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輪 wrote:這種中國好棒棒實在只...(恕刪) 蘋果造車或者說蘋果經營上的戰略是甚麼呢?對最近幾年的蘋果來說早就不是新技術的領先推出者蘋果幹的是我唸書時教導企業經營戰略的基本套路老大要打防守戰老二要打進攻戰這點從手機之類的比較明顯華為手機推出喜歡說某某新技術而蘋果幹的其實是你出新技術那我拿來用且出同樣技術更完美或客戶體驗更好的產品蘋果已經這樣幹很多年了但雖著蘋果不斷的擴大成長智慧手機其實已經進入紅海市場了整體的銷售量停滯甚至有時下降蘋果產品的下一個增長點在哪這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回顧過去這些年蘋果在其他領域的發展PC端基本要把軟硬體通用了所以PC的CPU踢了INTEL改成ARM架構的自研產品我自己會猜是不是可以擴大手機影響力讓PC市佔上升(但實際好像沒有)穿戴裝置賣最好是手錶但這個本來的定位是想做醫療級的穿戴監測身體的裝置可醫療行業封閉且超級排外跟醫療結合這個基本沒可能了但就是簡單健康顯示功能雖然營收營利算有貢獻但應該遠不是當初設想的目標AR VR這類的那就還是燒錢從HTC到蘋果每個都看好但實際殺手級應用的產品就是沒出來基本所有玩家都燒錢蘋果投入不算少但錢多這麼點還是燒得起蘋果還有耳機之類的周邊但這都低價的賣得好其實對蘋果整體的營收和營利貢獻都不會多大的車這個市場就是各家大廠關注的從營收來說車的市場整體營收是蘋果的印象是4倍但營利卻比蘋果的營利還低很多很多所以別說蘋果包含GOOGLE要不要直接跳下來做整車都沒有自己花大錢親自下場美國如此中國其實也是如此華為的問界其實是跟人合作的用華為本身當品牌的車沒有出現中國類似GOOGLE這樣的公司其實是百度百度也面臨是否要自己親自跳下來做整車的掙扎相同的痛苦也發生在蘋果上今天蘋果要弄出一台年銷售幾十萬(米粉都能買單一年10萬起跳了 果粉至少幾時甚至上百不會太難)輛的車容易但蘋果要這點營收又沒營利(小米賣車還賠錢)幹嘛可以去看蘋果對車申請的專利看出對車的定義從技術上來說至少要兩個超重要的技術突破1.是電池可能需要超高密度的固態電池這個目前還在實驗室階段沒有任何電池廠敢說啥時會推出來且到底要燒多少錢才能推出來也不知道那蘋果要每年拿幾十億美元甚至更多的錢下來賭一把嗎?2.是至少LV4級別的自動駕駛一些專利可以看到蘋果的車沒有方向盤也沒有前後之分自動駕駛LV4不比蘋果小的GOOGLE燒錢燒了10多年還沒燒起來連GOOGLE自己都不知道要燒多久蘋果要自己跳進來賭這一把?今天的蘋果有的最大的優勢是手裡握有超多的現金(2000億美金的級別)所以任何技術有大的機率可以突破那是可以直接花錢買來超車對手的(微軟買OPEN AI的案例)當然到時候會競爭的可能也有微軟和GOOGLE這類的大廠車不是目前大廠看好的唯一市場特斯拉等公司就看上機器人馬斯克吹牛吹超大說可以家用今天他的車連自動駕駛出車禍的責任都不敢扛了家用機器人如果傷到人他願意且能夠去扛?家裡的環境要遠比道路環境還要複雜得多這能幾年內就AI學習到可以?如果可以為何他的FSD基本只能到LV3但搭配電機手臂這樣比傳統機械手臂更靈活的優點德國工業4.0的部分實現卻是可能性不低的可更加的自動化對各國失業的影響會讓國家層面願意給予更多的資源投入這個領域?