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系畢業一定要當醫師嗎?
有些學位可能只是要讓一些想要醫學知識的人去拿的.
這些人可能打算要做基礎醫學研究.
所以不實習是 okay 的.
台灣的醫學系是規定要實習的,
事實上大四以前就已經把該唸的書念完了.
大五大六其實都在醫院見習.
所以國外開這種四年制的學位我不認為不妥.
不妥的是台灣的制度, 因為假設全部的醫學生都已經見習實習過,
所以僅剩下考試.
沒有執照的醫師實習出了問題, 其實是有很大的醫療問題的.
所以有些大老在推動先考照再實習的制度.
而且就算實習完畢, 跟當住院醫師的感覺又是不一樣的.
真正的醫學訓練其實是住院醫師的階段.
實習老實說, 都是給你做無關痛癢的雜事.
有的醫院實習不會每個科都會讓你接觸的.
就好像只有小兒科才會讓你打小隻的靜脈導管,
一般不會讓實習醫師去碰這種東西的.
外科的劃刀, 實習醫師也不可能讓你劃刀,
可能只是幫忙拉鉤, 或者根本只是讓你綁線.
放鼻胃管, 尿管, 真的每個醫師都會放嗎?
你叫一個皮膚科教授放尿管, 我想他一定跑得遠遠的.
醫師見習實習是很重要, 但是也不是那種洪水猛獸一樣.
很多醫療技術是到住院醫師才會接觸到的.
而且四年制的學制也要去看他學了什麼.
有的四年制可能兩年通識, 兩年醫學,
或者兩年基礎, 兩年臨床,
這些可能就有很大的不同.
台灣醫界本身就有在推動廢除第七年的實習醫師制度,
改以 PGY1 來取代.
老實說, 真正會跟醫療扯上關係, 是到主治醫師的階段.
一般即使是小波波當住院醫師好了,
實際上的處置都是主治醫師負責的.
就算值班,
大一點的醫院都有總醫師或是主治醫師值班,
不會淪落到給小波波胡搞瞎搞.
真有能力當上主治醫師的, 我想一定有實力,
即使只是小波波出身.
那種總統牌的醫師都可以做得很好了,
醫療真正用到的只有 5% 的常見疾病,
95% 可能只會在教科書出現.
所以, 也難怪我發現最後,
波蘭醫師的事情, 只是醫界的兩群人的角力罷了.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monmon wrote:
這是正確的考試科目:...
不過小弟曾遇到數位 "高醫學士後醫學系畢業" 的醫生 沒有一位是 "一類組" 畢業的
不知道樓主能否舉個實例 讓大家參考一下
以後說不定會有很多 "一類組學士後醫學系畢業" 的醫師
有沒有自己去看看.
不就清楚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