIC) 品質比較好, 價格比較優台灣有何優勢 你漲價了...就慢慢轉單到別的國家就好了....但所有的研發專利都不在台灣人手上這個才是真正的關鍵....話雖如此....但台灣人自家人殺自家人, 也真的不手軟
周董管你媽媽嫁給誰 wrote:所以就是本身技術不夠...(恕刪) 失敗~這又牽扯到許多的專利,在中國法律到底有沒有保護專利?保護智慧財產?這一直都是模糊地帶!也不是中蕊失敗,只是它代工的技術許多都抄襲TSMC,這不被告也難!現在中蕊在代工方面也有許多訂單,不過技術方面還必須努力!你說他失敗!未必~半導體代工或許短期內不能領先,若假以時日還是有可能會有超越!
cellar0119 wrote:失敗~這又牽扯到許多...(恕刪) 也不是中蕊失敗,只是它代工的技術許多都抄襲TSMC,這不被告也難!不是抄...是直接用中芯是台積的高階離職員工去蓋出來的..帶走一大堆台積文件.張董到大陸是吃不開的.告不到那邊...因為中芯的後台很硬...只能啞巴吃黃蓮 恨得牙癢癢的..不過中芯骨子裡還是大陸文化...因董事長和大部份的員工都還是大陸人連台積自己在大陸蓋的十廠都沒有辦法達到跟台灣一樣的良率,,不過台積的十廠也是七成以上都是大陸員工...所以連張董也沒辦法
argo12 wrote:就算是宏達電、大立光、聯發科,人家也不是非跟你買不可...(恕刪) 宏達電毛利率近三成大立光毛利率兩成聯發科五成大家都誤會代工了代工,這個名字聽起來,只是幫忙製作而已但是,電子業的代工並不是品牌廠給你明確規格只讓你"代工".如果只是這樣.那當然沒什麼好說的哪裡人工便宜就去哪.例如組裝廠,富士康之類的(但是,鴻海本身不是,它有他的優勢)事實上,品牌廠只會提供產品feature--他想要什麼樣的產品,有哪些特性,有什麼樣的質感,換句話說.他清楚他要"這樣的東西",他著重的是產品規劃與市場定位很多品牌廠會提出天馬行空的構想,經過與"代工"廠的討論.是會被放棄的有經驗的所謂代工廠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客戶堅持的,可以做,但是量產會死人,價格要向客戶要高一點作為日後處理RMA的buffer; 沒經驗的廠商.很容易踩到陷阱,接越多訂單死越快,他們的設計給有經驗的人一看就知道鐵死的;這是後進廠商的風險.以上是製造的部分在設計階段,台灣的代工已經是在設計階段就參與客戶的設計了甚至是建議客戶修改他們的想法早就不是單純"代為製作"的代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