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

政院:大埔地區令畫5公頃地給24戶

lowyield wrote:
我也是今天才知道什麼...(恕刪)


刪除!!
中野 梓 wrote:
剛出門,晚報的頭條並...(恕刪)


搞不懂..有人說這些是釘子戶?但又為何有98%的人同意?
現在是凡事抗爭就有糖吃嗎?
但下午看到有節目的來賓說道..一堆假科學園區做開發的幌子卻招不到商..
建設一堆所謂的科學園區目的也不在真的要做建設..?
有沒有淺顯易懂的過程說明阿?
不過..有公權力的政府單位偷偷摸摸去毀壞農作物也不對啦!
wen040112852 wrote:
1. 你家給我我找綠島的房子給你好不好,你不準叫,如果叫你就是莫名其妙的亂叫
2. 2%可以搞成這樣子:你先去搞清楚所謂2%好不好,不要被這個受說謊的政府騙了,這些人是另徵收的5公傾的人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反對徵收的,劉縣長一定要徵數這塊地是有問題,一定是裡面有什麼好處在裡面
你在講時請你把這事件好好去了解一下,你就會了解為什麼多人出來支持農民,而CNN也報導出來的原因了,
這些人不會像你這樣什麼都不知道就在這裡講

我看其他人都引經據理有憑有據...
而你呢?只會用幻想猜測嗎?
麻煩專業點吧!
new1965 wrote:
可否請您舉一個例子....就一個例子就可以...
從過去到現在,國內那一個土地徵收開發案
不管工業區還是商業區
是以市價徵收的?
恕刪)



目前國內案例
應該是沒有以市價來協議價購

原因在於
1.何謂市價?由誰來訂定.....
2.政府會怕價購標準不一致....反而會衍生出
例如大小眼...圖利他人之嫌疑

雖然沒有以市價協議價購成功的案例
但是有以(公告土地現值加成)協議成功的

當然徵收的補償費已經明文規定
就是以公告現值來補償...必要時可加成補償
所以當然不會出現以市價徵收補償的情況
--------------------------------------------------------------
其實會提到協議價購....就是因為網友很多人誤以為
政府取的土地只有徵收一途
然後地價補償也只有公告土地現值加成一途

其實並非全然是這樣
徵收條例
可是還有協議價購這個取得土地的方式
而且是被規定得優先採取的手段

只是政府公務機關被依些圖利罪名被綁死死的
當然會沒有作為
再來就是估價師制度一直到現在
個人認為還是不受到重視

因為種種原因...所以才沒有以市價來價購取得的案例

到目前為止...個人也還在等待到底有沒有出現以市價價購成功的案例
---------------------------------------------------------------------------

另外個人不是理論派
只是理論派一直強調....1.協議價購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所以協議價購規定才會落入徵收條例中...以保障人民的財產權)2.徵收才是最後的手段
然而立意良好.....只是執行困難
可惜理論派似乎沒有見到執行困難這一面

對政府來講
徵收是最快取得需用土地的方式
所以政府為了行政效率及避免圖利等罪嫌
才會使出協議不成報請徵收

----------------------------------------------------
以上為本人小小的看法
wen040112852 wrote:
而CNN也報導出來的原因...(恕刪)



CNN有報導?..........你說的是CNN ireport吧
========哈囉傑克.com========
我看這些 2% 農民傻眼了.

我的拆遷補償費; 補助款都沒了....

X立委, 不是說有更多$$可以拿嗎?

好像
(126公頃土地的重劃案, 九百戶農家合計獲得六十億以上土地開發利益)
wen040112852 wrote:
1. 你家給我我找綠島的房子給你好不好,你不準叫,如果叫你就是莫名其妙的亂叫
2. 2%可以搞成這樣子:你先去搞清楚所謂2%好不好,不要被這個受說謊的政府騙了,這些人是另徵收的5公傾的人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反對徵收的,劉縣長一定要徵數這塊地是有問題,一定是裡面有什麼好處在裡面
你在講時請你把這事件好好去了解一下,你就會了解為什麼多人出來支持農民,而CNN也報導出來的原因了,
這些人不會像你這樣什麼都不知道就在這裡講


1.就說多徵收,所以還回一定在附近,你卻要舉綠島?
2.你說是另徵收的半數反對,那不好意思,政府還是徵收別塊地好了。
你說的那麼多人支持農民,我在這裡看不到; 還有CNN報導會報導,應該就是剷除快收割稻子出問題吧!
wen040112852 wrote:
1. 你家給我我找綠...(恕刪)


1. 最好苗栗縣政府的徵收會給我台東縣政府的土地啊,那給我台北縣政府的土地可不可以?
要虎爛也專業點,這樣隨便開口是很難看地

2. 也最好那抗議的土地都是在那多出的五公頃土地內啊,這樣更容易解決了,只可惜事實不是這樣。除非你有明確資料證明你的說法,否則根據現有公開的資料,反對者之農地皆位於總徵收範圍內(154.13公頃)
wen040112852 wrote:
1. 你家給我我找綠...(恕刪)


建議你多看點書, 另外, 不要只聽一邊的話.

站上多的是討論的文章, 先了解來龍去末....

依法論法就是很多人談的

若只是單純的想在祖先留下的田,小時到大記憶的田繼續耕種,
不想賣田或被徵收的金錢
只單純想維持之前的生活作息
田被徵收了,錢拿了,企業進駐、工廠運轉,污染也來了
工作、生計就有著落?生活就會變快樂了?
若可以選擇,我會選擇維持以往的生活狀態。




  • 9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