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針對波蘭醫師的相關問題總整理

有人聯考考得上本國醫學系,還要去波蘭拿醫學學位的嗎?

有的話我就相信他們的實力,如果沒有這種案例,只是證明錢多就可以在國外買個醫生頭銜回來執業而已。
PS我愛你 wrote:
我要表達的是他門在國...(恕刪)


我想我們要表達的東西一樣
就是"九大地區來的也要取得國內執照後才能看病"

但你在這段前的論點是"要求波蘭回台生接受考試/學歷驗證"
以及"國內醫界有保護本國畢業生的陋習所以要人家考試"
所以給人的感覺接下去該說的是"美日回來的不考怎麼沒人反對"

但最後一段又說"美日回來的也要考就沒人反對"
所以我才覺得兩個邏輯有衝突,以為是你打錯了 ^^;

也或許你的意思是"如果我們現在改美日回來的也不用考/接受驗證,那大家會不會反對?"

===
很多人把實習醫師跟住院醫師受的訓練模糊掉了

見習醫師(clerk)是醫學院五/六年級去醫院裡沾沾水熟習環性,跟著看病人並學習寫病歷

實習醫師(intern)是醫學院還沒畢業前,到各個科目去做短期工
目的是讓你學習到每科的基礎以及了解興趣所在

住院醫師(resident)是醫學院畢業後
選擇某個專科,然後在教學醫院裡接受三到七年的專科訓練 (這個訓練因每個專科需求而時間不等長)
之後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專科醫師

以上說的是台灣的情形
美國所謂的intern其實等於台灣的r1,也就是第一年的住院醫師
他們的實習醫師叫做clerk,但常常是跟見習醫師一起統稱med student (medical student的簡稱)

其實說來說去,波蘭台客班回來的畢業生少的就是"醫學院生實習"
所以從一開始的要求不就是要他們實習完再考醫師執照嗎?
到底有哪裡不合理了要吵成這樣子?
PS我愛你 wrote:
是不是實驗當你去接觸...
我在我們診所也是一樣
有時候醫師對某些情況沒有接觸過
就憑著書本或是廠商的建議去做了這手術

那不是實驗是什麼


(恕刪)


當然不是實驗
台灣的治療和藥物多是參考國外, 而國外要經過一連串的動物和人體試驗證明沒問題
台灣醫院做的已經是先進國家認可的
所以這個治療或手術基本是沒問題的, 該醫師或醫院或許是第一次做
但這個不叫實驗
ruby6436 wrote:
當然不是實驗台灣的治...(恕刪)


如果你是以“實驗“的定義來說的話
我認同

但是就病人來說的話
不是實驗嗎?

他們來看這位醫師
是相信他有辦法或是有過這樣的治療經驗
可以幫他解決問題嗎?

但是事實上醫師本身沒有做過這樣的事
第一次操作
失敗率是很高的
尤其在我們這行業
所以醫療糾紛層出不窮

某主任級的醫師還會在手術中沒有縫某些地方
事後發現要補手術

所以我才說是實驗
PS我愛你 wrote:
我要的是醫療品質
如果小波波不能滿足我的需要
我也不會給他們看病


你的話前後矛盾,前面說了一堆小波波的好話,現在又只想要好的醫療品質,
好吧,小波波的底子爛就不說了,免試入學去波蘭讀四年書就想成為台灣的醫生,他們既然那麼強的話,為什麼不到美日等國家當醫生,甚至連波蘭本地都不讓他們執醫,
這樣子的醫學生回台執醫你都支持,還說你只要醫療品質,
台灣的醫療品質已經很好了,我常出差大陸,看到大陸同事因為結石痛的在地上滾都還撐到回台灣治療,為什麼要這麼痛苦,他笨嗎?
告訴你,台灣的醫療品質比大陸好上不知多少倍,就算歐美也不見得比的上台灣,
雖然有些醫生缺德,但整體來講台灣醫療品質算是不錯的了,我不希望在我有生之年看到台灣的醫療品質退到跟大陸一樣.
PS我愛你 wrote:
是不是實驗當你去接觸...(恕刪)


看過皮膚科嗎? 很多皮膚科醫師都會在診間翻圖譜給病患看, 然後再開處方簽.
翻書查書並不可恥, 遇到比較罕見或是一時忘掉的問題, 翻閱一下教科書總比用猜的好吧.
您舉的例子多半是您親眼所見, 不過也僅止於您的連鎖整型診所, 跟一般稍具規模的醫院還是有差別的, 據我所知整形科診所發生醫糾的比例不低, 多半是開刀房設備不齊全, 人員不齊全, 像標準全身麻醉所需的麻醉專科醫師, 與測量潮氣末端二氧化碳的儀器, 很多整形外科診所都不具備齊全. 很多出了事就丟給"惡性高溫"或是"肺栓塞", 讓人好奇怎麼這些比較罕見的併發症都發生在診所, 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Nikon D4,Nikon Df,N35/1.4,N1424/2.8,N2470/2.8,N70200/2.8,Zeiss28/2,ZeissMP50/2,Z
propofol wrote:
看過皮膚科嗎? 很...(恕刪)


我說的只是最簡單的手術
割雙眼皮而已

也許整形外科對於那些在醫學中心的人眼中是不入流的
但是我們的醫師目前也都在醫學中心擔任主任或主治
都是支援過來的
所以技術層面是一樣的

對了
我有不只在診形外科而已
也曾在外商藥廠擔任過主管
以及在北部某地區醫院擔任過行政副院長過
也許看過的人比你還多呢
sgconduty wrote:
你的話前後矛盾,前面...(恕刪)


我沒有前後矛盾
也沒有幫他們說好話
只是想表達小時後壞
不見得一輩子就沒出息
如果他們後天的努力
真的可以讓他們在醫界獲得一片天
我也會去認同他們
但是如果他們不努力
我也會去淘汰他們
就只是這樣
好啦! 個人推測衛生署的修法結果 可以看到時有沒有猜對
1. 實習, 補實習應該會加上去, 而且會追溯, 不然很難說得過去
2. 甄試當然也會, 不然就不用修法了, 不過在這群有背景的家長強力運作下,
如同貪污不溯及既往的落日條款會真的出現, 畢竟台灣之前的法律真的有漏洞
台灣畢竟還是法律國家
3. 大陸台生可能會另案討論, 因為會牽連甚廣
PS我愛你 wrote:
如果你是以“實驗“的...(恕刪)


我需要說句可能會讓我自己被砍死,讓看文的人嚇死的話:

醫師每次看病人都是在實驗

醫師看病其實做的事情就是
看到病人的狀況後,以本身的知識加上經驗
判斷"這個病人最有可能是什麼病,這個病怎麼治療最好" --> 假設
之後給藥/開刀 --> 實驗
病人好轉 --> 假設成立
病人情況不如預期 (不變或變差) --> 假設失敗,重新回到假設階段

那大家都是在實驗的話,醫師好壞差在哪?
好的醫師,看一百個病人裡可能有九十九個會"假設成立"
因為他的判斷正確,執行精準
即使是不成立的那一個,他也會及時發現,修改治療方針 (也就是重新假設)

爛的醫師
一開始的假設成功率就低
做實驗的功力不好
然後發現自己假設錯誤的能力也不夠
後果就...

當然人不是電腦也不是真正的實驗
有時候錯誤了不管改得再快都來不及
醫師能做的就是盡力不要讓這種事態發生而已
  • 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