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gri wrote:
雖然第23秒,但是八月正式交車,估計要9月底吧! ...(恕刪)
對照一下產能的狀況
第一廠擴張+產能全開
預估年產能大概是24萬
第二廠預計這個月底開始投產
設計產能是曰年產能15萬
預估初期產能約40%
預計這個廠今年月產5000左右的YU7
如果你的車要九月底
那大概是前20000名車主
以這個產能光消化掉已經接到的訂單就要差不多一年
這個產能提升地獄到底會多久很難說
亂猜的
我是不知道小米到底怎樣規劃產能的
但如果競爭加劇
靠自己新蓋廠房提升產能會不會太慢了
合資廠把傳統油車改建大概得花費20%的新蓋金額
也就是合資品牌只要產品能力沒問題
幾家大的合資品牌2~3年內把產能提升到百萬以上基本不是問題
這也是包含對上特斯拉時我覺得傳統品牌要追上來真的難度不高
小米如果要對標吉利集團甚至BYD
那產能和產品線的完整度差距就更大了
假設中國市場最後只能活5~7家年產銷300萬以上的大廠
也就是年產銷約'3000萬中大概70%~85%由這5~7家瓜分
那小米這狀況要佔據一席之地恐怕還很有疑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