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現在的大學生該好好用功了,英文程度有夠差!



英文重要嗎?

工作方面~
以小弟在資訊業界工作超過五年的時間,我想懂一點英文是有加分的。
我是業務,通常與我連絡的人員是PM,RD,EE,Buyer…之類。
這些人,通常也慣用業界大家所熟知的"單字"來進行溝通,但是整體上…
只能說是說的一口好單字(忽略發音問題,因為每個人標準不同)。
常常我看到他們的郵件,真的會覺得,其實可以寫中文給我,我也看的懂啊。
何必勉強用英文寫,而且常常造成溝通上的誤解。

生活上~
我在家跟我老爸阿母講台語,我也覺得沒什麼啊。
有時他們去旅遊回來,買了一堆東西,就會叫我看看英文說明書,看是怎麼吃還是怎麼用。
我也覺得沒什麼,英文不好,就google一下,一樣也可以幫他們解答。
當然如果常常跑夜店要裝假abc哪就是另一回事了。

買東西~
如果是上網拍買東西的話,我倒是覺得蠻方便的,懂一點英文,就可以找到不少東西。
像是a&f之類台灣沒有代理的商品,倒是蠻方便的。但是如果不懂,也可以在台灣的y拍上
找到代購啊,一樣,只是代價高一點而已。


總體而言,我覺得會一點英文是能多一點生活上的樂趣,在工作也能加到分,但是不會英文也不會死人。
我公司一堆老人,也不會英文,當年一只皮箱一張地圖一台計算機就飛出國去作生意了(聽他們說的啦,別跟我求証)。


不怕大家笑掉大牙,小弟第一次考toeic是375分大約是六七年前的事(不確定,太久了) 後來每一二年就會去考一下,現在我也有金邊的証書了。有付出就會有成果的。大家加油學英文吧。 (雖然我個人看好西班牙文的潛力)







bochabo wrote:
新聞說的該不會是我吧...(恕刪)


我也不會說

話說學校說什麼英文是畢業項目之一這種屁話

聽聽就算了

學校哪敢

讓10個學生畢不了業那還好

100個沒畢業

最後上了新聞,學校就吃不完兜著走

另外想講我國中英文老師

不準學生在單字旁邊用注音拼音

只要看到

就當全班的面,把課本撕掉

所以到現在都很怕英文
畢業了那麼久還是覺得數學重要的多了.................數鈔票可不能數錯啊
當別人向我伸出手時, 我總是低著頭猶豫該不該從口袋伸出手來, 終於下定決心,準備輕握對方的手時, 才發現對方早已轉過身去, 於是只能用無意義的笑容來掩飾
木村倒頭栽28 wrote:
我覺得先把中文學好,...(恕刪)


講這樣!那..以後面試官不面試你英日文了!

隨便手邊一本簡體文書撕下一頁要你唸出來!
也用簡字寫一篇有辦法嗎?

正確率要達幾成才算同文同種勒?
告訴你吧!對岸的人是都可以輕鬆看兩種文體!
正確率很高的~因為實行多年了!
了吧!還中文猜猜樂勒!

老實說,雖然大學四年下來我覺得我的英文還是很菜

但是這四年我幾乎都只看原文書,沒什麼看中文翻譯本(不想花錢買)

原文書沒想像中那麼難啦,最大的問題是要能夠記住一堆專有名詞

那才是重點
學好中文和英文
將來可以和這世界上過半數的人口打交道
投資報酬率很高

依據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經建會表示,根據美國人口研究機構「人口資料局」(Population ReferenceBureau,簡稱PRB)統計,今年中全球人口總數為68億人,推估2025年將達81億人,2050年將達94億人,其中97.3%增加的人口來自低度發展區域。

PRB資料顯示,目前全球人口最多三個國家依序為中國、印度與美國,分別有13.31億人、11.71億人與3.06億人。推估到2050年印度總人口將超過17億人,超越中國的14億人,成為全球人口最多國家,美國人口數約4.39億人,仍然居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今年總人口數推估約為1.27億人,在全球人口數中排名第十,但人口老化速度加劇,預估到2050年,日本總人口數將少於1億人,減少至九千五百萬人左右,減幅達四分之一,為全球人口減幅第二大的國家,僅次於蓋亞那的負29%。

【2009/08/30 經濟日報】



筆試面試會考中翻英,英翻中或自我介紹簡單對談. 英文非常重要的, 加油吧!!

小弟是科大生. 現在TOEIC 有800多分
BADKING wrote:
小弟是科大生. 現在TOEIC 有800多分

你好強~ 比在下很多經常出國洽公的同事還強!
我們目前同學大家都會講英文,起碼出去可以哈拉聊天幾句、遇到外國人問路也大愛聽得懂他們講些什麼,雖然回答不一定正確,我是80年次的。


我很多同學從小爸媽就要求他們去補英文、自然英文不會太差,有些同學甚至已經把英文當成自己的母語。

而我們班有個活動、就是在班級上全部只能講英文,連老師都陪我們玩這遊戲,其實滿有趣的。

我個人認為,無論是英、日、法、西...語
要學什麼語言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使用者的需求
所以只要把語言看成是一種工具就可以了
當一個人自己需要使用到這樣的工具時,他就會自動自發的去拿出這樣工具來用
就像一個人要釘釘子,會自動的拿出鐵鎚來用,而不會用自己的手勉強去敲
所以,需求是很重要的.

我們現在一直在逼每個人都要學習英文,當然會有人開始跳出來反彈:為什麼一定要是英文?
就像我自己小時候,從國小五年級就開始在補何嘉仁
從小補到大,補了十幾年,有用嗎? 一直逼的結果只是讓我對英文更肚爛而已...
常常都是蹺課跟朋友去電動間玩"ho-lu-ken"

但是長大之後,當我真正覺得我是需要使用到英文時
像是在找資料的時候,我原本只能找都是中文的資料
如果我現在看的懂英文,就有更多國外以英語寫的資料可以利用
像是出國旅遊時,要在國外找到一個聽的懂中文的比較難
但是要找到一個聽的懂英文的相對較為簡單,當然...除了去大陸以外 ^^
所以當我真正意識到,英文是我所需要的工具,我就會自動自發的去學
而且這樣的效果比起以前被強迫學快的多.

我的想法是,如果教育部想要讓全民普及學習英語
重點是要能夠:製造全民想要學英語的需求(渴望)
而不是單單只是一昧的強迫大家去學.
像我身邊很多朋友,因為喜歡打電動,而跑去學日語
有朋友是覺得,法文聽起來很好聽,所以就跑去學法語
有朋友是喜歡聽英文歌,所以就去學英語...
這樣的學習才是快樂的,而且是有效的!!

總之,我認為要強迫大家去學習一種語言,這樣的作法太過粗糙
雖然大家可以了解,學習好英文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有正面益處的(學習,本來就是一件好事)
但因為這樣而去強迫別人,做原本不想要做的事情,這樣就有點說不過去.
. 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