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3

有關北二高走山的議題,請各位集中於此討論

一點也不奇怪...
01也很多魔人
可以指導辦案
公評私事
如何執政

反正出一張嘴誰不會

把吸收到的知識累積視野才到是真的
gufan wrote:
打打嘴砲都還好,不過...(恕刪)


大家都在批評政論節目嘴砲
偏偏又喜歡看政論節目,那些大話,2100甚麼的
要是沒有不錯的收視率,他們也不會那麼猖狂
基本上我已經不再看任何一邊的政論節目了
不想替牠們的收視率加分
老是覺得自己喜愛的品牌被抹黑與打壓,是一種被害妄想症的徵兆,請儘速就醫!
這時候要是有工程金剛在,相信幾小時之內就能解決了....
(好吧,我承認在幻想...)
免責聲明:鄉民嘴砲。
espresso wrote:
昨天一堆人都在救援了...(恕刪)


以後災難現場都準備一台怪手或是鏟子.搜救艇之類的
給家屬自行使用


理性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我記得那位家屬罵的是載運土石的砂石車太少

現場怪手多,但是砂石車不夠,導致挖掘效率低落

如果情況真是這樣,那他罵的蠻有道理的
espresso wrote:
昨天一堆人都在救援了...(恕刪)


有資格抱怨受難家屬的 只有在現場拼命的工作人員
我想坐在電腦前的你沒立場批評什麼.....
同理心....同理心......

重量級牛排 wrote:
我記得那位家屬罵的是載運土石的砂石車太少

現場怪手多,但是砂石車不夠,導致挖掘效率低落

如果情況真是這樣,那他罵的蠻有道理的

+1

今天中午看新聞時
我家人看到這新聞時
也是說那些家屬太過分了

我就對我媽說
"假如今天是我被埋在那下面,妳應該會比那些家屬罵得還兇"

她聽了也只能尷尬不作聲
重量級牛排 wrote:
我記得那位家屬罵的是...(恕刪)


政府的砂石車又不是都剛好在事故現場附近,都需要調度過來,
也許交通部或軍方的砂石車在台中,新竹甚至高雄~調度到現場都需要時間,
那種車又不像轎車車速可以很快 不是嗎?

另外交通部砂石車不夠,可能就要向民間徵調,就得一家一家打電話聯繫是否有空車可調度~
這些也都需要時間不是嗎?

第一天在那邊開罵就算了,我覺得可以同理心,因為他擔憂家人安全~
但第二天全部的人都冒雨開挖,且24小時開挖,他還在那邊罵,我就覺得很沒修養了
如果第三天媒體採訪,他還無法體恤救男人員的辛勞,
剛脆直接發給他一台怪手自己挖算了!!

且前面有人提到,已經有六位救難人員摔傷了, 這名家屬有沒有去慰問人家一下?
若沒有,那就真的是別人的死不完啦!!
我倒覺得許多記者的解讀不太恰當
甚至去嘗試作了那幾個學生的[心境描繪],和一些容易讓學生令人落人口實的[推測言論]

也許他們不是用取笑的心態去的,只是去看看湊熱鬧而己
雖然湊熱鬧在救災而言是很不好的行為

媒體仍應該用記者的天平去看人間
而不是用社會輿輪的天平去批評人間
但這幾年記者都是一找到有機會,有可能性,就去定讞,陷人不義

我就不相信在災區的記者和攝影師,坐在SNG車上,沒有人笑過
雖然我知道那個笑容,是因為別的事而笑(誰會因為別人死而笑呀???)

那反過來說
如果一般民眾用HDV攝影機
把記者群在災區工作中,不經意露出的笑容側拍下來,然後加上不當的言論PO到各大網站上
就說記者工作之餘,在災區不忘玩樂之類的閒言閒語
那記者們心中會怎麼想

但記者就把學生寫成去玩,也許他們有別的紀錄目的
記者多麼啫血啊~
難怪那麼多人討厭記者

媒體絕對是辛苦的,上山下海真的很累
尤其攝影師要扛十幾公斤的beta cam和好幾公斤的腳架
但是希望記者們從減少描繪對方的心境開始
過多的負面描繪是不必要的
媒體正義的力量必須是純淨的

記者在當時應該作的
只需要在影片旁白說明民眾[切勿進去災區圍觀],並在現場[口頭勸說]當事人就好,他們不照作是他們的事...
如同地震災區,媒體甚至親力親為去救助受困民眾
而不是當起導演
說...看吧...剛才一定是去哪裡玩了之類的話,一隻拖鞋掉了還繼續穿呢.....之類的話
結果還追到校園,校園還要找機會道歉
後續如果再放大下去
那災區誰來報導?大家都去採訪那二個學生了

所以
鏡頭最終留下了什麼?
新的報導

還是
新的傷痕?
  • 2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