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kgk543 wrote:教授願意上課還好!10年前我念大學時,教這科的教授,開堂第一天,說工程數學沒甚麼好教,自己想辦法學習,不需要上課,當然沒書單,也沒講義,就是固定每一個月小考一次,期末就是這些小考平均算成績!當然小考內容不是很簡單,所以小的二修....PS.我的學校是南部知名醫學大學!...(恕刪) 高醫有任何系需要修工數嗎?
T42p wrote:以前台大機械系的工數都是三班聯合命題,同一時間考試的。...(恕刪) 請問是多以前?我學號是 B78****** ,大二是 1990 年的事了,那時候選修機械系工數,期中、期末考是個別考的。
工數要好,高等微積分就要好;高等微積分要好,微積分就要好;微積分要好,三角函數就要好;三角函數要好,多項次方程式就要好;多項次方程式要好,數學就要好......學個工數還真是累啊 正所謂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趁早跟助教打好關係可能對你比較有幫助
如果想要學好工程數學,如果要走捷徑,建議去補習班上課,我的工數就是這樣來的。工程數學到底是什麼?在大學時一直搞不懂,直到為了考研究所去補習班才瞭解,終於弄懂工程數學是搞什麼東西。首先工程數學意義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物理的問題轉換成數學問題來解,最後再丟回給物理而解出答案,工程數學就是物理工程的一種轉換工具。也就是:物理→數學→物理。是用來解決物理的一種手段。工程數學大致上分成以下幾類,而且都有他的歷史。向量、複變、ODE、矩陣、傅利葉、拉普拉斯、PDE、特殊方程式。大致上是這幾類,而且有他的歷史流程。比如傅利葉他有正負,可以應用在波形函數,所以他在電子或電機系是很重要的。後來拉普拉斯又把他進階,因為有些物理是只有正的,沒有負的。所以在土木系是很重要的(力學)。又如ODE可以解單一方程式,但是有些物理的邊界條件不是只有一個,是很多個,那就會有很多條方程式。這時矩陣又可以解決多重方程式了。複變當初根本只是數學家一個玩具而已,純粹只是要臭屁,但沒想到他竟然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所以當一個問題出來時,你可以用矩陣,也可以用拉普拉斯來解,只是快慢問題罷了!當你讀到精時,原本在你感覺毫無關連的章節,到最後全都融會貫通全部連結起來。後來再回去翻大學講義及考題,才發現老師教的真的是很淺,已經對學生夠好了!至於工數的基礎,也就是微積分,很多人說要將微積分先弄得超厲害,才有辦法深入工數。我不認同!因為會用到微積分的就是那幾個,比如三角函數、積化合差、合差化積等微積分弄懂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將整本微積分看完,只要那幾個就足夠了!因為這些微積分的基本公式已經可以成為工數的工具就已經足夠了。還有不要將學校教育跟工作混為一談,如果沒有這些基礎教育,就不會衍生出衛星導航這些工具了。難怪台灣只能做些應用性產品,而沒有自己的基礎核心技術,只重視應用科學,而不重視基礎科學,唉~~
不才小弟當年在學校的時候,對於工程數學也是有讀沒有懂。過了就算了。直到後來為了考研究所才好好認真(痛苦)的讀過。剛考完研究所那年,還因為在在圖書館偶然間翻閱並以為看懂了到本古典力量的推導而沾沾自喜。世事難料,目前小弟轉唸數學博班,這才驚覺當年的為了考研究所唸的工程數學只能算背下來,無怪乎唸得痛苦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