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

有學佛的大大可以解感一下嗎?

cman4434 wrote:
佛教說性空緣起, 性空即萬物本性皆空, 緣起則說所有東西都是因緣而起, 但這兩個好像有點矛盾, 即然萬物皆空, 無自性, 何來因緣生滅? 很困擾...


萬物同源,諸物皆佛。
大家都是至一的一部份,都是那個太初(那個空無)變幻出來的
小從粒子大到星系皆然
這些都是至一分化出來的分身
只為了求『經驗』自己的莊嚴華美
所以必需將自己分化成世間萬物
才能去體驗各種酸甜苦辣
進而了解自己(至一生命及空無)的莊嚴華美

所以,萬物本性皆空並沒有錯
因為都是至一生命(空無)幻化出來的
緣起說也沒錯,至一生命為了體驗自己
創造了如如大千世界,就為了創造各種機緣
各種情境來體驗想經驗的事件

所以我們(萬物皆然)都是神(至一生命)的合夥人
神透過我們經驗自己,在神之內經驗衪自己的莊嚴華美
更進一步來說,我們(萬物皆然)都是神的一部份
都是神…

又自性即空性,空無跟萬有的總和即是神,所以自性即神性
因此神為了體驗某個情感,會創造人的不同個性
這個個性就是小我
人們的小我,其實是假的,是沒有神性的,所以『無自性』
因緣生滅,就是您幻化的這個人生,將體驗的經驗
會與其他型式的幻化生命或物質有交會,所以有緣起
而世上所有幻化出來的東西,都是無常的,當然會有生滅

cman4434 wrote:
性空就是凡事皆無自性, 無生無滅, 可問題是人間太多事了, 表示皆有因才升起果, 又打到性空論了!!(恕刪)


我們都在神之內經驗神的莊嚴華美
在神之內的所謂生生滅滅,其實只是幻象
以神的觀點來看,這些不算生滅,而是無生無滅

就如您在玩一個game,關機重開,不算生滅一般
只是您想換個場景來體驗,或是換個難度再體驗一次罷了
然而,換了場景及難度,進了遊戲後,又是另一場緣生
直到遊戲再度結束,又是一個緣滅

而您(在這例子中就是神,就是空性自性),則是無生無滅的

以上小小淺見,不入大神法眼勿怪。

vu84vu wrote:
根據永明延壽禪師說...(恕刪)


會做夢就是痴阿


吳婐 wrote:
wu 大我不姓[吳...(恕刪)


您的文章真的是很不錯
看了很有感覺

佛法小弟沒啥研究
但各宗教的真義應該都是一樣的
只是被不同的『人』解讀,就會成了不同的教派

『無我』真的是超脫人世苦的好方法
『無我』對小弟來說就是承認萬物同源,
都是源自神的那個至一生命
從此切入就較能夠遠離我執的痛苦中

小弟後進,願跟吳大多多討教
吳婐 wrote:
原始佛法就大乘而言,從不否認,只是說是不夠好。聖嚴法師也說:[~小乘的羅漢,若從解脫道的境界上說,相當於大乘的第七地或第八地菩薩~],不會是小學到大學的差別的。重要的是,原始佛法,一定是佛陀的教誨,那就夠了,聽佛陀的話一定不會錯。
依佛陀的教誨,原始佛法這一世就能解脫生死輪迴,我也相信如阿姜曼、阿姜敦尊者若己是阿羅漢,為天人說法的記載或旁證,就不令人意外了。而他們自然也很清楚大乘建構的體系是否存在,顯然他們依然選擇了原始佛法。
佛教在中華地區發展的很好,佛學知識可說是登峰造極

不過也可能太浩瀚,使得一些人無所適從,反而往他處選擇從小乘下手

從小乘進門也是對的,小乘本來就是佛法基礎

不學小乘,無法進佛門

只是華人一般都受過儒道教育與思想,所以可直接跳過小乘進大乘,沒有問題。


天台判教是這樣的:

天臺智者大師,將如來的一代時教判為「五時八教」。
五時,第一是華嚴時,第二是阿含時,第三是方等時,第四是般若時,第五是法華涅槃時。
以「五時」來判定如來一代時教說法的次第,
以「八教」來分別其說法的儀式。八教是藏教、通教、別教、圓教、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

「藏」,全名為「三藏教」,簡稱「藏教」,簡單說,即是小乘法。
「通」,有通小通大之意,換言之,他學聲聞、緣覺的小乘法,也學菩薩的大乘法;由於是三乘共教,故名為「通」。
「別」,即不共,他專講大乘菩薩法,不通聲聞、緣覺,不與小乘人共,故名為「別」。
「圓」,講的是無上的佛法。此與「別教」有何不同呢?
別、圓二教最終目的都要成佛,但是別教必須一步步先自度了,然後度他,最後才能成佛,從因到果都有次第。而圓教則是一入手就是佛法,從因到果都不離開佛法界,故稱為無上的佛法。

這四種化法,「圓」是真實法,是究竟徹底的,故在表上標明為「實」。
前面三教都是方便法,故標為「權」,即權巧方便,還不到究竟。

果位對照表:



kegabu wrote:
果位對照表:
淨土念佛法門,對應上表如下:

念到事一心不亂了,那你就生「方便有餘土」。事一心不亂,見思斷了 (小乘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

念到理一心不亂了,你生實報莊嚴土,也能夠分證寂光淨土,法身大士 (圓教初住以上的,不但見思煩惱斷了,也破了一分無明了)

花開見佛悟無生,那就是剛剛證得「理一心不亂」的這個境界

證無生法忍在禪宗裡面說就是明心見性;在念佛人來說,則是得理一心不亂。
wuman555 wrote:
我修行的是大乘法門...(恕刪)

勇猛精進。

wuman555 wrote:
之前我有談到去淨土待不住,有一個重點是“心“狀態不對。在世時沒能修到適合淨土的清淨心,就算佛力加持去淨土,也待不久。另外去了淨土不是不會回世間,之前佛學也爭論過“帶業往生”。在淨土,願力與業力會把你拉回世間,但是在淨土修行得佛力加持,再回世間時會好很多,甚至佛菩薩都會從旁協助;回世間不為別的,了結累世債務。

看了淨土三經(佛說阿彌陀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及佛說無量壽經)及多位古大德、善知識的註解說明,您說的「待不住」、「待不久」,還是不太能理解,可否再詳加說明或是出自哪一經典或善知識所言?不知有無實例可參考?感恩。(另外,待不住、待不久,是說這些人很快就退轉了?之後到哪兒去了?)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中的第十一願:【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可證到初住以上菩薩位或大阿羅漢位,每日親近佛菩薩,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自然成就佛果,決無退緣,故名正定聚。


淨空法師:一到極樂世界,證三不退
『心不中迴』,「中迴者中途退轉」,極樂世界沒有中途退轉的,只有不斷向上提升,而且提升的速度很快。「所以退轉者,信念不堅,遇緣則退」,這是說我們這個世間人學道。極樂世界沒有這些退緣,只有增上緣,沒有讓你退轉的緣,極樂世界沒有。

阿彌陀佛這個學校很奇怪,在我們現在常常想的一條龍的學校,你進入這個學校,只有向上升級,沒有留級,也沒有降級,時間長短是不一樣,決定一生成佛,他給你保證。http://6h.jingzong.org/Item/4698.aspx

蓮花未開之時,在裏頭轉八意識為四智,以品味最低的下品下生者為例,「於蓮花中滿十二大劫。蓮花方開當花敷時。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即為其人廣說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光接引出塵埃,亦會乘願再來度眾生,不離極樂而回娑婆。
如來藏 到底是不是 第八阿賴耶

為啥有人反對 ?

這個宇宙裡 有多少個如來?



阿對了 魔王波旬現在怎了 有人知嗎?
ilkoei2 wrote:
萬物同源,諸物皆佛。...(恕刪)


這是[梵我一如]的看法,印象中比較偏向印度教而不是佛教哦。

[梵我一如]也很好,可以帶來[無我]觀,只 是不夠究竟而已,因此佛陀經由實修實證創 立了佛教。

吳婐 wrote:
這是[梵我一如]的...(恕刪)


原來如此…
但,小弟是不管偏那一教那一派的說
只管真正對自己有幫助的,好的那種想法即是好法

佛祖也不會批評其他流派的吧
佛祖只管來求助者有沒有得到幫助

sendakgg wrote:
如來藏 到底是不是 第八阿賴耶
第八阿賴耶識一般指染的部分

所以不這樣等過去

sendakgg wrote:
這個宇宙裡 有多少個如來?
無量無邊,不可計量
  • 10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