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貓 wrote:看過幾個空難影片,都...(恕刪) 理論上是有可能的,但現實上很難,水的密度遠遠大於空氣,而飛機的姿態是靠各個翼面來控制,在水上迫降時,水的阻力遠遠大於翼面上對空氣的受力,所以...就算是有電腦輔助飛機平衡,但還是很難在水面上降落,除非飛機的底部設計成跟船一樣(減少阻力),如水上飛機的浮筒跟一些水空兩用的飛機.
沒想到真有人跟我搭同一班機,昨天從新加坡出差回來搭br226,降落時真的是嚇了一跳,起先是飛到淡水外海由北往南進入跑道,下降途中就一直擺盪嚴重,在快觸地之前拉起重飛真的是....然後飛到新竹外海調頭,改由南往北進場降落.同事猜想想可能是突然改變風向,為了迎風降落才又繞一大圈吧?
昨天在樟宜機場劃位時就發生電腦系統故障,等了一個多小時才改由人工劃位,後來好像是行李出了問題,又拉了一些出來,結果晚了約20分鐘起飛.....不管怎樣平安到達就好,感謝機長的處置得宜,也有足夠的備份油料可供應變.不然像這位老兄說的大角度飛行吸不到油(油切?),那才令人擔心http://blog.sina.com.tw/buster/article.php?pbgid=78775&entryid=588440
Jim8051 wrote:理論上是有可能的,但...(恕刪) 大型客機想要迫降海上是很困難的因為大型客機的失速速度大概在110knots以上可是跟大型客機機身形狀相似的船了不起在水上開到50-60knots為了不失速飛機一定要維持在失速速度以上降落水上而因為落到水上以後,因為水的阻力太大而造成飛機解體的現象是很正常的大型客機本來就不是設計成可以降落在水上的
cycaway wrote:想請問一下現在客機起...(恕刪) 落地大部分駕駛都喜歡自己來除了飛機28天要至少要"自動落地"一次以保持有效性或是低能見度時要自動落地(天氣因素)再來就是大熬夜班 前艙兩隻都累到不想飛外其他大部分都會駕駛自己落不少駕駛落的都比Autopilot還輕還沒感覺.....雖然輕不一定是完全好但是在合理的範圍內 大部分駕駛還是希望落的不要重啦但是飛機無法自動起飛喔起飛是一定要人來做的理由之一是人可以迅速反應情況的變化(尤其是放棄起飛的時候)這點電腦還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