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resso wrote:
政府的砂石車又不是都剛好在事故現場附近,都需要調度過來,
也許交通部或軍方的砂石車在台中,新竹甚至高雄~調度到現場都需要時間,
那種車又不像轎車車速可以很快 不是嗎?
另外交通部砂石車不夠,可能就要向民間徵調,就得一家一家打電話聯繫是否有空車可調度~
這些也都需要時間不是嗎?
砂石車好不好找?事發地點距離基隆港不遠.那邊砂石車是最多的
可以透過港務局聯絡那邊的貨運公司負責人.隨便一個負責人手下車隊都至少20~50輛車
.是不是每輛車都很閒沒事在那邊等工作.事實就是如此.一般一艘1萬~2萬噸的砂石船到港
大約需要50輛左右的砂石車(看運送距離長短做調整)+4.5台怪手作業.一小時大約可以處理
800~1000噸的砂石.基本上砂石車都不會間斷的.但因為船次不多.所以常常會有超過百台的砂石車
去排班.排一趟就要等1小時以上是常有的事.所以砂石車要調個100台一定有.但事發當天看到怪手很多
.但砂石車確沒幾台.如此即使怪手挖的再快.沒有車把砂石運走也是會影響到開挖速度.直到第2天情況
好像才有改善的樣子.當時就在想基隆港那邊一堆車.為什麼現場都不見蹤影.怪手很多但不見幾台砂石車
.所以這部份的調度的確在事發當天出了問題

1.因為為順向坡, 故以照片看來, 僅有一個方向可以將土推掉, 那就是標示為紅字"低"的這邊, 上下兩側都是高速公路, 不可能把土推到路上, 標示紅字"高"的地方, 更是不可能。
2. 若要投放鏟土機, 把土推往低處, 比較合適的點為標示紅字"高"處, 把土往低處推, 但投落處有大量的樹木植被, 推土機要將樹木推倒, 有一定難度。
3. 標示"高"處的地方, 為崩坍峭壁, 且地質土方不穩定, 只能由內往高處邊沿推, 但是一旦將推完後, 轉處理下方的土方, 即把順向坡的坡腳也消失了, 即可能再發生二度滑動現象, 危及工程人員。
4. 滑動的坡度土方太大, 土質也不穩定, 且低處的根部完全不札實, 若派鏟土機將土推到低處, 很有可能會導致機具滑落。
5. 根據這几天的新聞來看, 滑落的土方, 達到路面的二十公尺高, 滑動的面積為300M*200M, 以最理想的狀況來假設, 且土方只有一個推出口, 2-3小時根本無法將高度下降至2-3米的高度。
中華民國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余烈, 發言的思考方式, 僅為一般山區道路的上方岩壁崩坍, 可以使用推土機或山貓, 把落下來的土, 通通推到山溝裏。
要在2-3小時內清除, 根本不可能, 除非動用外星科技。
目前採取的層降方式, 是合理也常用的, 但有一個危險, 就是上方的大量土方仍在(標示"高"的右側土方), 現在大量的怪手, 狂挖高速公路正上方泥土, 也會造成二次滑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