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衛生署睡了] 醫師考照捷徑在台灣?衛生署把台灣人的命看的比美國人還不如嗎?


Charves wrote:
醫師國考通過率設為10%,
哇,拜託趕快去聯合有力人士去通過它,
這個小弟我第一個贊成,

...........
要連署的話,第一個請找我。謝謝。


我也贊成
第二個請找我。
看看就好,這次不買!
劉季風 wrote:
一看就知道是個非國內...(恕刪)


您說的那些東西能當成公平的篩選機制嗎?
台灣醫學生沒人靠共筆混畢業的嗎?
我們可不需要這種台灣醫生來荼毒民眾

強烈建議衛生署與考選部 全面檢討臺灣醫師國高的97%高錄取率 建議將其提昇至正常且具篩選功能的難度(如學歷檢定考)
swiftboy wrote:
您說的那些東西能當成...(恕刪)

這個建議我也贊成, 可以少了後輩的競爭, 我很高興,
以後兒子考不上, 我再叫他去波蘭or 東歐唸來繼承我
的診所.
swiftboy wrote:
台灣醫學生沒人靠共筆混畢業的嗎?...(恕刪)

等你念過醫學系的共筆再說吧.
共筆可以全部念完的知識也會有一定水準. 純看共筆不看其他的很少, 共筆偶爾會有小錯, 考試可不是照共筆出題, 或許比不上堅持念原文書的人. 100分跟60分還是有差的.
你知道哪個醫學生是只看供筆完全沒看任何其他東西的? PTT 寫的? 良心建議, 當一個成績很好的學生(醫學生不可否認從小到大都是成績最好的)跟你說他多混多混這種話聽聽就好. 會混也是自己有實力, 你覺得那些從小到大的第一名真的會不在乎成績? 努力玩放給他爛? 醫學系是真的有在當人, 開除人的.
還是你認為醫生的知識必須"完美"? 凡是教科書有寫的都必須知道? 這樣的話全世界沒人有資格看你的病.
swiftboy wrote:
您說的那些東西能當成...(恕刪)


如果拿共筆叫混畢業
那以後規定大學人人都不能寫筆記好了
那...醫學生就專心準備這麼難,世界第一的考試都來不及了,怎麼來學習照顧病人呢?

入行也快七年了,深深覺得要當醫師的人真的不需要太聰明,

而是要有愛心、耐心和細心來對待你的病人

看板主文章就知道您不是醫界中人,牙醫和西醫您都分不清楚,所以有些基本的制度和訓練方式您都不知道

只是看了新聞,就來抒發一些感想.....

考試考過就是好醫師嗎?

我從心底深處不同意這句話........在工作場所看過太多實例了,在此就不贅述。

考過USMLE就是比較好的醫師嗎?

那您一定要去給國外醫學院回來的人看診,

因為他們至少要考過USMLE step1 和step2 才有資格考台灣的醫師國考

話說回來,有考試就有補習班,台灣國考有補習班,考USMLE一樣也有補習班,有參考書

曾聽去美國補習過的人的經驗,補習班講義猜題命中率還滿高的.......

去國外念回來的人好不好?我的經驗是好壞差很多!!

有些是家中闊綽,想去念紙文憑,這一類大多不願花心力準備考試,抑或是無心在病人身上,

於是在USMLE或是醫師國考時便淘汰出局。

但也有一些人是發大願從醫,卻不為國內的升學制度所允許,

願意花費青春,離鄉背井,耗盡家產,通過考試,在醫院盡心盡力為病人服務

這一類人我覺得也是良醫的種子,應該是要給他們鼓勵,幫助他們成長!

醫師考試制度好不好,我就不評論了

但是只憑考試就想來評判是不是個好醫師,或是來解讀醫療過失

我是覺得太過浮淺了......

chiuqiu wrote:

醫師考試制度好不好,我就不評論了

但是只憑考試就想來評判是不是個好醫師,或是來解讀醫療過失

我是覺得太過浮淺了......



Well, 考試當然考不出好醫師, 這點應該沒有什麼疑問。
但是現行國內制度有什麼東西是可以量化做篩選的?

不就是

1. 高中聯考
2. 醫學院就學, 實習
3. 國考

依照您的邏輯來看, 1,3都不是評選醫生的好方法, 那顯然可以推論台灣的醫療品質好
是因為2做得很好, 但是問題來了, 有人去監督這段嗎?

還是說各學校各吹各的號? 我們的醫療品質是靠著大學自律和醫界前輩的良心維持的囉?
如果真的覺得這種制度好,是否應該把這個流程想辦法標準化呢?
不然永遠都是靠人的自動自發在把關啊..XD

swiftboy wrote:

而且台灣醫師國考的高錄取率甚至高達97%以上
這個考試老實說基本上已經沒有任何篩選的功能了


你一直以醫師國考的錄取率來斷定醫生的好壞。
查看看美國的USMLE的錄取率吧。 從95-98% 都有。 而且是第一次考的哦!
http://www.usmle.org/Scores_Transcripts/performance/2007.html


swiftboy wrote:

台灣醫師國考第一階段總分200分 每一年考選部都送分20~30多分


你知道那些送分是哪來的嗎? 是因為出題有爭議,答案有可能不止一個,才會有那些送分的。


swiftboy wrote:

國考錄取率改成只有5~10%
最好限定只能考3次


這樣好啊! 醫生越來越少,很好啊。 等你要看醫生的時候,再排一個月看才看的到,這樣很好啊。
這樣你才能享受到品質了。 一個醫生要看到100-150個時,從早看到晚,等到你的時候,醫生已經工作了
12小時了,這樣才不會出錯嘛。


台灣醫師的國考,本來就不是設計給國外讀醫學院回來考的。
因為會有人鑽法律漏洞,而用錢就可以買到考試的資格。
醫師國考是應該要改沒錯,不過短時間可能改嗎?

台灣問題最大的是在升學的制度上
一個高中小毛頭
說有多成熟?
怎麼可能想像未來人命在你手上?
怎麼可以擔的起這麼大的責任?
有多少醫學生只是成績夠(只要不怕血)
就去讀醫學系的?
進去了
家裡大肆旗鼓宣揚
就算發現的真相也不好意思退出
本來實力就夠念完
硬著頭皮念完
醫生資格拿到
這中間的積怨
導致後來對病人的態度的反差

考試能夠搞掉這些人嗎?
我看測謊比較有用吧...
改變國考難度或許可以篩掉少數這類人
但是最重要的是建立退場機制吧
國外都是先讀學士再讀醫學院
醫學院讀了不符合自己的理想
還有其他工作可以做
台灣呢?
7年
加上大家喜歡把考上醫學系的人捧的像神一樣
沒有退路啊

所以重點是
加強國考難度是可行的
但是要建立好的方法淘汰不良醫師
才是最重要的

再來要提醒一點
現在是資訊化的社會
拿過去資訊不流通的印象來跟現在比
不是恰當的做法

考試鑑別力不高的
實際經驗才是真的

我覺得樓主立意良好
或許敘述應該再修飾一些會更好
或者補充一些前因後果,會更有說服力

台灣現在醫學系學生幾乎都是高中最頂尖的學生(走後門除外啦)
台灣的醫學教育其實也相當的紮實
念不完的共筆,考不完的試
因為這樣良好的訓練,所以有這麼高的通過率
相信這些頂尖人才經過美式的教育考美國的醫師考試一定也不是難事啦

雖然我大學唸的是物理治療系而非醫學系,但也對國家考試制度也有些期待啦
如果把選擇題改成申論題,無法篩選出沒有思考與判斷能力較低的考生

再來談到醫療會有糾紛,也並不一定是醫師專業上有問題
病人也應該要負一定的責任,喜歡速食醫療,隱瞞病情,未按時依照醫囑服藥或其他指示
加上台灣人喜歡hospital shopping,這個醫生看不好,就去掛另外一家,每個醫師根據病人主訴加上個人客觀檢查,見解與治療方式一定會有些差異,然後這就變成糾紛的主要來源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要把責任推給健保嗎?健保立意似乎也不是這樣,政府政策就不多討論了,在我看來是對錯各半的政策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