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y7878 wrote:奇怪看來國軍真是戰力...(恕刪) 小弟不是彈藥士, 也沒進過砲校, 但依稀記得當年下基地時, 營士官長有大概講解過相關的概念四二迫砲是用底部的藥環來推動, 裝藥多寡會影響飛行距離但藥環有可能因為潮濕或其他因素, 造成死火或是延遲發射所以才說要先逃命, 過個幾分鐘看看狀況再進行不發彈處理每種砲因砲種不同, 其發射原理跟彈種設計不同所以不能一以概之有賴其他砲科專長弟兄來回答囉(不是嘴砲科喔)
wallacetsai wrote:小弟不是彈藥士, ...(恕刪) 火砲的射擊原理其實都是一個觀念差別在於砲口裝填還是砲尾裝填阿童木 wrote:小弟扛81砲2門...(恕刪) 兄台在部隊裡挺精實的啊不過您扛的應該是國造T75式81砲總重39.2公斤如果是美造M1-81砲可得多上20公斤啊光是方型砲底座就比T75的圓形座盤重又難搬運啦呵呵
wallacetsai wrote:正解, 我們就是V1...(恕刪) 單兵扛炮當年有看過這種場景就是水鴨子車的炮排單位 .... 這種操法 這些單位的炮根本打不準....因為都被摔到精度有問題了.... 我就看過炮管整支摔在地上 很不人道的操兵法在我們的單位炮長是不允許這種行為 甚至跨炮這種行為我當兵時也下炮排 獨立64旅742營營部連 主炮甲駕和瞄準手....<<當年我們是打炮精準 炮排基測滿百的單位1發觀測修正 2發命中即效綠色(三門炮火力全開命中目標區) 很少修到第三發(二年兵下了二次基地打炮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